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终末期肝病患者采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通过肝移植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引发感染,不仅影响疗效,也会增加死亡率,是肝移植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肝移植后抗感染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 感染患者 治疗效果 移植后
  • 简介:本刊除《综述与论坛》外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具体层体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具体要求:⑴目的:应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⑵方法:应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药品名称、检测方法和必要的仪器与实验分组情况;⑶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数据应与文内核实无误。

  • 标签: 结构式摘要 抗感染 写作 药学 药品名称 统计学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4例资料,分析化疗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治疗对策。结果: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人数为42例,其感染率为77.78%;直接死于感染的患者12例,感染病死率为22.22%;大于60岁患者感染率大于〈60岁患者(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VL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组(P〈0.05);采用氟康唑加G—CSF的联用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至〉1.5×10^9/的时间优于单用氟康唑组(P〈0.05)。结论:患者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是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采用氟康唑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是合理的,能够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发热时间。

  • 标签: 白血病 急性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进一步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统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例数,根据感染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以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统计发现3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共出现46例,感染率为15.3%,感染部位主要以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经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者,其感染率均较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5天的感染率较<15天高,抗生素应用时间>2周的感染率较≤2周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患者的接触传播,尽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常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作者参与了1例SAP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泌尿系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探讨药师如何在临床发挥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泌尿系感染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把医院感染放入护理管理质量检测中的一项,把护理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结合,建立起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理想流程管理模型。从多方面做相关工作已达到增强了手术室内各级人员对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主动性,提高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能力和相关护理的工作效率,降低无菌手术所致的伤口感染率以及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流程管理 手术室 院内感染 控制
  • 简介: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术后出现的一类问题就是切口感染,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病患具有较厚的皮下脂肪,身体的抵抗力较差,术后的恢复状态不佳等都将引起切口感染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妇产科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且寻求有效的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预防。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妇产科 切口 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酮替芬在治疗感染后咳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马所收治的148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79例,在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酮替芬治疗,对两组患者咳嗽治愈率及咳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咳嗽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咳嗽评分上亦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感染后咳嗽时,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后咳嗽 酮替芬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不同的研究阶段,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不同研究阶段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发生率为0.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观察组的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9.2%,远超过对照组91.7%;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卫生执行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大幅度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卫生执行情况,显著改善了医院的卫生质量,有效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感染 优质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为手术室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工作的95名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隐患情况,分析比较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实施前后相关情况。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隐患为医疗流程不熟悉、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医疗废物处理不当、自身防护不当和消毒器械使用不当,比例分别为比例分别为24.21%、30.53%、26.32%、18.95%、33.68%、28.42%和22.11%,实施前,管理情况评分为(56.75±9.52)分,满意度评分为(78.42±4.64)分;实施后,管理情况评分为(86.85±3.52)分,满意度评分为(90.51±2.43)分;实施前管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手术室医院控制感染管理及措施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 管理及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5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的前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率大于60%,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十分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近100%耐药,70%以上耐甲氧西林,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性很高。结论: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当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类医院不可忽视的问题,医院院内感染一方面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医患关系,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加强对院内患者感染的研究,降低院内感染率,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院内感染 综合医院 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 探视时间 洗手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与同期75例普外科手术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显示,除患者性别外,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情况、合并症、侵入性操作及患者营养状态等因素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才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4年1月至2014年12的42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的42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率和空气菌落总数。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手术室感染控制,能明显降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手术室 感染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病症,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120例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治疗方式,努力提高其临床水平。结果伴有胸闷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伴有喘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伴有咳嗽症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伴有发热症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结论哮喘发病相关因素有病毒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所在,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对治愈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诱发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肺不张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肺部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胸外科 肺部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分析医院手术室控制感染的管理方法及实施效果,对医院手术室的感染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主要是采集手术室内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手术室中用到的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等进行检测,分析导致超标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并对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对医院手术室中感染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适的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按要求实施,有效预防因手术等原因引起的相关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 实施效果 手术室 自测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驻联合国黎巴嫩二级医院与黎巴嫩当地医院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的经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确诊为Hp感染慢性胃炎病人,根据不同医院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我国驻黎巴嫩二级医院)用药为: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B组(当地镇医院)用药为: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C组(当地诊所、药店)用药为: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硫糖铝片,疗程均为4周。分析三组病人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症状改善时间,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6%、78.85%、51.16%,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7.95、203.47、188.82。结论:A组治疗效果、成本-效果最优,其用药方案在治疗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中具有最佳的性价比。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维和行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感染预防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9.12±1.01)对照组为(4.91±0.52),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4%,对照组为59.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防范干预能降低院内感染的产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质量 院内感染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