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无菌甲醛熏蒸工艺参数。方法:以生物指示剂合格率、甲醛残留量为指标,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法,比较甲醛浓度、熏蒸时间、排风时间 3个因素对熏蒸效果的影响,优化甲醛熏蒸方案。 并进行连续3次验证测试,同步使用甲醛生物指示剂进行挑战测试,对空间环境的消毒效果进行 。结果:以生物指示剂合格率、甲醛残留量为指标,最佳的甲醛熏蒸工艺是 3ml/m³甲醛浓度、熏蒸时间 48h、排风时间 24h,采用该熏蒸工艺进行连续 3次验证测试,测试均合格。结论:建立了标准的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的方法及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优化甲醛熏蒸工艺,为生产过程提供有效的空间环境灭菌方法。

  • 标签: 生物指示剂合格率 甲醛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我院 2016 年 1月 -2018 年 12月首诊 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 特征以及临床 特征。方法:对我 院2016 年 1月 -2018 年 12月 首诊 102 例 HIV/AIDS确诊者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调查和 统计分析。结果:102 例 HIV/AIDS确诊病例 中 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病例;年龄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伴中央颞棘波小儿良性癫痫(BECT)变异型临床特征。方法20例伴中央颞棘波良性癫痫变异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包括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影像学、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肌阵挛4例、不典型失神8例、认识功能下降8例以及口咽部运动障碍6例。其中,BECT变异型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4例,混合型9例。2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异常。20例患儿VEEG监测结果均显示睡眠期中央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大量发放。其中,16例患儿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55%~80%,4例患儿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80%。2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或联合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13例患儿发作控制,7例患儿发作减少。复查VEEG显示所有患儿睡眠期棘慢波指数(SWI)均有下降或消失。结论Rolandic放电最常见于BECT,临床医师应加强对BECT变异型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规律的观察,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 标签: 伴中央颞区棘波小儿良性癫痫变异型 脑电图特点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乙型肝炎患者肝门淋巴结 肿 大的超声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 2019年 7月收治的 4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肝门淋巴结进行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肿大数目、大小、范围及内部血流信号,同时对胆囊壁厚度进行测量,记录好检测数据。结果 通过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 1个( 6例), 2个( 17例), 3个( 10例), 4个以上( 7例)。超声显示淋巴结长径为 14~ 31mm,平均 18mm, 位于门脉主干、肝动脉周围及肝胃韧带间,以门脉主干周围多见;淋巴结呈卵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以低回声为主,回声欠均匀,比较孤立,内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 结论 通过超声图像能够确切掌握乙型肝炎患者肝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清楚显示淋巴结个数、大小,对治疗乙型肝炎患者 确诊 淋巴结肿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 乙型肝炎 肝门 淋巴结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应用三四级护理模式对急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干预;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三四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坠床、跌倒、紧急抢救、其他意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候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应用三四级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发生,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三区四级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