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4年7月开始针对护理人员展开为期一年的护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层级管理活动表明,在实施层级管理后,本专科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评分均高于层级管理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文书评分以及病房质量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层级管理活动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护理人员,实行护理层级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临床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及其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各分配1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产科护理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不给予产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评分以及护患纠纷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评分和护患纠纷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患矛盾纠纷发生几率得以减少。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调查的急诊科室34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分层级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急诊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路径对改善AECOPD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及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77.50%(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AECOPD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感染预防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9.12±1.01)对照组为(4.91±0.52),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4%,对照组为59.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防范干预能降低院内感染的产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质量 院内感染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比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68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2.38%(2/84)低于对照组14.29%(12/84),满意率观察组96.43%(81/84)高于对照组82.14%(69/8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品管圈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管理属于医院管理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就医人数正在呈现上涨趋势,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目前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护理安全,逐步优化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

  • 标签: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护理安全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12月住院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的高血压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护理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护患沟通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重症护理中应用亲情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月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择取56例,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5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根据重症护理要求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对患者予以亲情化护理,在护理后对比两组康复度、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康复度、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7.9%、67.9%、71.4%,观察组康复度、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7%、89.3%、92.9%,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比较分析,组间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重症护理中应用亲情化护理,有利于患者配合度的增强,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亲情化护理 重症患者 康复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natural affection type nursing applied in the critical nurs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6例内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评分为(87.43±4.29)分、生理问题评分为(88.30±9.10)分、信任感评分为(91.34±10.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常规护理 内科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中,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每组研究对象为60人。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治疗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护理方式。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的护理疗效得出结论。结果对于护理方式的临床满意程度,接受优质护理的脑梗塞患者各项指标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使用普通护理,患者更加倾向于选择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将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评价标准。在临床医疗中,应当更加推广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塞 护理应用 效果评价
  • 简介:移动医疗近年来如火如荼,各色APP、各种模式,令人眼花缭乱,据统计约有2000多种,可见行业的火热程度。近来医疗质量一词又被重新提及,使人不得不开始思考:传统医疗质量好歹有医院管理者在把控,移动医疗呢?总不见得线上问答、APP查询中对患者的态度好就是质量好吧?但是触及真正的移动医疗质量,又总觉得有点看不见摸不着,有点虚。

  • 标签: 医疗质量 预约挂号 使人 医疗器械 创业团队 令人
  • 简介:修订刘寄奴质量标准,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结合薄层色谱法,鉴别真伪;同时测定浸出物,评价优劣。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设置指标合理,可用于刘寄奴的质量评价和质控。

  • 标签: 刘寄奴 薄层色谱法 质量标准修订
  • 简介:目的讨论循证护理运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共10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压疮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浸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9.02%满意,97.06%对疾病知识知晓,97.06%护理质量合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94%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低于对照组(20.59%)(P<0.05);实验组治疗(45±5.2)天后出院,患者住院费用为(40517±235.5)元,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发病率较高,患者在烧伤浸浴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大面积烧伤浸浴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骨外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1000例骨外科患者,其中2014年1~12月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5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下降值、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8.0±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下降值为(9.8±7.0)分,对照组为(3.7±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手术实施及患者康复,同时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 满意度 焦虑
  • 简介:目的在癌症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工作中,观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化疗患者且行PICC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可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癌症患者及其他应用PICC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癌症 化疗 外周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