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蠕螨与酒渣鼻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发表的7篇蠕螨对酒渣鼻的致病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率差RD=0.32,P=0.02).结论酒渣鼻患者的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的感染率高,提示可应用杀蠕药物治疗酒渣鼻。

  • 标签: 酒渣鼻 蠕形螨
  • 简介: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多红斑性药疹是药疹中较重的一型,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侵犯眼、口、外阴黏膜,剧烈疼痛。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红斑性药疹并发癫痫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性 重症 癫痫 护理
  • 简介:患者男,77岁。因"左颈部慢性糜烂伴渗液反复发作5年"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颈部出现红色斑块,斑块中央糜烂、渗液,边缘结痂,伴皮肤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具体治疗和用药史不详,疗效不佳。皮损反复发作,逐渐向外周扩展,渗液增多,瘙痒剧烈,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艾拉 光动力治疗 ALA-PDT
  • 简介:Rowell综合征(RS)是红斑狼疮(LE)的一种罕见表现,伴发多红斑样皮损,血清中抗核抗体、抗La(SS-B)/抗Ro(SS-A)抗体、类风湿因子(RF)阳性。以往文献中有作者认为此综合征是皮肤红斑狼疮的一种特殊变异。作者报道1例64岁女性LE患者和1例51岁女性LE和Sjogren综合征(SS)患者,均伴发多红斑样皮损,并对红斑狼疮与多红斑并存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皮肤红斑狼疮 多形红斑 文献综述 SJOGREN综合征 病例报道 伴发
  • 简介:目的:观察艾光动力(ALA-PDT)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跖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利用40%ALA配合中药浸泡;对照组单纯利用40%ALA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P=0.035)。结论:艾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拉光动力 中药浸泡 顽固性跖疣
  • 简介:寒冷性多红斑好发于冬春季,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中医称之为“猫眼疮”、“自寒疮”,多闪腠理不同,风寒湿邪乘隙袭人,搏于肌肤所致。笔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4月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微波定向照射治疗寒冷性多红斑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微波照射 寒冷性多形红斑
  • 简介:自然杀伤(NK)细胞瘤是比较罕见的肿瘤。直到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对其分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在过去10年间,免疫血液学的发展对NK细胞瘤的识别和分类有一定的帮助。结外鼻NK/T细胞淋巴瘤是这类肿瘤中的一型。这些淋巴细胞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或NK细胞表型,包括CD56和TIA-1。鼻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皮肤等结外部位,并常与EB病毒感染相关。亚洲成人的感染最常见。文献报道中极少有儿童患病者,且只有5例患者出现皮肤受累。作者报道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瘤,患者为一孟加拉国少年,表现为肢端皮肤结节。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孟加拉国 鼻形 少年 EB病毒感染 细胞毒性T细胞
  • 简介:重症多红斑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多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反应,并有眼、口、生殖器黏膜损害,大部分与药物有关,现临床报道我院收治的由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重症多红斑型合并肝损害1例。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多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SJS和14例TE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SJS和TEN的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发热、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是SJS和TEN最常见的并发症。SJS和TEN患者共有65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例使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24例使用环孢素治疗。SCORTEN评分超过3分的有11例。共4例死亡。结论:抗生素是SJS和TEN最常见的致敏药物,肝肾损伤及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早期予以IVIG可能是治疗SJS和TEN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区域的肿瘤。梭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和梭细胞)区域共同表达CAM5.2和弹性蛋白。Ber—EP4在BCC区域表达阳性而在SCC和BCC移带表达减弱。上皮膜抗原在普通SCC区域呈局灶阳性表达。据作者所知,这是皮肤鳞癌具有向BCC和SCSC双重分化的首例报道。

  • 标签: 基底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 细胞变异 皮肤鳞状细胞癌 重分化 皮肤鳞癌
  • 简介: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法联合小剂量他达非治疗肝郁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他达非片口服,治疗组同时予中药自拟疏肝益肾方内服。共治疗8周,两组均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分别于治疗8周及停药4周后进行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8周IIEF-5评分分别为(20.13±2.96)分、(17.23±3.22)分,停药4周后IIEF-5评分分别为(18.83±3.14)分、(14.67±3.09)分,治疗8周及停药4周治疗组IIEF-5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肾法联合小剂量他达非治疗肝郁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疏肝益肾法 他达拉非 肝郁肾虚 勃起功能障碍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艾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CA)的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其在艾光动力治疗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1日~2013年4月31日于我所性病科就诊的99例尖锐湿疣患者,依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均采用艾光动力治疗,两组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治愈率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CA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多疑和忧郁等负性情绪,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各种负性心理状况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治愈率达94.0%,与对照组(8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P<0.05);实验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仅有4例复发,而对照组有25例患者病情反复,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艾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心理情况,并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拉光动力 尖锐湿疣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艾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单用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CA)优化疗效.方法将138例肛管多发性CA患者分为2组: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组72例,CO2激光66例,先采用CO2激光祛除疣体,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组再用20%5-ALA湿敷封包4h,用633nm的红光以100J/cm2能量照射,1次/周,共做3次ALA-PDT,对照组只进行CO2激光治疗.结果在首次CO2激光治疗后4周、8周、12周及24周时分别判定其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组的复发率与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在24周时观察组均治愈,对照组有9例复发.结论CO2激光联合ALA-PDT能快速去除疣体,复发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 5-氨基酮戊酸
  • 简介:【愿景·意义】"万人乐提"首次把互联网与医疗美容机构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了医美专家、医美机构、医美设备厂商、医美互联网APP平台、国内权威媒体、互联网公司以及投融资机构数百家,旨在打造中国安全医美环境,医美互联网健康生态圈,规范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改变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良莠不齐的整体形象,让中国求美者美的安心、舒心、放心。

  • 标签: 投融资机构 医疗美容 人乐 求美者 提拉 整形美容
  • 简介:17例已达到所谓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诊断标准(明确的S100+除外)的孤立性鼻肿瘤,与7例来自类似医疗机构的典型毛盘状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比较。S100-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和毛盘状瘤都表达同样的CD13+/CD34+纤维细胞性免疫表型,而不共同表达神经性/神经周围性的(S100、神经微丝、上皮膜抗原)、肌原性的(结合素、钙结合蛋白、肌肉特异性的肌动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或黑素细胞性的(S100、HMB45、NKI/C3、MelanA)表位。除外后者具有高度特征性的束状组织细胞性的纤维细胞基质外,组织病理学上,毛盘状瘤与S100-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作者推论纤维毛囊瘤/毛盘状瘤和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是一种单一的错构瘤实体在形态学上的异型,其中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占据了这种形态学谱的一端。这种疾病既往被认为是神经毛囊性错构瘤,仅仅除了独特的伴有由CD34+的纤维细胞组成、明显组织基质的细胞性毛盘状瘤。作者因此提议以新的术语———梭细胞主导的毛盘状瘤(SCPT)命名形态学上的纤维毛囊瘤/毛盘状瘤病谱中这一特殊的变异型。梭细胞主导的毛盘状瘤:一种既往考虑为...

  • 标签: 毛盘状 状瘤 主导毛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