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筋骨草的显微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表面制片及数码显微成像等技术,研究筋骨草根、根茎、茎、叶和花等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确立了筋骨草根、根茎、茎、叶、花等部位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实验建立的显微鉴别特征可作为筋骨草鉴别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筋骨草 显微鉴别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手术指征,显微手术治疗入路选择、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及术中、术后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例伴癫痫发作脑裂头蚴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病例术后病理学分析等确诊为脑裂头蚴病,且完全符合文献中提及的关于脑裂头蚴病的诊断标准。术后未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化验未见复发,均无癫痫发作发生。结论个人史、MRI特点、病理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脑裂头蚴病的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显微操作,术后药物治疗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脑裂头蚴复发可能。

  • 标签: 脑裂头蚴 癫痫 显微手术 皮层脑电图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告显微手术切除21例岩斜坡脑膜瘤的临床结果及手术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岩斜坡脑膜瘤的临床征象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肿瘤全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至今全部存活。结论确保病人手术后生存质量是最主要的手术目的。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良好的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当肿瘤巨大或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蛛网膜间隙消失时,避免强行牵拉,采取次全切除肿瘤,术后辅以γ刀治疗残余肿瘤。

  • 标签: 岩斜坡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8例外伤性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了神经外膜束膜缝合术、神经外膜束膜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本组18例全部随访.23条神经,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优9例11条神经,良7例9条神经,可2例3条神经,优良率达86.9%。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肢 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的准确性。方法:以常规造影结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30例行双源CT血管造影确诊为Ⅲ型主动脉夹层,在CT和常规血管造影上进行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结果: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同常规血管造影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3.39±4.06cm和3.34±4.11cm,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可以作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术前计划的首选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CT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总结和分析了250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体位安置及护理情况。指出熟悉神经系统解剖、了解不同手术的切口和入路是正确安置体位的必要前提。并分别讨论了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 体位 护理
  • 简介:1986年Binning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能对从原子到分子尺寸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测量,同时还能通过收集样本表面上的作用力图谱信息研究样本的物理特性,故而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现将AFM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肿瘤 超微结构
  • 简介: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大多制定了显微鉴别,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现行质量标准中存在部分问题,给检验工作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就含有白术、人参、桔梗和党参等药材粉末中成药的显微特征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 标签: 显微鉴别 中成药 质量标准 检验工作 显微特征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Iumbe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ID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手术方法虽可以获得手术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常常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手术操作损伤过大,造成术后脊柱不稳、神经根粘连,继发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所致。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椎间盘

  • 标签: 显微内窥镜 外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法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草酸钙结晶在植物药材组织细胞中较为常见,作为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其在组织细胞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在药材科、属不同的情况下,结晶在大小、数量等信息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将草酸钙结晶作为重要指标,实现对中药品种的鉴别。本文以中药显微鉴别作为研究重点,具体对草酸钙结晶进行分析。

  • 标签: 中药 显微鉴别 草酸钙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中复方异丙托溴铵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8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 支气管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初始 治疗 作用 分析
  • 简介: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技术,通过8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认为细致、系统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康复训练,是患者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保证。

  • 标签: 显微内窥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通过对41例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对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检查手段及术中处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41例前循环动脉瘸经翼点入路,鼎微镜下行动脉瘤直接夹闭手术,其中急诊(1—3天内)23例,(4-14天)4例,延期手术(14天以后)14例。结果本组41例中,一次性夹闭成功37例,共40个动脉瘤,部分夹闭1例,单纯包裹加固1例,电凝收缩加肌片包裹加固2例。术后随访2个月-6年,良好33例,轻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3例奉组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延迟手术的疗效要好于早期手术,而病后4-14天内手术效果最差,手术时机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DSA仍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CTA是DSA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术时充分解剖侧裂,暴露相关的载瘤动脉和重要穿支血管,是保证完全顺利夹闭动脉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技巧
  • 简介:小腿骨髓炎是胫腓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既往外科治疗十分困难,不仅手术次数多,花费大,病程迁延,而且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从1996年5月至2001年5月,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小腿骨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小腿 骨髓炎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5.5年。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手术治疗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治愈率为100%;其中15例R术式患者,1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患者3d后疼痛感消失,9例MVD术式患者,术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6例R+MVD患者术后疼痛感均立即消失;所有患者临床效果根据Taha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3例,差1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患者治愈率为93.3%(28/30)。结论舌咽神经痛患者应根据术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及其压迫方式对R、MVD和R+MVD手术方式进行选取,随访结果显示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咽喉 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2000年版一部共收载成方制剂458种,其中247种规定有显微鉴别,但只描述显微特征,未注明是何种药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了大家使用方便,笔者将其收载显微特征摘录其后,标出药材名称,并按中药材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种子果实、全草、叶、花、皮、茎木、树脂、动物、矿物分列于后,每类项下按药材名称笔画顺序排列.

  • 标签: 《中国药典》 中药成方制剂 显微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H值及氧合指数(OI)、平均上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值、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上机时间。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的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该病人的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从抗菌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及疗程、药品费用等多角度分析其合理性。结果:不必要的抗菌药物联用、用法用量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选药不经济是抗感染用药常见的问题。结论:临床药师融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用药问题,对于保障病人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有很好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腹膜炎 弥漫性 抗感染药/药物疗法 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