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硬膜外脓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例硬膜外脓肿患者(男1例,女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完全瘫痪患者未行手术治疗,予以抗感染、脱水等对症治疗;另2例未完全瘫痪患者行手术治疗。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表现脊柱疼痛、发热、肢体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2例未完全截瘫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改善;2例完全截瘫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结论硬膜外脓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病程缓急、患者全身状况及脊髓受压情况、手术是否及时等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硬膜外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极为重要。

  • 标签: 硬脊膜外脓肿 抗生素 手术治疗
  • 简介:脊髓膜膨出(myeIomeningocele,MMC)是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的一种,是胚胎期神经管闭合发生障碍导致椎板融合不全、脊髓和(或)神经根自椎板缺损处膨出所致,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畸形或发育异常。MMC病因可能与早期胚胎发育中发生在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机体叶酸缺乏、叶酸代谢相关酶异常或机体抗氧化酶代谢失调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畸形 早期胚胎发育 神经管闭合 椎板融合
  • 简介:膜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I级)。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膜瘤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膜瘤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膜瘤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反复腰腿痛1年余、加重l周入院。初为腰部胀痛并向右下肢后部放射,用力及腰部活动时疼痛加重。入院前1周腰痛剧烈,向双臀部及右下肢放射,体位改变及咳嗽均可加剧疼痛,大小便频繁,不能平卧,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查体:腰部活动范围受限,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下肢无萎缩,肌力、肌张力及深浅反射无异常。

  • 标签: 脊膜瘤 椎管 显微手术
  • 简介:1病例资料男,43岁,因胸背部持续性刺痛2个月加重10d,伴双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5d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入院前10d当地县医院肺部CT检查示双肺上叶、右肺下叶陈旧性结核;胸8椎体水平椎管内异常稍高密度影。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显微手术
  • 简介:急性硬膜外脓肿是椎管内硬膜外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由于硬膜外间隙内大量脓液积聚,造成脊髓受压,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误诊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及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990年1月至今收治本病患者12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诊断 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临床分型
  • 简介: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s)属于椎管内血管畸形的一个亚类,其发病率约为5~10/100万[1],临床较为少见,也易被误诊.本文分析了1994年至2004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硬膜动静脉瘘患者.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正>总结1991年至1999年74例脊髓积水/脊髓空洞病历(均经MR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及手术治疗问题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1~57岁。病程6个月~20年。

  • 标签: 脊髓积水 颅脊四联症 脊髓压迫症 CHIARI畸形
  • 简介:患者男性,22岁学生,因右肩背部剧痛1d入内科.查体:T5-8压痛(十),双下肢肌力V级.第2天出现双下肢乏力、尿潴留及第二肋以下平面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力为零.CT检查示C7~T2硬膜外血肿,脊髓向左侧移位,CT值为73Hu.MRI示C7~T2硬膜外有一肿物影,约2.2cm×4.1cm×2.0cm,T;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

  • 标签: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腰部疼痛、束带感伴感觉减退3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腹部平软,双侧瞳孔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腰部压痛,有束带感,T6-10段左侧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存在,颈软;无大小便失禁。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透明,细胞数0,蛋白1.1g/L,余正常,可排除炎性占位。

  • 标签: 脊膜瘤 束带感 腹壁反射 感觉减退 胸段脊髓 大小便失禁
  • 简介:椎管脓肿临床多指硬膜外腔的脓肿,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血供及脂肪组织,在第二腰椎以下至第1、2骶椎处硬膜腔最大,为脓肿好发部位,通常急性起病.发病缓慢者,可持续数天至2~3月不等.硬膜下腔脓肿临床极为罕见,慢性硬膜下腔脓肿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们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脓肿 硬脊膜外腔 慢性 腰骶部 临床 好发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出血原因、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5例自发性硬膜外血肿(SSEH)的病例,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与预后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与年龄、血肿部位、血肿大小似乎无关.患者术前的神经功能状态越好预后越佳,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越好.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本病最佳方法.及时的脊髓减压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 ASSEH 诊断 病因 MRI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

  • 标签: 血肿 硬膜外 磁共振成像 椎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术前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显微手术切除脊髓硬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在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显微手术切除SDAVF,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SDAVF完全切除。随访9~17个月,症状好转7例,稳定1例。结论术前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血管造影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菁绿
  • 简介:目的探讨膜瘤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膜瘤老年患者(年龄60—84岁)的临床资料;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56例患者中术前McCormickI级6例,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4例,V级3例。结果肿瘤位于硬膜下髓外55例(98.2%),完全位于硬膜外1例(1.8%);56例患者中38例(67.9%)肿瘤位于胸段。55例(98.2%)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McC0rmick分级改善者31例(55.4%),不变者19例(33.9%),恶化者6例(10.7%)。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老年膜瘤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患者术前膜瘤误诊率高,术前大多数患者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多位于胸段及脊髓腹侧及腹外侧,且部分质地坚硬,显微手术应精细操作,尽量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老年患者 显微手术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肾相关"与失眠的关系,总结临床运用象思维路径诊治疾病的经验。方法:基于"肺肾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社会心理压力大的现状,收集"火治水"法论治失眠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火治水"法治失眠的临床经验。结果:运用"火治水"法治疗失眠临床验案颇多,疗效显著。结论:象思维是中医学术创新的突破点,应用象思维使用"火治水"法治疗由于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失眠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 标签: 调火治水 中医药疗法 失眠 经验总结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分离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脊髓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后失败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16例曾于出生3个月~5岁施行脊髓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失败的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而再次接受显微手术,术中采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仪观察与监测整个感觉通路的整合功能以及反射通路功能;术后2~3周对巨大皮肤缺损者施行植皮手术.结果术后12例患者随访3个月~3年,8例轻度排尿、排便障碍或下肢无力者,术后功能改善良好;2例严重下肢无力及感觉减退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严重排尿障碍并已行膀胱造瘘者,术后排尿感觉恢复,但尿控制功能未恢复.结论对脊髓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后失败的患者,可根据其神经功能障碍情况,选择性地再次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早期修补术 再手术治疗 电生理监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CTA)对硬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320排CTA及DSA检查,以病变的定性诊断、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20排CTA对11例病人均做出正确诊断,DSA首次检查漏诊2例,经行320排CTA获得相关图像信息后再行DSA检查发现病变。所有病人经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短期预后均良好,但术后9-12个月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结论320排CTA可良好地立体显示SDAVF病灶的特征及其周围的骨性解剖结构,但其不能动态显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CT血管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单纯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单纯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和手术结果。结果7例均表现为慢性双下肢麻木及无力,1例伴有神经根性症状;脊柱MRI显示6例病变位于胸椎,1例位于颈胸交界区;所有病变均达到手术全切,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单纯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脊髓及神经根慢性受压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脊柱MRI示病变位于硬膜外脊髓背侧或一侧,且有经相应椎间孔向外生长的趋势;手术切除病变较为容易,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脊椎 手术
  • 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双下肢无力伴胸部以下感觉减退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双下肢无力以长时间行走后为著,患者无大小便障碍,无外伤及感染病史。

  • 标签: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硬脊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