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ECC)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随机选择广州市区及城郊447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ECC组(n=238)和无龋组(n=209)。采集龋坏组织样本及无龋牙龈上菌斑共363份,应用科玛嘉培养基、芽管试验进行检测、鉴定,并运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ECC组与无龋组、市区和城郊组间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龋情况与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相关性。结果ECC组和无龋组中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44.1%和19.2%(χ2=22.213,P〈0.001)。ECC组中,患龋率高城郊组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79.7%)高于市区组(28.0%)(χ2=55.242,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龋失补牙面数每增加2.129个,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机率会相应增加0.104(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婴幼儿龋发生过程中重要致龋菌之一。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婴幼儿龋 龋失补牙面数
  • 简介:目的:对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口腔致龋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三所幼儿共289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冠龋检查,使用龋态-Cariostat龋病易感性检测试剂盒进行龋活性试验,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乳牙患龋率为47.8%,重度婴幼儿龋患病率为20.4%;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三组间Cariosta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龋活跃性检测值与龋均(dmft)、龋面均(dmfs)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龋活跃性检测值与儿童乳牙患龋有明显相关。结论:婴幼儿口腔致龋菌活性可反映龋病严重程度。

  • 标签: 婴幼儿龋 龋活性检测
  • 简介:早期婴幼儿龋是发生在婴幼儿与饮食密切相关多因素作用下慢性感染性传播性疾病。变形链球菌是在龋齿始动和进展中重要致病微生物。早期婴幼儿龋是一个严重公众健康问题,它不仅累及牙齿,而且会导致多方面的健康影响。早期婴幼儿防治不但需要来自口腔医疗机构和儿童口腔专科医生关注,而且需要公众健康机构和决策者重视。本文将对早期婴幼儿病因、患病率、临床表现和危害、综合防治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早期婴幼儿龋 变形链球菌 公众健康
  • 简介: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肿瘤,虽然可以自行消退,但其发展结果不可预测。类固醇激素治疗是促进其消退有效方法。该文旨在总结应用此种方法治疗血管瘤经验并提供借鉴。20年来共治疗血管瘤患者2398例,方法为类固醇激素口服或瘤体注射或2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和无效4级。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3,81%患者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病.57%发生在头颈部。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颜色异常及肿胀。患者平均年龄为8.43个月,肿瘤平均大小为23.64cm^2。

  • 标签: 婴幼儿血管瘤 类固醇激素 激素治疗 自行消退 瘤体注射 治疗效果
  • 简介:“Osstem2006年会”创造了为期一天、单一主题会议6500名与会者记录。

  • 标签: 会议 主题 年会 韩国
  • 简介:该文旨在研究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治疗血管瘤效果.并与未治疗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在2001-2003年间对75例皮肤血管瘤患者进行研究.将病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系统给药组、局部给药组。对照组定期复查,以记录肿瘤变化。系统给药组,口服泼尼松龙,剂量为2mg/kg·d隔天服用,8周后逐渐停药。局部给药组,氟羟泼尼松龙局部注射.剂量1-5mg/kg,最大剂量30mg,隔月给药,共注射6次。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增殖期持续时间、肿瘤形态改变及并发症.以评价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血管瘤 激素治疗 皮质类固醇 婴幼儿 局部给药治疗 氟羟泼尼松龙
  • 简介:众所周知,吸烟会加速牙周病破坏进程,延缓牙周病愈合.我们前期研究证实尼古丁作为香烟主要成分,能够通过小分子RNA(miRNA)调控抑制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该研究中,我们假定吸烟者牙周病愈合迟缓是由于其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受影响.我们分别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拔除牙齿中获取牙周膜干细胞并培养.在吸烟者牙周膜干细胞培养中,我们发现其增殖速率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不吸烟者 干细胞增殖 人牙周膜 分化潜能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再生能力
  • 简介:潜能成体干细胞可以从人牙周膜(PDLs)组织中分离和大规模扩增,为牙周再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种子细胞来源。目前,衰老对问充质干细胞(MSC)及其细胞性能影响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组阻生第三磨牙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特点,并比较它们多能性和再生能力。将来自90颗新鲜拔除第三磨牙牙周膜组织,根据捐献者年龄分为四组。

  • 标签: 人牙周膜干细胞 牙周再生 多能性 衰老 阻生第三磨牙 牙周膜组织
  • 简介: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良性血管肿瘤,在1岁以内儿童中发病率约为10%。对于生长迅速及出现并发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目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自2008年偶然发现对血管瘤有效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瘤一线药物,但其剂量、用药方案、疗程、不良作用监测等均无统一标准。2012年12月,来自12家单位、5个不同专业28名专家汇集芝加哥,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普萘洛尔 共识会议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无创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19例,隔周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不能治愈者,间隔1周开始第2疗程治疗。记录病变转归和不良反应,追踪随访。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8次局部注射,16例患儿完全治愈,腮腺咬肌区病变消退,表面皮肤色泽正常。注射期间未见局部溃疡,无过敏病例。随访1~3年,未见复发,无瘢痕形成及面神经损伤症状。3例病变范围较大患儿,注射1疗程后因疗效不显著,分别改行手术或翻瓣激光联合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随访可见手术瘢痕,腮腺咬肌区轻度凹陷畸形.手术治疗1例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3例均无复发。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治愈率高.不遗留瘢痕.不损伤面神绎.是值得推荐治疗方式.侣对大范围静脉畸形疗效较善.需配合其官治疗.

  • 标签: 婴幼儿 腮腺咬肌区 静脉畸形 平阳霉素 硬化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制度变迁,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之间关系也逐渐由医生主导型向共同参与型转变。同时,治疗效果也不再是评价医疗水平唯一指标。人们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过程整体质量。在这种共同参与与整体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背景下,医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医患沟通不仅可以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更可以保证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信赖,减少医患间纠纷。

  • 标签: 医患沟通 口腔 医疗服务过程 医疗制度 整体质量 维权意识
  • 简介:唇腭裂(cleftlippalate,CLP)患者经过一系列手术后仍存在比较严重错【牙合】畸形,据统计,唇腭裂患者恒牙期时错【牙合】畸形发生率为97%,需要正畸治疗。随着人们对唇腭裂先天畸形认识深入、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技术发展,唇腭裂患者治疗由单一手术治疗转为序列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婴幼儿期颌骨术前矫形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最为基础环节,它有利于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段对位、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矫形治疗 婴幼儿期 术前 唇腭裂序列治疗 牙槽骨
  • 简介:问题一:您对口腔医学摄影课程建议和意见?刘峰:能够开设口腔医学摄影课是非常好事情,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目前在北医由于学生专业课程很满,还不具备条件开设这样一门单独课程,听说其他兄弟院校能够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 标签: 医学摄影 口腔 专业课程
  • 简介:问题一:对于未开设口腔医学摄影课程院校学生及想学习口腔医学摄影临床医生,您认为他们应该如何提高口腔摄影技术?陈江:通过提高热情、培养爱好及主动学习等手段,多从病例下手,多从临床下手。借鉴相关书籍和网络,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多向师长请教,多去临床实战,结合临床练习。要善于总结,多注意细节,了解仪器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

  • 标签: 口腔摄影技术 医学摄影 临床医生 自我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 成像原理
  • 简介:口腔医学摄影是以影像形式对口腔及颌面部软硬组织解剖形态、色彩特征等真实记录,是口腔医学临床实践中重要辅助技术之一。通过口腔医学摄影,口腔医务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判断预后以及跟踪随访。此外,口腔医学摄影作品可提高医患沟通效率,促进学术交流,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成为重要法律证据。

  • 标签: 医学摄影 口腔 采访 面部软硬组织 医学临床实践 医务工作者
  • 简介:目的:探讨ADAM9、ADAM10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高转移潜能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5例腺样囊性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组织中ADAM9、ADAM10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高转移潜能细胞系ACC-M、SACC-LM中ADAM9、ADAM10基因表达,检测该基因沉默后对肿瘤细胞周期及体外增殖、转移能力影响。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ADAM9、ADAM1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比在原发灶组织中显著增高(P〈0.05);ADAM9、ADAM10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肿瘤细胞出现S期阻滞;并且ADAM9、ADAM10基因沉默后,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ADAM9和ADAM10基因表达与腺样囊性癌转移有关。ADAM9、ADAM10基因沉默可改变腺样囊性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细胞周期 增殖 转移 RNA干扰 ADAM9
  • 简介: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与重症婴幼儿龋(S-ECC)相关性。方法以S-ECC患儿和无龋儿童口腔内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共40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YNB-BSA琼脂平板法及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配合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比测定SAP蛋白酶活力,比较两组间SAP水平差异;并分析SAP水平与25SrDNA基因分型相关性。结果全部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均表现为SAP蛋白酶阳性,且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S-ECC组SAP蛋白酶水平(0.36±0.03、1.59±0.92)高于无龋组者(0.39±0.05、0.79±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40株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型分为A、B、C三型,B型仅在S-ECC组出现,S-ECC组白假丝酵母菌A、B、C三型SAP蛋白酶活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49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SAP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S-ECC进展密切相关;但其酶活力高低与25SrDNA基因分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婴幼儿龋
  • 简介: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对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增殖期血管瘤婴幼儿23例,分别于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时采集瘤内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瘤内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后3d和7d时,瘤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4d时,瘤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能明显降低瘤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但具有时效性,仅依此来评估婴幼儿血管瘤生长增殖速度及平阳霉素治疗效果有待商榷。

  • 标签: 血管瘤 平阳霉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49例血管瘤和29例血管畸形组织中NOS1、2、3蛋白表达.分别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test和Kruskal-Wallistest法,比较两组和多组等级变量间差异;使用标准正态分布统计量Z、χ2确定P值,或直接用精确概率法计算P值,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全部资料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8.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49例血管瘤组织中,NOS1、2、3蛋白阳性率为分别为2%、38.8%和38.8%;29例血管畸形组织中,NOS1、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3.5%和3.5%;血管瘤组织中NOS2、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血管畸形(P<0.001).增生期血管瘤组,NOS2、NOS3蛋白阳性率及消退期血管瘤组NOS3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7).年龄<13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血管瘤NOS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24个月组(P分别为0.009和0.003).结论: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中NOS蛋白表达不同,提示两者在病理生理方面存在差异.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