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原田病急性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1-12/2003-07就诊本院患者11例(22眼)在临床诊断当天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剂量为500mg,1次/d,连续用3d后迅速减量,于7d内减为强的松口服.OCT和间接眼底镜观察炎症渗出吸收情况,检查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次日即可观察到22眼视网膜下液均明显减少,静滴3d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基本消失,视网膜复位,出院时21眼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14眼(64%)视力恢复至0.5以上.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促进原田病急性期视网膜下液迅速吸收,恢复视功能,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大剂量 急性期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视网膜下液 治疗作用
  • 简介:<正>本文报告1例鼻腔鼻咽血管纤维瘤用栓塞、硬化疗法控制症状,报告如下:患者,24岁。因左鼻塞出血3个月于1997年12月就诊。检查:左鼻孔外有一花生米大灰白色新生物突出、质软,触之渗血,嗅觉丧失。鼻内窥镜见左鼻咽腔一暗红色新生物,如小核桃大,指诊有渗血、

  • 标签: 鼻咽血管纤维瘤 新生物 硬化疗法 鼻内窥镜 鼻咽腔 嗅觉丧失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50例眼球摘除术患者(5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睡眠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睡眠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观察两组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后5天睡眠情况。结果实验组于音乐疗法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有效提高眼球摘除术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音乐疗法 眼球摘除术 睡眠
  • 简介: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24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行TTT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的瘤体大小选择不同的光斑(0.8-1.2mm)和总能量(22.4-36.8mJ),照射时间1min。观察视力、瘤体及管壁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1次治疗后动脉瘤均萎缩,管壁恢复正常,17例视力有提高。结论:TTT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明显视网膜出血、水肿的患者。

  • 标签: 经瞳孔温热疗法 视网膜大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防盲手术中透明质酸酶和亚蓝染色对麻醉效果和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100眼)白色白内障随机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球周麻醉中加入透明质酸酶及改良亚蓝前囊膜染色组53例,对照组(球周麻醉中不加入透明质酸酶和前囊不染色)47例。球周麻醉后,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晶状体植入术。比较环形撕囊成功率、术中并发症、术后反应情况、视力、眼压。结果2组术中撕囊成功率及人工晶状体体囊袋内植入率均有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反应情况、视力、眼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周麻醉中加入透明质酸酶及改良亚监染色明显提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降低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副作用,且廉价易得,适合在防盲白内障手术中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透明质酸酶 亚甲蓝 囊膜染色
  • 简介:一种新型碳酸酐酶抑制剂(CAI):通过抑制睫状体中的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房水生成和减少房水流量,从而能有效降低眼内压。服用后一般在2—4小时内生效,在6-8小时内达到最佳疗效,10—18小时仍有效。

  • 标签: 醋甲唑胺 碳酸酐酶抑制剂 眼科 医药 合肥 降低眼内压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7-06我院收治的MGD患者130例2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即1g/L氟米龙滴眼液联合自行热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112眼),给予圆头玻璃棒按摩睑板腺联合常规疗法的患者设为联合组(65例10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眼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S|t、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眼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患者OSDI、CFS、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和S|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升高,但均≤21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100/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88/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MGD能够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玻璃棒 常规疗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