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末,视之为西方性自由产物的艾滋病刚刚传人我国,尚未引起人们重视。随着感染病例的增多,相关机构和专家开始指出要以他国为鉴,不能等到大规模流行之后再去补救。时至今日,我国艾滋病的防控形势相当严峻,这是可以肯定的。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这里从生命价值体认的角度进行一些讨论。

  • 标签: 生命价值 艾滋病 防控 感染病例
  • 简介:目的:观察围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围绝经有明显症状和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的病人80例,采取HRT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选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理、心理、环境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社会功能方面并无明显的改善(P>0.5),总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HRT能安全、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高。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婚恋观
  • 简介:体力活动和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慢性代谢综合症等疾病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也陆续报道,作者针对自1990年以来发表的以运动和男性性唤醒、性高潮、性需求等组成的男性性功能指标,来系统定量分析运动对于男性性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训练提高男性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

  • 标签: 体力活动 运动 META分析 性功能
  • 简介:眼部带状疱疹致眼运动神经麻痹及角膜炎,临床比较少见,主要原因是眼部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等引起,现报告1例。

  • 标签: 眼部带状疱疹 眼运动神经麻痹 角膜炎
  • 简介:1临床资料腰骶及会阴部带状疱疹患者41例,年龄61~90岁,平均74.55岁。男29例,女12例。30例有既往病史,其中前列腺增生17例,心血管疾病26例,有手术史12例,癌症2例。发病后4~15d住院治疗。皮损分布为腰臀、会阴、肛周、大腿内侧;其中发病于左侧18例,右侧23例。

  • 标签: 带状疱疹 骶神经运动性麻痹 排泄困难 护理
  • 简介: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以中国性学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为主办方,以北京市卫生局,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性科学杂志社为支持协办方,于2007年11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联合举办了“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军民携手共抗艾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 标签: 中国性学会 公益活动 解放军第302医院 生命 共享 北京市卫生局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均采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和EPS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提肛运动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组合,安全可靠。

  • 标签: 少腹逐瘀颗粒 提肛运动 Ⅲ型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