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并分析学前儿童同时性加工发展水平及其特征,为学前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3~6岁儿童45人和健儿童44人,采用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五项认知能力测验系统(软件版)。对两类儿童的同时性加工能力进行评估,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及分项目的年龄主效应极其显著(p〈O.01),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儿童的同时性加工能力及分项目呈现出相同的上升趋势,其中,健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发展速度较快,而儿童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性别主效应、年龄与性别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②各年龄组儿童的同时性加工能力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儿童(P〈0.05);③两组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分项目均呈现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结论儿童的同时性加工能力显著落后于健儿童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通过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采取有效的认知能力训练,儿童的同时性加工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甚至接近健儿童的水平。

  • 标签: 学前听障儿童 学前健听儿童 同时性加工 PASS理论
  • 简介:兴趣可使人优先注意某种事物,并进行更好地学习。作者通过设置情境.直观教具、游戏、提问、活动延伸等方法介绍了如何在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中对其实施兴趣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 兴趣教学
  • 简介:听力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或丧失,以致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不能通过自然声音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儿童。一般认为听力语言的缺失会影响聋儿的社会交往及认知功能发育。与听力正常儿童相比,儿童是否有不同的认知途径和特有的认知特征?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是医学、教育、心理等各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

  • 标签: 听障儿童 认知特征 发育特征 听力语言 障碍儿童 功能发育
  • 简介:儿童康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最初的“十聋九哑”,到后来的“能听会说”,再到现在的“全面康复”的提法转变,反映出人们对儿童康复已从基于医学分类着重生理差异,向注重生理和功能两方面的差异,再到现在着重生理、心理和发展需求的差异的变化。

  • 标签: 全面康复 听障儿童 生理差异 医学分类
  • 简介:本文概述了美国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方案的背景、理论基础、主要特征和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该方案对我国儿童学前教育方案制订和实施的启示。

  • 标签: 学前教育方案 教育计划 听障儿童
  • 简介:我国儿童康复机构实施儿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人员观念有偏差、办学条件受限制、教学实施欠规范等问题。笔者建议通过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技能、深化教改等方式,提高儿童康复机构学前教育水平。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机构 学前教育
  • 简介:儿童的听觉能力是在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后,随着儿童实际年龄和听觉经验的增长,通过康复训练而逐渐习得的。通过对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可以了解儿童的听觉功能状况.从而为优化助设备、确定听觉康复起点、监控听觉康复进程、提高听觉康复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听觉能力 听障儿童 评估方法 听力重建 听力补偿 实际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儿童会话流畅度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对20名儿童会话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会话流畅度与流畅度问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儿童平均说话次数、平均会话轮替长度(Meanlengthofturn,MLT)及MLT比率分别为7.8、8.3、.42。会话流畅度与年龄、年级、性别、裸耳听阈及助听听阈没有显著相关。结论预测分析显示,会话流畅度问卷能够预测MLT及MLT比率,因此在儿童康复训练中应强调会话策略的教学,以期提升会话流畅度。

  • 标签: 听障儿童 会话流畅度 MLT比率 Mean LENGTH of
  • 简介:目的探讨大龄儿童成年人提高言语清晰度的有效办法。方法选取23例语前聋大龄儿童成人。对其进行1年的强化康复训练。在开学初、1学期和1学年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SIR言语可懂度评估与线性模型检验。结果23名被试首次评估均值为2.826,一学期评估均值为3.391,一学年评估的均值为4.391,提升效果明显(P〈0.05)。结论大龄儿童成年人的言语清晰度经过一年强化训练有较大提高,可见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大龄儿童成年人的言语清晰度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 标签: 言语清晰度 发音部位 调位 停顿
  • 简介: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其听觉发展、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不同母语的童都遵循基本相同的发展顺序.讨论聋儿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儿童整体的发展规律,尤其应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才能获得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法.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展 语言获得 发展规律 康复方法 社会性
  • 简介:目的比较4岁儿童与健儿童通过听觉记忆词汇的测试结果,探讨两类儿童词汇记忆的差异。方法选取4岁儿童24名(其中助时间1~2年的10名,助时间2~3年的14名)和健儿童14名,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ofauditoryresponsetospeech,EARS)中的封闭式句子测试内容分别对儿童进行测试,比较其结果。结果①在记忆句中名词、形容词方面,3组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记忆句中动词方面,助时间1~2年与2~3年的儿童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助时间1~2年的儿童与健儿童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助时间2~3年的儿童与健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助时间越长,儿童通过听觉记忆句子中词汇的能力越强;②助时间的长短影响儿童在记忆不同词性词汇方面的能力,这为儿童听觉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记忆
  • 简介:目的探索用于鼻腔共鸣功能客观评估的频域维度声学参数。方法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比较健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的鼻部第一共振峰(NF1);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比较健儿童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的鼻部第一共振峰。结果①韵母/a/和其相关鼻韵母的NF1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鉴别韵母/a/中是否含有鼻音的参数;②健儿童和存在鼻音功能亢进的儿童韵母/a/的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的参数值远大于后者;③健儿童和存在鼻音功能低下儿童的相关鼻韵母的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的参数值远小于后者。结论对儿童进行鼻腔共鸣功能评估与训练时,可以将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作为材料,采用其鼻部第一共振峰作为评估和监控的参数。

  • 标签: 健听儿童 听障儿童 鼻部第一共振峰 鼻腔共鸣功能
  • 简介: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听说游戏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包含了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幼儿愉快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时,将具体的、带有练习性质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 标签: 游戏活动 康复 儿童 教育活动 教育方式 教育目标
  • 简介:以家长、小龄儿童教学主体,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让儿童学会沟通和交流。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儿童语言发展的伙伴和促进者。

  • 标签: 亲子游戏 听障儿童 康复
  • 简介:目的:通过对31例7~18岁学龄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效果分析,了解其术后康复发展趋势,为探讨学龄儿童康复评估和康复指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语言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以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分别在患者术后开机、康复第1学期末(术后半年)和第2学期末(术后1年)3个阶段进行跟踪评估,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阶段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差异均极显著(P<0.01),语言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听觉能力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语言能力各阶段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听觉行为分级各阶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言语可懂度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开机半年是学龄儿童听觉能力的飞速发展阶段,语言能力和言语可懂度至少需经历1年康复训练才会逐步提高,语言功能需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 标签: 听力障碍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效果 学龄听障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4~6岁儿童看图讲述的特点及与健儿童的差异。方法参考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中看图讲述能力三级水平,编制4幅彩图,对44名儿童和14名健儿童进行测验。结果儿童看图讲述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4.173,P<0.05);儿童与同龄健儿童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儿童看图讲述的能力与其认知发展存在密切关系;4岁儿童看图讲述能力落后于同龄健儿童

  • 标签: 看图讲述 听障儿童 健听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与健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差异。方法对42名儿童和34名健儿童的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进行测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意外地点任务F(1,75)=14.414,P=0.000和意外内容任务F(1,75)=28.107,P=0.000的表现均低于健儿童。结论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评估及干预工作要引起康复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听障儿童 错误信念 意外地点任务 意外内容任务
  • 简介:儿童语言功能评估》是一种用于考察儿童能否使用语言达成交际目的的评估工具。本文对该评估工具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原则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该评估的参考标准阐述了如何在儿童康复教学中应用这一评估工具。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言功能评估 参考标准
  • 简介:词汇是儿童语言的基础。与同龄健儿童相比,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存在词汇量小、词类范围窄、词义理解表浅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健儿童词汇语义发展的关键指标词汇量、词类和词义三方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词汇分级学习逐步增加词汇量、典型原型与相关内容相联系加深语义理解、建立语义网络加快词汇检索和提取三个措施,探讨儿童的语言康复策略。

  • 标签: 学前儿童 词汇语义 听障儿童 语言康复
  • 简介:目的了解康复后儿童后续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489例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以及语言交往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康复后儿童(89.7%)接受了后续教育,儿童在接受后续教育后听觉言语能力有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增强,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入学难、学习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结论对康复后儿童实施后续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后续教育有效地巩固了学前康复教育的成果。

  • 标签: 后续教育 听障儿童康复 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