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降压治疗必须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提倡4~12周将血压降到目标值(140/90mmHg)是比较适宜的,而不是越快、越低越好,尤其是以下7人群.1.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得过低,加上体位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 标签: 血压降 大脑供血不足 高血压患者 降压治疗 体位改变 体位性
  • 简介:以下4食物属于吃了更焦虑的“升压食物”,每当感到焦虑时,最好少碰为妙.1.高脂食物:冰淇淋、炸鸡、薯条、汉堡等食物脂肪含量高,吃后容易让人昏昏欲睡,更加提不起精神.若和咖啡一起吃,不但让人觉得非常疲惫,还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2.高盐分食品:罐头食品、香肠、火腿、热狗、卤味、腌制品、咸味坚果等高盐分食物都容易让身体的循环变差,造成代谢缓慢,精神疲惫.

  • 标签: 高脂食物 焦虑 罐头食品 脂肪含量 睡眠质量 冰淇淋
  • 简介: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最近,美国“前沿营养学”网站刊文,讲了4能缓解关节疼痛的食物,配合药物疗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食物 关节痛 减轻 关节疼痛 中老年人 药物疗法
  • 简介:近日,全国多地已陆续进入雨季。除了给行人带来交通出行不便,雨天还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韦尼认为,阴雨连绵,湿气当道,会加重人体内部的湿气,引发或复发湿疹、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这两日前来风湿科就诊的患者也明显增多。阴雨天带来"湿气病""湿"在中医里又被叫做"阴邪",其性黏浊,"如油入面"。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潮湿闷热 湿热蕴结 风湿科 脾胃运化 三伏贴
  • 简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替尼)为一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起到抗肿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替尼抗肿瘤药物的平均分子量、氢键、极性表面积和可旋转键数等变量进行药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替尼抗肿瘤药物的设计研发中。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替尼类 抗肿瘤药物 类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研究目标是主要针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视网膜病变采用贝特与他汀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和优质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方法本次主要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患有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情况的患者不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时间内本院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他汀降脂药物和一般护理的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贝特与他汀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和优质护理的方法,并最后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判断其两种不同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对比患者TG、HDL-C、FBG这三个指标,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指标结果优于参照组,并且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有减弱。结论采纳贝特与他汀降脂这两种药物相互结合应用和优质护理的治疗方法对患有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情况的患者能有更大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 标签: 贝特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
  • 简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是一种细胞内含血红素的酶,是色氨酸降解的犬尿氨酸途径的起始和限速酶。IDO1在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中过表达,促使恶性肿瘤从免疫监视中逃脱。IDO1的抑制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醌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IDO1抑制活性,本文主要概述一些新型醌IDO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抑制剂 醌类
  • 简介:目的:修订《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六味地黄丸中泽泻的薄层鉴别方法,并建立地黄丸中成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和归芍地黄丸)中泽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泽泻对照药材和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为对照,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可见光检视。结果:新修订的泽泻药材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具有专属性。结论:新修订泽泻薄层鉴别方法,可用于《中国药典》六味地黄丸及其它地黄丸中成药中泽泻的鉴别,达到同一药味在相关品种中的鉴别方法一致的目的。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地黄丸类 泽泻 薄层色谱鉴别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开展相应的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病例数为7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分析两组患者的对头孢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组胺检查法对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物质进行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并与现行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加标回收率86%~117%;豚鼠法方法特异性(真阴性率)100%,灵敏度(真阳性率)70%,猫法方法特异性100%,灵敏度68%;四个实验室室内重复性分别为82%、75%、83%、81%;实验室间重复性为92.9%~96.4%.结论:该法准确度与猫法相当、重复性好,可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糜蛋白酶 组胺类物质检查 豚鼠 离体回肠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某二级甲等医院收治的Ⅰ切口手术患者547例,其中干预前(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未经过"抗菌药物整治活动")283例,干预后(2018年2—4月通过设立临床药师参与诊疗工作以及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和控制)264例,提取患者电子病历信息,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给药时间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结果:干预后,Ⅰ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70.32%降至28.79%,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干预前的57.79%升至75.00%,给药时间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9.60%升至61.84%,用药疗程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8.69%升至55.26%。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降低Ⅰ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间及用药疗程的合理性,使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更加科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围术期 Ⅰ类切口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评价五水头孢唑林对Ⅰ切口围手术期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费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药物治疗后,均未出现Ⅰ切口围手术期感染现象,预防的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药物费用,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Ⅰ切口围手术期切口感染方面,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唑林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是头孢唑林比五水头孢唑林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 标签: 五水头孢唑林 头孢唑林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预防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奈唑胺中硝基苯潜在遗传毒性杂质B的含量。方法:以YMCODS-AM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8nm,柱温为30℃。结果:杂质B在15~6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9);精密度和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98.2%和97.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好,可用于利奈唑胺原料中硝基苯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 标签: 利奈唑胺 硝基苯类 遗传毒性杂质 HPLC法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选择9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持续声门下吸引方式,对比两组成效。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持续声门下吸引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减少机械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值得展开更为深入的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持续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从2016年3月我院所有归档病案中随机抽取60份Ⅰ切口手术病历,按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表中所列内容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切口手术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1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1.67%),均为骨科手术,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头孢硫脒,预防性给药时间均为术前30min。不合理用药主要为初级医师开具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此外,术后无指征继续使用抗菌药物1例。结论: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以来,Ⅰ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6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前后分别记录患者是的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音乐干预显著降低患者的SBP,但舒张压(DBP)在干预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心率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音乐干预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率;结论音乐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音乐干预 机械通气 血压 心率
  • 简介: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内科急诊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紧急机械通气急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进行急诊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紧急机械通气 急诊治疗 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8名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ICU机械通气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36±1.2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34±2.61)d,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气管切开发生率为8.31%,对照组患者的气管切开发生率为9.15%,所以说实验组患者的气管切开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不同的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通过分析相关的肺炎危险因素,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气管切开率,更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标准下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2015—2017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的相关数据,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剂量分析法,对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7年,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50775.0、879511.0和1236108.0元,2016、2017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7.15%和40.54%;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的DDDs分别为32795、31410和36339,在JCI认证后,2017年比2016年增长了15.69%。3年来,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3年来,口服+外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累计构成比分别为63.24%(1812832.3/2866394.0元)和68.24%(68606/100544)。结论:在JCI标准下,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的使用更趋合理,但仍需严格管控,使之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用于临床。

  • 标签: JCI 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