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配合卫生厅的满意度调查活动,我院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采取查房与床边观察(按设计的表格逐项填写),于2001年8月28日0时至24时,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感染现患率6.2%,感染现患例次率6.5%,有危险因素存在者明显增高达患病率9.2%.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监测 控制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的效果。方法:本次以手术室为场所展开研究,研究期限为2022.01~2023.05,以手术室的各类物品、空气以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控制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等方式对手术室展开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伤口感染率和灭菌合格率等进行检验和比对,两项指标采样数均为200例。结果:经经验干预后手术室的消毒物品、空气等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干预前后灭菌物品合格率差异较小(P>0.05)。经经验干预后患者的轻度、中度、重度等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控制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干预后,既能提升灭菌的效果,又能减少感染率,可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有借鉴优势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消毒灭菌 控制 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5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的前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率大于60%,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十分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近100%耐药,70%以上耐甲氧西林,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性很高。结论: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我院是第一批加入全国卫生部检测网的成员单位,为了解与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与分布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现将2004年1909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 标签: 2004年 医院感染病例 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质量管理 分布情况
  • 简介:目的:分析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原因,更好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所收到的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分析研究.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9个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结论:随着抗感染药物品种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82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对感染进行控制,观察组患者使用微生物检验与监测方式对感染进行控制。比较 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微生物检验及监测的实验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微生物检验及监测的实验组感染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将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监测应用在医院住院患者中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下降,在患者感染控制中效果显著。关键词医院感染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控制效果满意度。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除了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外,还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在住院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容易导致各种医患纠纷事件发生,可见医院感染属于十分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医院内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同时耐药风险较高,因此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积极有效控制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内容。在医院感染防控过程中,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监测是一项十分关键的环节,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种感染防控活动,例如病原微生物密度、环境清洁质量评价工作等,同时有利于明确医院感染病原菌,促进疾病用药准确性和诊断准确性得到全面提升。遂本文主要探究在医院感染中运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该院连续5年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共分离出1526株大肠埃希菌,在尿液标本(33.6%)中检出最多,科室分布以普外科(24.2%)、泌尿外科(17.2%)和急诊科(13.8%)为主;其中ESBLs阳性率51.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检出3株(0.2%,3/152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活性最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38例重症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期间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用药行为,为万古霉素安全、合理用于重症感染患者提供参考。方法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使用HPLC检测,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生化指标和用药情况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整理,数据使用Prism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我院重症感染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均做了病原微生物检查,阳性菌检出率47.39%;万古霉素以静脉给药为主,均达稳态后采取血样送检,首次峰、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52.94%和57.89%,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有上升趋势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联用1.55种抗菌药物,临床总有效率为57.89%(阳性菌检出、临床药师参与和联用一种抗菌药物的万古霉素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22%,62.50%和71.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8%。结论本研究重症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首次峰、谷达标率和临床疗效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阳性菌的检出、临床药师的参与和血药浓度肝、肾功动态监测以及适度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规避、缓解毒副反应的发生和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感染患者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衰患者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心衰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抗感染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CRP和ES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和ESR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重症患者在动态监测PCT下实施抗感染治疗与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文章选取201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重症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范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需依据检测指标感染后的不同时间血清PCT浓度展开抗生素治疗,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炎症临床指标显著比对照组低,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5.00%>68.33%,前者高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PCT动态检测工作,能够根据患者的数据变化情况展开针对性治疗,不仅能够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应用,也能够大大降低耐药性现象的出现,提升临床治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动态监测PCT 神经重症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分析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92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46)与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实验组(n=46),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动脉血压监护的过程中给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维持患者血压的正常,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感染性休克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落实先天性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的质量,并探索有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两个阶段当地医院的原始数据,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量控制要求,在辖区内与监视医院有关部门按原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操作,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操作,比较工作前后的出生缺陷漏报率。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从最初的14.3%下降到0%。结论:根据当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管理 监测质量
  • 简介:<正>我国ADR监测报告工作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1998年3月我国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国;1999年11月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这些可喜的进展显然会促进我国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完整的ADR监测报告系统(monitoring

  • 标签: ADR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报告 药物监测 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 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 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