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张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张露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3755万人。根据北京市设计的“9064”养老新模式,到2020年将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都来自本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这一期间,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雷尼替丁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下加用多潘酮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8%,明显比对比组患者的84.48高(P<0.05);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日常活动以及感觉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酮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多潘立酮 慢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阿哌唑口崩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 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每组 30例,分别给予阿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 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8周两组 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均< 0.05),各时点 PANSS评分两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阿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阿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阿哌唑不良反应少而轻,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女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1],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2],给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巨大痛苦和严重负担[3]。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治疗从未间断过。随着药物研究的进展,非典型抗精神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运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4]。帕利哌酮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目前认为是通过对中枢多巴胺2(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A)受体拮抗的联合作用介导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阿立哌唑 疗效观察 利培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
  • 简介:【摘 要】若要绿色化学在西药制药研发中有效落实,一方面研发人员需要基于西药反应特征做好化学式的研究,确保原子经济反应充分且合理,缩减多余副产物的产出量;另一方面,还需融入手性合成的反应理念,确保有机物等反应定向且稳定,才能确保西药制药的效果与质量得以保障。本文基于绿色化学在西药制药研发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在明确原子经济性与手性合成的特征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西药制药研发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参照。

  • 标签: 绿色化学 西药制药 原子经济性 手性合成 研发应用
  • 简介:摘要: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现阶段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针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据了解现阶段各高校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实际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表现在: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人数,目前有增无减,正在逐年增加。因此笔者积极探寻了一条新的途径与新方法,利用同伴教育的方式,给高校大学生如何有效预防与正确看待艾滋病,上了一堂有益的健康教育课。本文主要以保山高校为例,针对同伴教育视域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水平进行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够有效减少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感染率。

  • 标签: 保山市高校 同伴教育 艾滋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