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医药学认为:药物大多能产生两种效应:一为药物的生理效应,即药物本身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状、给药方式、药理和药化作用,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遗传基因和个体差异等等;二为药物的心理效应,还可通过其非生理作用,在病人的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加速疾病的康复。此两种效应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积极的心理效应和良好的心情可增强药物的生理效应,而消极的心理效应可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心理效应可促使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为心理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心理效应 生理效应 药物 现代医药学 药理作用 化学性状
  • 简介:病毒的相互干扰是人们早就知道了的现象,即当人(或动物)受到第一次病毒感染之后,会干扰(或阻止)第二次病毒的再感染,1757年Isaacs和Lindenmarm证明这是由于第一次病毒感染时,产生了一个物质叫干扰素(Interferon),它可以干扰第二次病毒的感染。在这以前科学家已发现了磺胺和抗生素,对于细菌的感染产生了很好治疗和防范作用,但人们对于病毒的感染,当时仍束手无策,所以干扰素的发现就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重视和兴趣,希望能将它用之于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

  • 标签: 干扰素 基因工程 分类 抗病毒药
  • 简介:近期,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发布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通告,进一步强调干扰素引发间质性肺炎的不良反应,并修改了产品的说明书,要求“有间质性肺炎病史患者”禁用。干扰素为一类抗肝炎病毒药物,间质性肺炎是干扰素类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其报道的发生率低于0.1%。

  • 标签: 干扰素类 使用禁忌 日本 间质性肺炎 抗肝炎病毒药物 医疗器械安全
  • 简介:所谓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平时提到的副作用,多不利于疾病治疗,需要人们在用药时注意防范。正如辩证法所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医生在长期医疗宴践中发现,药物正作用和副作用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对副作用,也不必总是持怀疑、否定态度:有些药物的有些作用,在某种疾病上可能是副作用,

  • 标签: 副作用 治疗剂量 长期医疗 药物 疾病 辩证法
  • 简介:干扰素的分类问题,很多人存在错误和混淆不清的概念,我在此澄清一下。最早干扰素分为Ⅰ型与Ⅱ型,后来发现Ⅰ型中又有两种成分,虽然它们共有干扰素受体成分,但二者的免疫原性完全不同,于是将Ⅰ型又分为α及β两类,前者曾称白细胞干扰素,后者曾叫成纤维细胞干扰素。而将Ⅱ型则定为γ类,故干扰素分为三大类即α、β、γ。干扰素过去简写为IF,后改为IFN,故三大类干扰素简写为IFN-α、β、γ。

  • 标签: 干扰素 成纤维细胞 基因工程 免疫原性
  • 简介:一些千里迢迢从边远地区到大城市大医院求医问药的人即使给一些普通的药物,服药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效应;而一些公费医疗者经常光顾医院,尝遍各种药物,大夫即便给开一些对症药也往往不信.

  • 标签: 药物 心理效应 心理暗示
  • 简介:睡觉时,你关灯了吗?小夜灯、电视机电源指示灯、手机充电指示灯等等是不是还亮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乳腺癌专家理查德·史蒂文斯建议,睡觉时关闭所有光源,以防扰乱人体生物钟。史蒂文斯在由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哲学汇刊》发表的报告中写道,光照影响生物钟,从而改变激素分泌、基因表达、体温、新陈代谢等,增加罹患癌症、糖尿病、抑郁和肥胖等一系列疾病的风险。

  • 标签: 人体生物钟 睡觉 电源指示灯 干扰 激素分泌 基因表达
  • 简介:我国新医改已经发展了10年时间,药品注册审批改革也初显效应,为推动我国新医改发展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降低了社会群众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加强药品注册审批改革分析与研究对后续药品注册审批改革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我国药品注册审批改革效应,进而分析其发展方向。

  • 标签: 药品注册审批 改革 效应 发展
  • 简介: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药学服务已成为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药师应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应用药学专业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 标签: 药物 心理效应 药学服务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药品检验中最常见的试验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在药检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

  • 标签: 药品检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试剂
  • 简介:婴幼儿重型腹泻,起病急、病情危重,除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外,伴有高热、电解质紊乱、抽搐及精神症状,可危及生命。对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精制干扰素(α—IFN)肌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重型腹泻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干扰素 药物治疗 婴幼儿 重型腹泻 肌肉注射
  • 简介:与乙肝病毒作战,人类主要有两类武器:一是干扰素,一是核苷类药。有人说。选谁都是两难:选干扰索,麻烦在前;选核苷类药,麻烦在后。

  • 标签: 核苷类药 乙肝病毒 干扰素 作战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是细菌细胞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物学活性,能够引发免疫反应并诱导炎症,在医学、生命科学及制药等领域,对细菌内毒素的准确检测成为保障疾病诊断和治疗安全的基础。本文对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施原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干扰因素,提出了对应的消除策略,旨在为细菌内毒素检查工作的高效实施提供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凝胶法 细菌内毒素 干扰因素 消除
  • 简介:目的:观察光谱加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尖锐湿疣患者切除病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光谱+α-干扰素栓)50例及对照组(光谱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随诊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30.36%,治疗组复发率为8%,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光谱加α-干扰素栓是治疗尖锐湿疣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尖锐湿疣 α-干扰素栓 光谱 性传播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糜烂上采用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加快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alpha -干扰素 微波 宫颈糜烂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病原的有效药物。方法将6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a-2b干扰素小剂量肌注和雾化吸入,对2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始疗组在病情好转时间和疾病痊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采用小剂量干扰素肌注和呼吸道局部用药相结合治疗毛支,既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又提高了治疗效果,使病情好转.痊愈时间明显缩短,a-2b干扰素是治疗毛支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干扰素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痊愈 A-2B干扰素 肌注 病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