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激光整形美肤中心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皮肤科医生和医学美容专业人才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激光美容医学、中医美体塑形、注射美容和美容整形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斥巨资引进英、美、德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皮肤美容激光治疗仪和美容护理设备,通过激光平台的精细治和中西医结合的内调治本,将医学美容与生活美容完美结合提供有针对性与科学性的美容治疗和护理方案。

  • 标签: 激光治疗仪 美容整形 美肤 医学美容专业 损容性皮肤病 皮肤病医院
  • 简介: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激光整形美肤中心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皮肤科医生和医学美容专业人才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激光美容医学、中医美体塑形、注射美容和美容整形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斥巨资引进英、美、德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皮肤美容激光治疗仪和美容护理设备,

  • 标签: 激光治疗仪 美容整形 美肤 医学美容专业 损容性皮肤病 皮肤病医院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面部、躯干皮疹伴轻度瘙痒20年,于2013年8月26日来我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眼睑、额部出现粟粒大小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皮疹逐渐增多,

  • 标签: 汗管瘤 发疹型 激光
  • 简介:最近阅读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志伟主任医师编写的《外阴肛皮肤病中西医特色治疗》一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诊治外阴肛皮肤病书籍当中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周皮肤病 特色治疗 外阴 书评 科学技术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主因面颈部、躯干、四肢丘疹6年余,于2013年5月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部出现粟米大淡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多,累及颜面部、颈项部、双侧腋窝、腹部、背部及四肢。皮损夏季明显发红,冬季色泽变淡。颈部皮损曾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效果不佳,遗留点状增生性瘢痕。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下眼睑、颈项、躯干、双腋窝、双上肢屈侧、双下肢近端皮肤密集分布淡红色或肤色扁平丘疹,直径2~3mm,表面光滑,质硬,互不融合,无触痛。颈部及前胸部可见CO2点激光治疗后遗留多处粟米大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部分瘢痕相互融合(图1a-1d)。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梅毒抗体均未见异常。上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上部多个嗜碱性细胞组成的条索状小团块及腔样结构,管壁为单层或双层上皮,腔内有嗜酸性物质(图2)。诊断:泛发性发疹型汗瘤。由于本例患者为瘢痕体质,既往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瘢痕明显,遂考虑行保守治疗:维生素A胶丸2.5万U口服,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睡前点涂。治疗6后效果不明显,遂改为阿维A胶囊20mg、维生素E胶丸100mg口服,每日1次。3个月后原有皮损仍未见明显消退,亦无新发皮损。由于皮肤、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继续口服药物,外用0.1%阿达帕林凝及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颈部瘢痕处,抑制瘢痕增生。定期电话随访,截至发稿时患者自诉皮损无明显消退。

  • 标签: 汗管瘤 发疹型 泛发
  • 简介:鲍恩病(Bowen'sdisease)是一种原位鳞状细胞癌,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累及甲的鲍恩病少有报道。选择外科切除、低温冷冻以及激光等方式治疗甲床沟鲍恩病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甲损害。作者报道1例CO2激光成功治疗以甲床沟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鲍恩病。

  • 标签: CO2激光 色素沉着性 鲍恩病 治疗 鳞状细胞癌 外科切除
  • 简介:患儿,女,7岁,右眼睑周围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2,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后加重,皮疹扩大。取患者皮疹边缘皮屑行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可见透明有隔真菌菌丝,真菌培养结果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生长;取患儿家庭所饲养宠物兔耳部皮损皮屑及毛发行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可见发内链状孢子,真菌培养结果为须癣毛癣菌。提取病原菌DNA,利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rDNAITS区序列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证实患者面癣病原菌与家兔被毛所携带的须癣毛癣菌同源性达99%。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

  • 标签: 须癣毛癣菌 眼睑 面癣 人兽共患病
  • 简介:梅毒做为一种世界性的性传播疾病已有数百年的传播史,至今发病率仍在逐渐增长。其中,心血管梅毒由于发病的隐匿性和治疗的困难性,给人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本刊上期报道了傅志宜教授、王佩显教授、车雅敏教授联合撰写的《心血管梅毒现状》的上半部分,总结了心血管梅毒的发病现状,分析了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本期述评栏目将刊登本文的下半部分,3位专家继续对心血管梅毒的诊断与治疗现状进行解析,其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建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梅毒 心血管病
  • 简介:脱发(Alopecia)是一类常见的难治性病症,传统上治疗脱发主要的方式包括局部外用、系统口服、物理治疗等,往往见效慢、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疗程长,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以至治疗失败。随着毛发移植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其日益成为治疗各类脱发的重要方式。综述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

  • 标签: 脱发 自体 毛发移植 毛囊单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腰和(或)背部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10天,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愈35例(87.5%);对照组治愈26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止痛时间(t=3.50)、止疱时间(t=12.35)、结痂时间(t=6.22)以及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t=9.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明显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为带状疱疹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中药熏蒸 带状疱疹
  • 简介:目的检测参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炎症因子在皮损部位末梢血(以下简称皮损血)及肘正中静脉血(以下简称静脉血)中的含量情况.方法34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分别采集皮损血和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并比较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P物质(SP)、银屑病p27抗原(Psop27)在皮损血和静脉血中的含量.结果皮损血中TNF-α、IL-8、Psop27的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损血中SP的含量低于静脉血中SP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部分炎症因子在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血中的含量高于其在静脉血中的含量,提示炎症因子在皮损部位浓集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斑块状银屑病 皮损部位末梢血 肘正中静脉血 白细胞介素-8 银屑病p27抗原 P物质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半年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的临床与脑脊液特征,探讨其TRUST滴度下降低于4倍或再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29例治疗半年后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梅毒患者行腰穿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IgG指数、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检测.结果229例患者中有症状神经梅毒20例,无症状神经梅毒15例,HIV感染6例.结论TRUST滴度下降小于4倍或再升高与梅毒螺旋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关,要及时腰穿行脑脊液检查以早期发现神经梅毒.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 神经梅毒 脑脊液
  • 简介:水痘和带状疱疹分别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和再活化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2种疾病。水痘传染性强,而带状疱疹的传染性则尚未十分明确。本文报告一组带状疱疹患者家庭内2名密切接触者2内相继患水痘的病例。

  • 标签: 水痘 带状疱疹 密切接触者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定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56.25%银屑病患者有抑郁症状,28.75%有焦虑症状;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的比例降至15.63%,焦虑患者降至4.5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

  • 标签: 银屑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报告1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症合并丙型肝炎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针对皮损程度实施皮肤创面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避光和预防丙型肝炎相关知识,充分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正确对待疾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经6个月积极综合治疗护理后,患者皮肤病损基本康复,目前病情稳定。

  • 标签: 卟啉症 皮肤 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诊断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情况,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70例不孕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涂片并浸入10%甲醛液中固定,对其中出现颗粒状的成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和组织学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以其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有形成分石蜡切片法和两组结合的方法在诊断率上的符合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法和子宫内膜采集器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84.3%、94.7%,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两者结合和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法符合率分别为95.2%、94.7%,两者比较元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不仅可以用于涂片法进行细胞学诊断,也可对子宫内膜的有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诊断,这样会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子宫内膜采集器 不孕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的浓度.另取3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emerin的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且Chemerin的血清浓度变化与寻常性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r=0.521,P<0.05).结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并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分期相关,提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男士5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勃起功能问卷(IIEF-5)评分和NPT勃起径增加量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精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逆行射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成功的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不会明显引起患者勃起障碍,但会导致精液量减少和逆行射精率增加,因而会对患者性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前列增生症 性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点及表现,解析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对X及Y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23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92例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33%.其中,X染色体数目异常89例,主要为46,XXY,占总异常数目的46.35%.Y染色体多态性共101例,占总异常数目的52.6%.X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Y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X染色体异常多为非嵌合克氏征,临床效应多为表现为小睾丸及无精症,导致男性不育.Y染色体的多态性不仅仅导致少、弱精症及男性不育,更可能与胚胎停育、自然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关系密切.结论: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表现为X染色体数目异常及Y染色体的多态性变异,其中,克氏征(46,XXY)最为常见,可能是导致男性生育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Y染色体的多态性可能不仅仅是一种遗传变异,与X染色体数目异常直接导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及无精症相比,Y染色体的多态性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染色体核型 性染色体 异常 多态性 男性不育症
  • 简介:目的观察凉血养阴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凉血养阴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屑平丸)和对照组(复方青黛丸)各35例.分别予以口服银屑平丸和复方青黛丸,疗程均为8,同时设立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变化,并与相应的PASI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PASI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VEGF和OP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2组外周血VEGF和OPN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银屑病外周血VEGF和OPN与其相应PASI呈正相关,但VEGF和OP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凉血养阴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疗效确切;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OPN表达异常,银屑平丸纠正异常表达的VEGF和OPN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 标签: 银屑病 凉血养阴法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