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作者: 欧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三台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绵阳621100
  • 简介:据我国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青少年近视呈上升趋势,近视年龄低龄化,需要加强近视防控。

  • 标签: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 作者: 陈永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6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少年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该现象主要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高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户外活动。屈光不正对青少年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加剧视力下降和其他眼部疾病的风险。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屈光不正,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 标签: 青少年;屈光不正
  • 简介:本科对636例12~18岁视疲劳患者行散瞳验光检影检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科2002--2006年收治的视疲劳患者636例(1272眼),其中男性263例,女性373例;年龄12~18岁,均为青春期儿童。所有患者均已出现视疲劳症状,但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检查均为正常水平(5.0以上),故未曾诊治。排除全身性可引起视疲劳的疾病,已排除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及其他器质性眼病,无显性斜视,

  • 标签: 屈光状态分析 视力正常眼 青少年 标准对数视力表 视力检查 视疲劳
  • 简介:目的分析4例儿童功能性失明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门诊诊断为功能性失明的患者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7—13岁,均为双眼患病。病史1周至1年。所有患儿均诉说视力下降,视力从数指至0.1,2例伴视野缺损。眼部、神经影像学及眼电生理检查均阴性,诊断为功能性失明。结果与家长及患儿解释不存在器质病变,视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并辅以非特殊安慰剂治疗后,3例在2d内视力恢复到1.0,1例1周后视力恢复到1.0,视野扩大至正常。结论诊断功能性失明需排除眼及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儿童功能性失明预后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21—23)

  • 标签: 功能性失明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对青少年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定,以确定国人参考值范围及正常地形图的特点.方法:对100眼经眼科检查确认的正常眼按同一方法进行黄斑区RTA图像采集,使用随机软件对其厚度进行测量,并按照青少年黄斑地形图特点,人工测量不同黄斑分区距中心小凹的跨度,计算黄斑不同分区的范围及视网膜厚度的平均值.对结果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年龄、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结果:黄斑区可分为中心小凹区、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中心小凹直径为428±165μm,中心凹平均直径为1356±277μm,旁中心区平均直径为1450±226μm;黄斑部视网膜平均厚度168±14.3μm,黄斑各部位测量所得数值为:中心小凹区为128±22μm,中心凹区为138±17.6μm,旁中心凹区为169±15μm,不同分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对中心凹区和中心小凹区平均厚度影响最大(P<0.05);不同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无影响(P>0.05).我国青少年不同分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低于RTA软件的正常参考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RTA能够对活体视网膜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青少年黄斑区厚度测定值可作为我国正常青少年人群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正常值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黄斑区 活体测量 分析
  • 简介:<正>临床上经常遇见双眼频频瞬目的儿童,眼部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作者于1992年2月至1996年11月对儿童瞬目过频165例进行综合诊治,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儿童 瞬目 器质性病变 总结分析 不自主运动 沙眼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眼外伤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为积极预防提供健康教育知识。方法对近5年我院收治的儿童眼外伤患者297例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性质、并发症、视力变化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结果297例(307只眼)儿童眼外伤中,男孩多于女孩,多发于学龄前期年龄组,致伤性质以钝器伤、锐器伤以及爆炸伤多见,致盲率为17.86%。结论儿童眼外伤严重地影响着儿童的视功能,并发症多,预后不良,因此重在预防。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 作者: 吴大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近期疗效。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8月为限,对我院5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6)采用佩戴框架眼镜进行治疗,实验组(n=26)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对比治疗后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青少年患者的视力及屈光度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治疗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青少年进行性近视的简便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复方丹参药离子导入治疗160例(316眼),每次25分钟,4周为1个疗程。结果316眼中,显效137眼,占43.35%;有效118眼,占37.34%;无效61眼,占19.30%,总有效率为80.69%,其中6-10岁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8%,10-13岁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75%,13-16岁的病例中总有效率为70.69%。结论复方丹参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进行性近视疗效可靠,方法简便,避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副作用。

  • 标签: 复方丹参 药离子导入 近视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省磁县地区7~18岁青少年屈光状态的特征,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磁县部分学区37700名学生进行视力、电脑验光、插片、眼前节及眼底检查。结果:河北省磁县地区7~18岁青少年各学龄段视力低常率有显著差异;屈光不正率有显著差异;远视、近视患病比例有显著差异。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屈光状态在不断变化。青少年远视患者逐渐减少,近视患者逐渐增多。需追踪观察以保护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变化,做出正确处理。

  • 标签: 青少年 屈光状态 近视 发病率
  • 简介:目的为实施视觉2020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适合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方法利用我省已经建立的眼初级防盲网络,在几个防盲先进县及拟建立的防盲项目基地开展青少年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建立视力保护网络,对屈光不正给予医学验光、配镜和弱视治疗,同时给予正确的视力健康指导。结果已试点建立青少年视力保护网络,正逐步实施青少年视力保护策略,减少由于屈光不正及弱视引起的低视力和盲的发病率。结论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根除可避免盲,实现“视觉2020”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屈光不正 视力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瞬目症BUT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5例患者均排除全身疾患,检查角膜、结膜、屈光不正等,着重检查BUT,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治疗上停用含有防腐剂及激素类滴眼液,避免及纠正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合理用眼,矫正屈光不正,给予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点眼,如3g/L艾丽滴眼液3次/d点眼,需用抗生素的给予可乐必妥滴眼液3~4次/d点眼,酌情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素类药物。结果:215例患者BUT小于10s者197例(91.6%)326眼,其中5S以下123例224眼。本组215例病例中经过7~28d治疗,173例(80.5%)治愈,37例(17.2%)好转,5例(2.3%)无效,均未患眼部疾病,且不配合治疗,仍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2h以上。经治疗BUT正常者192例(89.3%),好转19例(8.8%)无效者4例(1.9%)。随访1~6mo,复发31例,均为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习惯揉眼者,BUT检查再次异常者,重复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泪膜的保持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与瞬目动作休息相关,我们认为泪膜稳定性差是瞬目症的另一重要因素,BUT检查在诊治儿童瞬目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正确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儿童易接受。我们建议BUT可作为儿童瞬目症的常规检查。

  • 标签: BUT 儿童瞬目症 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2例(42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青少年患者经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采用单纯巩膜外加压4眼(9.5%),单纯巩膜外环扎6眼(14.3%),环扎联合加压32眼(76.2%)。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36只眼(85.7%)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6只眼(14.3%)明显好转。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良好,创伤小,可作为首先选择的术式。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比较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弱视眼与非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acularretinalthickness,MRT)、黄斑容积的差异,研究弱视眼视网膜黄斑参数的特征。方法:选取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31例,利用OCT技术分别检测双眼黄斑视网膜厚度和容积,比较同一受检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差异。并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分析黄斑厚度、黄斑容积与眼轴的关系。结果: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mm区域及鼻侧内圈厚度比正常眼厚(P=0.0358,0.0003),而黄斑部位其它分区厚度及黄斑总容积弱视眼和正常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患者间黄斑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及非弱视眼黄斑参数与眼轴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弱视眼黄斑的组织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屈光参差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激素冲击及补充能量综合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82眼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41眼,对照组32例41眼;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的全身用药的同时,于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d,2mL/次,于14,30,6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程时间、视力、视觉诱发电位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于14,30,6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的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较传统激素冲击及补充能量综合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可以缩短病程,减小激素用量,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颞浅动脉旁注射 视神经炎
  • 简介: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4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术前,术后1,2,8,15天,1,2,3月,以后每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结果术前眼压32.96mmHg±13.02mmHg,术后第1天6.59mmHg±2.60mmHg,经3-9月随访,最后随访12.27mmHg±3.48mmHg,仅2眼术后前房积血,均没有出现术中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 标签: 非穿透 小梁手术 青少年型青光眼 丝裂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儿童散瞳前后验光效果,了解电脑验光仪是否能在儿童中应用。方法:对我院进行验光的500例1000眼屈光不正儿童相关k料进行分析,患儿首先进行电脑验光,然后使用10g/L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3d后分别进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比较两种验光效果。结果:近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70±2.75DS、柱镜度数为1.54±1.10DC,均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远视性屈光不正电脑验光组球镜度数为-2.35±2.18DS、柱镜度数为-1.50±1.15DC,低于检影验光组(P〈0.05);两组轴位差异不显著(P〉0.05);散瞳前散光度为1.54±1.10D、散光轴为14.38±11.11度;散瞳后电脑验光散光度为1.45±1.21D、散光轴为12.78±10.31度,显著高于检影验光(P〈0.05);两种验光方法所测球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75%(350/500),≤1.00D的占77.4%(387/500),409例柱镜绝对值的差值≤0.50D,占81.8%。结论:儿童验光配镜关乎儿童视觉发育,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均有利弊,且电脑验光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可将其作为快速验光的辅助工具。

  • 标签: 散瞳前后 电脑验光 检影验光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如何具体应用于儿童点药水过程。方法对50例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患儿点眼药水前后无明显哭闹,配合较好。结论点眼药水是眼科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儿童点眼药水时强化人性化理念,效果好。

  • 标签: 儿童 点眼药 人性化
  • 简介:<正>本文对14例儿童非金属异物引起中耳乳突炎的诊断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5~12岁,病史平均4年。临床表现:反复、间断耳道流脓,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专科检查:鼓膜松弛部肉芽突出者5例,鼓室后上壁缺损者4例,鼓膜紧张部肉芽突出者2例,混合型者3例。乳突CT检查显示胆脂瘤形成者11例,慢性乳突炎者3例。异物类型:塑料珠7例,树枝4

  • 标签: 非金属异物 慢性中耳乳突炎 儿童 胆脂瘤 鼓膜松弛部 鼓膜紧张部
  • 简介:儿童盲的诊治是视觉2020的优先治疗区域,因为视力障碍的孩子们将面对的是长达一生的失明。全球各种研究表明,有1/3到1/2的儿童盲是可避免或者可治疗的,白内障是可治疗儿童盲的首位病因。

  • 标签: 白内障 儿童 盲/预防与控制 统计学 国家健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