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权重配方法,从多药物多剂量中优选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并以一个定量设计的范例说明其可行性。方法根据临床实际,虚拟药1,药2和药3联用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wk。各药分为5-6个剂量水平,再均匀分布到6个组,每组6例,即构成6个联用方案。测定治疗2,3,4wk时的血红蛋白升高值(△Hb),以4WK的测定值作为指标,用权重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优化联用剂量,经确定性试验证实,从而寻找出最优化方案。结果药1和药2都是主药,但药1对联合药效(△Hb)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药2,而药3作用极弱,药1与药2间有较强的协同作用,药2和药3间有微弱的协同作用,但药3对药1对有拮抗作用。重新制定联合用药方案,经确定性试验证实,将药1和药2调整到允许的最大剂量,删除药3组成新的方案,同最大效应组比较,表明此联用方案的为一优化方案。结论权重配方法能有效地分析临床试验中各药在组方中的地位,并据此调整剂量,构成新的方案,经配方优化检验,可定量设计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联合用药方案 定量设计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协同作用 药物拮抗作用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蛋白质定量检测的生物化学方法是现代定量测定蛋白质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的局限性,包括各自的检测限、灵敏度、易受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干扰物,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和标准品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定量方法 合理应用 生物化学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对青光眼等虹膜血管的数量、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密度三项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共测虹膜标本29例145个测试窗。结果显示: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数量(P<0.01)、腔面积(P<0.05)和血管面密度(P<0.01)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二组与正常成人组间三项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的数量是明显增加,管腔扩张,而急闭青光眼则无明显改变。因而,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发生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特征,对其病理意义作了讨论。本文还对婴幼儿组与成人组间虹膜血管三项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微机图象分析 血管 虹膜 青光眼 定量
  • 简介:目的建立呋柳泡腾片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75nm处测定呋柳泡腾片中呋喃西林的含量。结果呋喃西林的线性范围为2.05μg-10.25μg/ml,回归方程为A=80878.05C-0.0084,r=1.0000;加样回收率为100.15%,RSD=0.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呋柳泡腾片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方法准确,处方其他成分无干扰,重现性好。

  • 标签: 呋柳泡腾片 呋喃西林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样品测定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法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以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结果:75例本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7.3%(28/75),mdr-1基因平均表达量为10^4.88±1.15拷贝/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具有简便,准确,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对化疗方法的制定,疗效的预测及考察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 RT-PCR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心肌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特点.方法36例健康成人获取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两腔切面,应用QTVI和组织追踪(TT)测定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时的心肌速度和位移.结果同一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和位移从心底部到心尖部呈逐渐递减(P<0.001);同水平节段各室壁收缩期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不相同;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速度和位移的相关性良好(r=0.75~0.86,P<0.01).结论QTVI和TT对评价左室纵向心肌的运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定量定位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方法.

  • 标签: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追踪法 左心室 心肌收缩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定量骨超声、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有关;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良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定量骨超声 诊断 骨质疏松症 并发症
  • 简介: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4味中药组成,为补血调血的代表方剂,历来被中医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血虚证,包括冲任虚损、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及血瘕块硬、时发疼痛等。在四物汤的基础上经剂型改变成的相关制剂有四物合剂、四物片和四物膏等,其中四物合剂已被收录于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其制剂新工艺既保留了原方剂中的水溶性成分,同时增加了挥发油和脂溶性等有效成分。

  • 标签: 四物汤 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定量探讨线粒体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小鼠视网膜母细胞瘤造模,采用CMIAS—8图像分析仪分别测试正常组和母细胞瘤组线粒体及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和表面积密度等并进行对比。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的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参数值比正常视网膜组大,表面积与体积比正常组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线粒体空泡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形状因子等变化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大鼠 视网膜母细胞瘤 线粒体 密度 表面积 体积
  • 简介:本文用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FDDPP)对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SDDPP)对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进行了定量研究。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分别在200~700μg·ml-1,35~210μg·ml-1,10~60μg·ml-1,32~192μg·ml-1,150~900μg·ml-1,80~480μg·ml-1的范围内与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幅值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的峰电位、检测限分别为0.100V,5.6×10-8mol·L-1,-1.400V,8.0×10-9mol·L-1,-1.536V,6.9×10-7mol.L-1,-0.060V,60×10-9mol·L-1,-0.370V,4.6×10-8mol·L-1,和-0.105V,7.2×109mol·L-1。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 标签: 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DDPP) 链霉素 青霉素 土霉素 氯霉素 卡那霉素
  • 简介:目的:考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2部收载的动态浊度法进行试验。结果:将乳酸环丙注射液进行240倍稀释时,用定量仪测试效果满意。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测试的浊度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 标签: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定量测试方法 喹诺酮类抗菌药
  • 简介:目的为了更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进行了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及咖啡因的LC—MS/MS定量方法学研究。方法本研究样品分析所用LC—MS/MS系统由WATERS-2690,SymmetryC183.5μm、4.6mm(ID)x100mm(L)色谱柱、API-3000构成。LC接口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质谱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对下面离子进行正离子扫描:咖啡因m/z194.9-138.0,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定量测定 咖啡因 MS法 LC 血浆
  • 简介:目的探讨α-干扰素加胸腺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HBV—DNA低水平组[A组,基因拷贝(1×10~2~9.9×10~3/μl)]及高水平组[B组,基因考贝(1×10~4~10~8)/μl)]。在干扰素加胸腺肽治疗前、中、后采用荧光PCR法对两组患者作了血清HBV—DNA定量测定,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前HBV-DNA转阴后再次出现HBV—DNA低水平复制[(基因考贝(1~5)×10~2/μl)]可作为病情复发的指标。疗程结束后A、B两组HBV-DNA、HBeAg转阴率分别为63%、70%和33%、43%。结论动态观察HBV—DNA含量的变化对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病情复发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定量 干扰素
  • 简介: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比浊定量法,用BET-32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对三批样品进行干扰回收试验及检测.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稀释至16倍时,已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内毒素是可行的.

  • 标签: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喹诺酮类抗生素
  • 简介:用反相ODS术,磷酸缓冲溶液和甲醇(68:32和1:1)作为流动相,对中国七个省产的黄芩和辽宁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1990-1992)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和汉黄芩素四种主要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河北承德地区野生黄芩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最高,辽宁凌源野生黄芩的最佳采收期应为8月末。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黄芩根 黄芩 产地 采收期
  • 简介:本文研究了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运用于作为对照品的一氧化碳(CO)饱和水浓度标定及定性与定量测定微粒体代谢中生成的一氧化碳的方法。本法的优点在于能显著消除试样本底干扰,大大提高了定量准确性及灵敏度,在CO浓度2-10umol.L^-1范围内与导数光谱峰(415nm)和谷(426nm)之间距离(D)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n=5),回归方程C(mmol.L^-1)=17.6D-0.4.最低检测浓度低于0.1umol.L^-1CO。系统回收率和加样回收率(x±RSD)分别为102.1±2.9%(n=7)和79.7±6.8%(n=1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4%(n=18)和6.1%(n=16),将本法用于4个三卤苯胺和一个三卤苯的体外代谢测定,结果表明,仅2,4,5-三氟苯胺和体外能被大鼠肝微粒体,NADPH和分子氧代谢生成一氧化碳,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等肝药酶诱导剂能显著提高一氧化碳的代谢转化速率,它们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或8倍。

  • 标签: 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体外 外源性化学物质 微粒体代谢 一氧化碳 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