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的成像原理、动脉硬化分析参数及其公式、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回声跟踪技术 脑梗塞 颈动脉 动脉弹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在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颅外段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右侧ICA颅外段闭塞的住院患者作为ICA闭塞组,20例ICA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Tracking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右侧颈总动脉管壁运动轨迹,得出血管的收缩期内径(diameterofsystolic,Ds)、舒张期内径(diameterofdiastole,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elasticmodulus,印)、硬度指数(stiffnessparameter,β)、顺应性(arterialcompliance,AC)、脉搏波放大指数(augmentationindex,Al)和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one-pointpulsewavevelocity,PWVβ),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对照组颈动脉弹性相比较,JCA闭塞组Ep、β、AI及PWVβ明显升高;AC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对ICA闭塞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E-Tracking技术可评价血管功能改变,它是评价血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弹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科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选取该院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前后两组住院患者进行对比,使用自行设计的产科临床路径表作为标准方案,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实施临床路径前;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均有积极的反应。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护理工作和患者自身都有积极的作用,需要管理层进一步重视和开展。

  • 标签: 临床路径 产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路径 脑积水 额角穿刺 耳前路径
  • 简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最早报道于1857年,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然而有关CSDH产生和演变的机制至今不能诠释,临床上也缺乏统一的手术模式,再次手术率一直较高。

  • 标签: 临床路径 慢性硬膜下血肿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的平均时间、总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 应用效果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