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工作单位、公共浴池、游泳池、饭店等都是红眼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如感眼睛流泪多、有异物感和灼热感,结膜充血,并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睁眼困难,应及时就诊。一般来说,如分泌物多为眼屎,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分泌物多为流泪,则多是病毒感染

  • 标签: 感染场所 红眼病 脓性分泌物 眼睛流泪 工作单位 公共浴池
  • 简介:在泌尿外科门诊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就医,且女性居多,这类患者多是受尿路感染之苦。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特异性症状,如寒战、高热、腰痛等。对于尿路感染,临床上可通过针对性的抗菌治疗得以成功解决。但是仍有很多患者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这是怎么回事呢?

  • 标签: 慢性尿路感染 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祛邪 下腹部疼痛 外科门诊
  • 简介: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策略包括控制感染源、早期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降阶梯治疗、目标性治疗及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专业特长.本文结合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美罗培南给药方案的调整为例,佐证药师建议采用缩短给药间隔以及两步滴定法给药,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案例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泛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例典型的ICU泛耐药菌感染案例,通过临床药师优化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结果:5位ICU重症病人临床药师优化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好。结论:在ICU泛耐药菌感染病人治疗中,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并降低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泛耐药菌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 简介:颅脑手术会对机体的外围组织及血脑屏障的保护防御作用造成严重的损坏,病原菌极易入侵脑组织而导致严重颅内感染。临床上目前一般应用多项措施加强患者术后的病情监测及护理工作,并改善、优化手术室的卫生环境,然而颅内感染仍不时发生,近年来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甚至明显上升。颅内感染波及到患者脊髓及脑被覆组织,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难度,一旦患者病情严重,有可能出现死亡。

  • 标签: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死亡 发病期 潜伏期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糖尿病合并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未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前,临床药师根据糖尿病病人合并感染的病例特点和相关指南对病人进行评估,经验性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在诊疗过程中跟踪病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3例糖尿病病人合并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有效、合理,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病人药物治疗中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意见。结论:在这类特殊人群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监护过程中,临床药师应关注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评价,对病灶进行积极的引流和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糖尿病 感染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真正做到个体化给药,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从药物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

  • 标签: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老年患者 肺炎
  • 简介:支气管扩张为结构性肺病,细菌的反复感染与扩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本文通过对一例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抗感染治疗,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等方面对病人进行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为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的临床药师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美罗培南与脑脊液置换联用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美罗培南与脑脊液置换联用治疗的56例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56例患者中,其中5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仅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视力下降,经对症治疗,1年后恢复正常;另2例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亡,其治愈率为96.43%。结论:美罗培兰与脑脊液置换联用治疗颅内感染,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颅内感染 美罗培兰 脑脊液置换
  • 简介:现阶段,中国艾滋病传播以性途径为主,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危险行为比例高,流行形势严重。MSM人群也是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

  • 标签: 感染影响因素 IMMUNODEFICIENCY MSM 知识行为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对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or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HIV/AIDS)口腔表征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口腔表征的诊治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对某省在押71例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临床检查+问卷调查,了解其口腔表征、实验室指标及人口学特征等,分析对口腔表征的影响因素。结果71例男性患者中,30-39岁,共32例(45.1%),经静脉吸毒传播28例(39.4%)。CD4^+计数较高,中位数为279.00·mm^-3,IQR:263.00-409.00·mm^-3。与HIV/AIDS相关的口腔表征较少。口腔卫生维护意识、行为评分较高,其中位数为8分,IQR:7-9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350·mm^-3(χ^2=13.170,OR=101.220,P≤0.010)、口腔卫生总分中(χ^2=4.992,OR=14.451,P≤0.050)、差(χ^2=11.374,OR=161.066,P≤0.010)及感染时间≥40个月(χ^2=5.377,OR=7.312,P≤0.050)均对口腔表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CD4^+计数越高,口腔卫生状况越好,感染时间越短,其HIV/AIDS相关口腔表征的发生率越低。

  • 标签: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 口腔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MRSA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药物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针对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尿路感染 抗菌药物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了解福建东南沿海某战区医院MRSA感染特点及基因多态性分型情况,为制定院内MRSA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试纸片法初步鉴定MRSA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最终鉴定临床送检标本所检测出的MRSA菌株,并通过随机引物DNA扩增技术(RAPD)对所检测的MRSA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经PCR对MecA基因检测,从临床标本及医护人员身上共分离出42株MRSA菌株。采用随机引物DNA扩增技术(RAPD)对细菌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同源性分析,42株临床菌株共可以分为12型。其中Ⅰ型共7株,Ⅱ型共2株,Ⅲ型共4株,Ⅳ型共4株,Ⅴ型共7株,Ⅵ、Ⅶ及Ⅷ各1株,Ⅸ型共8株,Ⅹ型共2株,Ⅺ型共3株,Ⅻ型共2株。结论本院MRSA菌株存在相似度大小不同的遗传距离,医院内存在交叉感染可能。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PCR RAPD 聚类分析
  • 简介: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抑制剂、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再复发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发率8.20%(10/122),平均复发时间(18±19)个月,复发者术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对生存率影响(χ2=0.961,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治疗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效果较好,若后期随访到位,可将复发对患者生存率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肝移植 再感染
  • 简介:课题通过对68例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调研,对伊曲康唑注射液在治疗EICU患者IFI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按制定的入组条件,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EICU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患者进行筛选。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符合条件者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35–90岁(平均年龄为(75.1±11.1)岁),包括36名男性和32名女性患者。全部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60.3%,其中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3.3%、59.5%、65.2%,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有11例(16.2%)出现与伊曲康唑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肝功能受损及低血钾。伊曲康唑治疗EICU患者IFI疗效确切、安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及各生化指标,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伊曲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