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内容[1]。如何改变护士把自己看作是质量管理中的被管理者的观念;如何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 疲溃综合征 管理能力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医学研究生的年平均供需比愈发严峻。我院是以神经科学为重点的大型综合型医院,近年来,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人数逐年递增,目前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形式,相应的培养方向分别为侧重基础研究和临床技能。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从事临床相关工作,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相对较少。如何拓宽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就业途径,更好地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实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做到高质量就业,是目前我们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神经病学研究生 就业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PICC穿刺点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 标签: 品管圈 PICC 并发症
  • 简介: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要求。北京天坛医院在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与转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血管神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I~Ⅱ级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于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1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停药],D2组f于气管插管拔管前10min输注右美托嘧啶(1μg/kg)]和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应用丙泊酚(5.10mg/kg/h)、瑞芬太尼(10-20μg/kg/h)和顺式阿曲序铵(0.1~0.2mg/kg/h)维持有效麻醉深度。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以及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总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D1、D2组拔管期间MAP和心率明昆低于C组(P〈0.05);D1组和D2组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以及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O.05);D1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D2组和C组(P〈0.05);D1组镇静和镇痛药物总量显著少于D2组和C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颅脑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呛咳、躁动的发生程度,降低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不影响苏醒质量,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 标签: 颅脑手术 右美托嘧啶 气管拔管反应 苏醒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某校155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实验组,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实施届,实验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设立项目、创设问题情景与专题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陛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创新能力 学生 培养
  • 简介:目的:评价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届和2012届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参加科研训练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l届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2012届为干预组,在“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研究对象科研知识、态度得分均在干预后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10名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三个主题:参与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可提升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护理本科生应尽早开始护理科研培训。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双导师”制科研教学的不足,可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教学的方法。

  • 标签: 参与式教学法 护理本科生 科研训练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在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专护生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即“入院评估一术前准备一术后护理一健康教育”4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2010级另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2.4%的护生认为该组教学方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83.8%的护生认为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89.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85.7%的护生认为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下进行护理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其学习效果。结论:该教学方法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 成人外科护理学
  • 简介:随着神经病学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正被更广泛地用于神经病学领域,我们所能获得的学习材料越来越多而各种电子文件的管理可能要比传统纸质文件更为复杂和困难。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尴尬是:电脑里存储了无数似乎有用的文件真正想用时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科研 文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