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监控特点。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旬内不一致与外不一致设计,运用错误觉察范式眼动方法相结合方式探查学生阅读监控特点,同时以健学生作为对照。结果两类学生在阅读理解成绩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45.67,P〈0.01;两类学生在回视次数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33.22,P〈0.01;两类学生两类阅读材料回视点个数回视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指标上趋势一致。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学生,无论是内不一致还是旬外不一致,回视点个数及回视时间差异不大(P〉0.05);而健学生在回视点个数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回视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学生阅读理解整体能力阅读监控能力均低于健学生学生在阅读监控眼动指标上与健学生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听障学生 阅读监控 眼动
  • 简介: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137万。听力学是为障人群提供服务重要技术支持,虽然近些年听力我国发展很快,但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没有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体系,听力9币极度缺乏.

  • 标签: 听力学 听障儿童 管理 教育 美国 听力残疾儿童
  • 简介:目的探索用于鼻腔共鸣功能客观评估频域维度声学参数。方法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比较健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鼻部第一共振峰(NF1);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健儿童障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鼻部第一共振峰。结果①韵母/a/其相关鼻韵母NF1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鉴别韵母/a/中是否含有鼻音参数;②健儿童存在鼻音功能亢进障儿童韵母/a/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参数值远大于后者;③健儿童存在鼻音功能低下障儿童相关鼻韵母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参数值远小于后者。结论对障儿童进行鼻腔共鸣功能评估与训练,可以将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作为材料,采用其鼻部第一共振峰作为评估监控参数。

  • 标签: 健听儿童 听障儿童 鼻部第一共振峰 鼻腔共鸣功能
  • 简介:以家长、小龄障儿童为教学主体,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障儿童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将障儿童语言学习生活化,发展障儿童认知能力,让障儿童学会沟通交流。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障儿童语言发展伙伴促进者。

  • 标签: 亲子游戏 听障儿童 康复
  • 简介:目的考察并分析学前障儿童同时性加工发展水平及其特征,为学前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3~6岁障儿童45人儿童44人,采用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编制五项认知能力测验系统(软件版)。对两类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进行评估,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及分项目的年龄主效应极其显著(p〈O.01),随着年龄增长,两组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及分项目呈现出相同上升趋势,其中,健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发展速度较快,而障儿童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性别主效应、年龄与性别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0.05);②各年龄组障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儿童(P〈0.05);③两组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分项目均呈现不平衡发展趋势。结论障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显著落后于健儿童;障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有很大发展空间潜力,通过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采取有效认知能力训练,障儿童同时性加工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甚至接近健儿童水平。

  • 标签: 学前听障儿童 学前健听儿童 同时性加工 PASS理论
  • 简介:性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性、无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导ABR测试来获取大概气导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炎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导ABR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导ABR机制、方法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骨导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ABR测试 部分人群 听力评估
  • 简介:障儿童听觉能力是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后,随着儿童实际年龄听觉经验增长,通过康复训练而逐渐习得。通过对障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可以了解儿童听觉功能状况.从而为优化助设备、确定听觉康复起点、监控听觉康复进程、提高听觉康复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听觉能力 听障儿童 评估方法 听力重建 听力补偿 实际年龄
  • 简介:目的考察小学生聆听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其聆听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方法选取174名8~12岁三~五年级小学生,其中男生104名。女生70名,采用《双音节词识别词表》对被试进行“听写词测试”,采用(《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对被试进行“选择测试”,记录测试正确率。结果①三年级五年级学生听写能力差异极显著;②听写能力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听写成绩要好于男生;③听写能力与学业成绩呈弱相关,其中与语文、英语成绩存在一定相关,与数学关系不大。结论社会人文类学科比自然科学类学科更容易受到听写能力影响,教师家长要关注小学生聆听习惯培养建立。

  • 标签: 小学生 听写 听选取
  • 简介:根据WHO最新统计资料推测,中国约有1.5亿障碍者,听力障碍正在成为影响公众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重要因素。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不但有重大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对障儿童个人发展也有深远影响。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听力语言残疾对患者各种消极影响,使他们重返有声世界,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本文就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效果评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听力语言康复 听障儿童 影响因素 康复效果 听力障碍者 听力语言残疾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六大片区6所高校238名障大学生施测,了解障大学生对生活各领域满意度主观评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有5个,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这5个指标是稳定。结论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按其满意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状况、自我决定、社会融合.权利.学业与校园生活。

  • 标签: 听障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核心指标
  • 简介:如何为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听力学服务管理是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障儿童实施能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障儿童效果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听力障碍认识不断加强.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听力康复行业发展迅速.听力障碍患者对助听器需求也急剧增加.了解他们及其家属对听力问题助听器认知度实际需求.对于提高改善障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采集分析了相关信息。

  • 标签: 需求调查 助听器 家属 患者 听力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以往传统培训班基础上.2012年畅未来项目将利用E—learning在线学习技术推出“畅未来网络学院”.进行传统面对面培训、网络培训、两者结合混合式培训、同步课堂、专家互动、小组讨论、资源共享等,并和政府一起探索防聋治聋领域中专业队伍建设、教育培训,评价管理、人才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等系统模式。

  • 标签: 网络 教学平台 学院 在线 行业 听力
  • 简介:目的了解康复后障儿童后续教育基本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相结合方法,对吉林省489例障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情况以及语言交往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康复后障儿童(89.7%)接受了后续教育,障儿童接受后续教育后听觉言语能力有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增强,文化素养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入学难、学习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结论对康复后障儿童实施后续教育不仅是可能,而且是有效,后续教育有效地巩固了学前康复教育成果。

  • 标签: 后续教育 听障儿童康复 随班就读
  • 简介:目的考察渐进式目标辨识能力训练方案对植入人工耳蜗障儿童有效性。方法运用学前儿童五项认知能力测验多媒体软件。对一名植入人工耳蜗6岁障儿童进行目标辨识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儿童认知特点编制一套渐进式训练方案,该训练每周3次,每次1小,系统训练3个月后再次进行测验,将前后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训练有效性。结果通过系统有效训练,该儿童目标辨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渐进式目标辨识能力训练是一种可行训练方案,可为教师有效开展目标辨识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听障儿童 目标辨识 个案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区角活动对障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影响。方法选取30名4~5岁障儿童(教改班非教改班各15名),在教改班开展4个月区角活动,非教改班不开展区角活动。区角活动前后,对所有障儿童进行希一内学习能力评估中摆方木、折纸看图联想3项测试。随机选取15名4~5岁健儿童,同样进行上述3项测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访谈法对被试家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参与区角活动障儿童摆方木、折纸看图联想3个方面与未参与区角活动障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未参与区角活动障儿童与健儿童存在极为显著差异(P〈0.01)。结论开展区角活动对提升障儿童学习能力有明显作用,有助于逐渐缩小障儿童与健儿童差距。

  • 标签: 听障儿童 区角活动 学习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试材料福建方言力正常人中测试效果。方法分别招募18一25岁以客家话、闽南话福州话为母语耳科正常人受试者各10名,lOdBHLSpeech强度下,依次进行22张单音节表识别率测试,间隔10天至1个月后完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第二轮测试。测试结果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如下方法:①对三种方言受试者前后两次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②对全部受试者前后得分作线性相关分析;③对三种方言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④将方言组测试结果分别与北京地区普通话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各方言前后两次单音节识别测试得分之间存在较密切线性相关关系(P〈O.05),福州话组、客家话组及闽南话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49、0.56。配对t检验表明初测得分与复测得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0.05)。逐表汇总两轮测试得分差值,统计该差值各方言组受试者中标准差为分别为7.9%、7.7%、7.2%,转化成95%置信度下临界差值(criticaldifference)分别为15.5%、15.1%、14.1%。。三种方言组之间测试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福州话组与闽南话组之间比较P〈O.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福州话组与客家话组之间比较P〈O.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闽南话组与客家话组之间比较P〉O.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材料福建不同方言人群测试结果跟标准普通话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客家话闽南话组测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福州话组与客家话及闽南话组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福建方言人群使用该套单音节测表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福州话、客家话及闽南话区识别率提高值至少要在15.5%、15.1%、14.1

  • 标签: 言语测听 福州话 闽南话 客家话
  • 简介:未来项目是由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瑞声达听力集团于2005年底共同发起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简称畅未来项目。项目的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听力障碍筛查、诊断治疗,听力障碍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工作研究以及听力障碍康复宣教等工作。

  • 标签: 需求调查 听力障碍 反馈 教育培训 管理工作 卫生部
  • 简介:本文从美国障教育辅助技术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时代美国障教育辅助技术应用现状及全纳教育理念指导相关技术支持。同时,笔者结合我国障教育辅助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国内发展障辅具应用策略。

  • 标签: 听障教育 辅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