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时、手术中、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优于参照组患者,苏醒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而言,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切除手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联合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并分析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了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4.34±41.8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5.45±23.78)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23±2.45)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占13.33%,胰瘘5例,占16.67%,经过对症治疗及通畅引流后均痊愈,该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腹腔出血或吻合口瘘及肿瘤转移或死亡。结论采用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脏器联合切除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开放两切口手术)、试验组(胸腹腔镜手术)各31例。观察手术治疗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95.6±15.5)ml、(172.4±24.0)min、(12.3±1.5)d,对照组为(173.0±21.4)ml、(203.8±31.6)min、(16.4±2.2)d;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的25.8%;术后FEV1、SaO2、Pa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优于开放手术,表现在治疗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9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对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遗留瘢痕率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3.24±0.68)cm、术中出血量(19.69±3.08)ml、住院天数(3.38±1.27)d、手术时间(19.36±1.56)min,与对照组对比优势更大,P值小于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56%)、遗留瘢痕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有效减少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起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肝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肝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10例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性生活影响小之优点。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筋膜内 全子宫切除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肿瘤切除术 稳定性重建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 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时腹腔镜游离胃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院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30例,将其分为先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观察组),后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对照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壁损伤的情况等。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先进性胃左动脉的分离,对于整个手术更为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腹腔镜 胃部游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病患,按照实施的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实行传统手术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低领小切口术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创伤更小、操作更加简便迅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好,此术法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大部切除术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肝切除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6例右肝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肝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炎性包块1例;手术耗时240~460min,中位数320min;术中出血量280~1200ml,中位数450ml;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胆汁,充分引流后2例均在2~3周后胆漏情况消失;患者于术后6~14d,中位数8d,康复出院。随访1年,再次出现肝脏占位1例。结论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肝切除术不仅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

  • 标签: 精准理念 腹腔镜 右半肝切除 肝肿瘤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实验组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对比2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缬沙坦 比索洛尔 螺内酯
  • 简介: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非常普遍,联用时往往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结局,联用不当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的体内外研究、临床病例研究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对中西药联用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联用和开展中西药联用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药物警戒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后腹腔镜 腹膜间隙 综合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与药物联合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痤疮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面部护理 药物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红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入组分为三组,红光组,药物组,联合组同样疗程下观察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红光组只用红光照射;药物组只用面膜贴敷;联合组红光照射后再用面膜。三组均在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光组痊愈4例(11.11%),显效18例(50.0%),好转12例(33.33%);药物组痊愈10例(28.755),显效15例(42.86%),好转9例(25.71%);联合组痊愈26例(65%),显效12例(30%),好转2例(5%)。红光组1例患者皮肤变黑,不影响疗效。结论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红光组和面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面部皮炎 红光 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