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甘草多糖的种类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方法本实验通过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和乙醇分级法,分析了甘草多糖的组分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结果标准线性方程:LgMw=-0.4512tR+12.844(r=0.9993),甘草粗多糖的HPGPC图谱有3个色谱峰,即峰1、峰2和峰3,其tR分别为18.325、19.272和22.054min,代入回归方程,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027、8283和823.结论甘草多糖分为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与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甘草多糖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是一个纯度很高的多糖,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标签: 甘草多糖 色谱法 凝胶 分子量 乙醇分级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机的基本组成与日常管理维护。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的医院内12台血液透析机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的医院内12台血液透析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干预,干预后分析血液透析机故障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仪器警报系统故障、透析液供给系统故障及电源故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基本组成 日常管理维护
  • 简介:目的:系统考察FH/Wjd大鼠嗜酒的行为特性。方法:采用双瓶(5%或10%酒精和自来水)自由选择的方法,观察FH/Wjd大鼠的饮酒量、饮水量和酒精偏爱率,并进一步探讨FH/Wjd大鼠饮酒的昼夜差异性;在酒精剥夺实验中,研究酒精剥夺24h对FH/Wjd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率的影响;选用固定比率(FR1)实验程序,探讨FH/Wjd大鼠操作性自身饮酒的行为特点。结果:在双瓶自由选择饮酒实验中,

  • 标签: 行为特点 大鼠 嗜酒 酒精偏爱 实验程序 饮酒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热分布试验,确认冷库内温度可持续平稳保持在2~8℃范围,为生物制品安全冷藏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方法:采用无线温度记录仪放置在冷库的不同储藏位置,分别进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开门测试和断电测试,证明冷库各个测试位置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3~7.2℃之间,符合冷库贮存条件2~8℃。且温度均匀度为1.4℃,温度波动度为±0.2℃,温度偏差为0.3℃,均符合验证要求。开门1min40s后和断电1h2min后温度超出规定温度范围。结论:本次验证冷库温度分布均匀,波动在规定范围内,能满足冷藏样品的存储要求。

  • 标签: 冷库验证 温度分布 挑战测试
  • 简介:真挚的微笑让百姓心中多了一抹温暖微笑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用对顾客的真心、真情打造的.是用员工们对企业的热爱、对岗位的珍视塑造的.顾客进入药宙不仅仅是为了购买所需要的药物,同时也很注重药店带给他们的服务体验。

  • 标签: 药学服务 组成 传递 健康 顾客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法)测定注射用聚山梨酯80中脂肪酸组成。方法采用直接进样GC法,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柱温250℃。结果注射用聚山梨酯80中8种脂肪酸衍生的脂肪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花生酸甲酯、二十碳烯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RSD均<3%,加样回收率在96.5%-104.2%。结论本法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注射用聚山梨酯80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注射用聚山梨酯 80 脂肪酸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茵对常用抗茵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2001-2005年我院住院病人中初次分离的517株铜绿假单胞茵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5年中前3年铜绿假单胞茵在院内初次分离的全部细菌中均居首位,且所占百分比有减少趋势,2001年分离率为11.4%,2002年分离率为12.1%,2003年为12.0%,2004年为10.9%,2005年降至9.4%。结论可根据药敏实验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且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两药之间无交叉耐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院内感染
  • 简介:采用三氟乙酸水解当归多糖。糖腈乙酰衍生化水解单糖产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当归粗多糖CAP及其组分APF1、APF2和APF3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当归粗多糖CAP及其组分APF1、APF2和APF3的单糖组成摩尔比各不相同。CAP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组成,其摩尔比为1.00:2.72:0.72:4.00:2.32;APF1由Rha.Ara、Glc、Gal组成。其摩尔比为1.00:227:7.80:269;APF2由Rha、Ara、Man、Glc、Gal组成,其摩尔比为1.00:529:3.66:9.11:5.17;APF3由Rha.Ara、Man、Glc、Gal组成。其摩尔比为1.00:454:298:11.09:7.45。

  • 标签: 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当归多糖 单糖组成 药理学
  • 简介:坎地沙坦为新型血管紧张素ⅡAT,亚型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口服后经胃肠吸收代谢,特异性的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对AT2受体无影响。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坎地沙坦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以帮助医生了解这一新药,并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能够正确地选用这类药物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坎地沙坦 药理特性 血管紧张素 拮抗剂 化学成分
  • 简介:乳腺黏液腺癌(MBC)是一种低度恶性、低侵袭性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激素水平依赖性较高,增殖活性较低,预后相对较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MB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就MBC的生物学特性、预后及其与IDC的比较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黏液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生物学特征 临床诊治 预后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的内分泌系统疾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itus,NIDDM,又称2型糖尿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1.2亿,其中90%为NIDDM.除胰岛素外,口服降血糖药也可用于NIDDM的治疗.在传统的口服药物中主要有磺酰脲类(如:甲苯磺丁脲)、双胍类(如:苯乙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深入研究,目前已有不少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其中餐时血糖调节剂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进展较快、最引人关注的药物之一.

  • 标签: 那格列奈 药理特性 临床应用 糖尿病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 简介: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药用辅料油酸聚烃氧酯中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等7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柱温以2℃·min^-1的速率从170℃升温至230℃,维持10min,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60∶1,试样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上述7种脂肪酸在各自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良好,各组分的检测限在0.86~2.32μg·mL^-1,定量限在2.54~8.21μ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已被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油酸聚烃氧酯 脂肪酸组成
  • 简介:目的制备布洛芬眼用在体凝胶,并考察其体外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布洛芬温度敏感在体凝胶,应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温敏凝胶相变过程的流变学性质,并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药情况。结果泊洛沙姆407凝胶经人工泪液稀释后相变温度提高7℃左右。布洛芬在体凝胶稀释后相变温度为32℃,其相转变表现为模量和动态黏度呈指数增长,体外释药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结论布洛芬在体凝胶兼具液体剂型和凝胶剂型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眼用制剂。

  • 标签: 布洛芬 在体凝胶 泊洛沙姆407 流变学性质 体外释放
  • 简介:本文基于酸性条件下蔗糖铁复合物中糖、铁解离,利用其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将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溶液浊度、pH值相关联,计算出蔗糖铁解离反应的能量变化(ΔE)及游离糖缓冲系数(n).结果表明蔗糖铁中糖、铁的氢键键合特性,而对蔗糖铁复合物类药物的保存及其进一步深加工等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蔗糖铁 糖铁复合作用 PH 浊度 活化能 游离糖缓冲系数
  • 简介:【摘要】 阿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期强效镇痛药物,属于芬太尼药物的衍生物,具有效价低、起效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的麻醉特点,在患者肝脏中符合三室模型,经静脉注射后1.4min后起效,并能够保持10-15min左右,再由机体内自动代谢排出体外。阿芬太尼既能有效镇痛,又能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短小手术、计划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中小手术是其适应证。但在国内对于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仍不是很清晰,本文将为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阿芬太尼 临床药理特性 麻醉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