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亚低温(肛温32~35℃)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功能,从而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我院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收治8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其中40例采用亚低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并发症 治疗方法
  • 简介: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由日本Yana-gisawa等[1]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

  • 标签: 内皮素 颅脑损伤 结构 合成 分泌 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长时间脑疝(2h以上)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2例。出院后半年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4例,重、中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急性脑膨出 原因 治疗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伴随社会的发展。头部创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McNair在1999年统计,全球颅脑损伤的发生人数占所有创伤人数的六分之一,每年车祸、坠落、袭击、运动造成颅脑损伤约七百万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死亡率、诊疗、治疗、护理以及预防,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观察、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

  • 标签: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治疗大鼠液压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病理损害程度的剂量效应.方法将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伤后早期分别腹腔注射0.03mg/Kg(小剂量组)、0.3mg/Kg(中剂量组)、3mg/Kg(大剂量组)金尔伦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7d.结果中、大剂量组动物伤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减轻程度及光、电镜检查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结论伤后早期使用中剂量和大剂量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对大鼠液压颅脑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金尔伦 药物治疗 急性颅脑损伤 用药剂量 大鼠 电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纳美芬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入院后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觉醒时间,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美芬组患者的心律异常和呼吸异常者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出现高颅内压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纳美芬组觉醒时间为(10.1±1.45)d,对照组为(12.4±2.58)d,两者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比较也差异显著(P〈O.05)。结论纳美芬可有效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纳美芬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作用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日益提高,严重的颅脑损伤极大威胁国民健康水平。急性颅脑损伤后7d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内压(ICP)增高,控制ICP是急性颅脑损伤处理的重要前提。ICP监测可迅速及准确地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力情况,有效反应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现已广泛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ICP监测技术主要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无创性ICP监测具有低感染率等一系列优势,有创性ICP监测虽有感染、出血等风险,但由于其能直观反映ICP变化,故目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ICP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中具有协助诊断、为治疗提供量化依据以及判断预后等重要作用。对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内压 急性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急性脑肿胀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我科于1990年2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急性脑肿胀32例,均采取去骨瓣减压,开颅清除挫碎的脑组织及清除血肿,开放侧裂池,放置引流管,修补扩大硬脑膜和其他对症治疗。结果32例中生存26例,除1例轻残外其余均能正常生活;死亡6例,死亡率为18.75%。结论脑组织缺氧和组织氧利用障碍是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急性脑肿胀发生的主要原因,故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此外,术后还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时诊治合并伤及并发症。

  • 标签: 高原地区 颅脑损伤 急性脑肿胀 去骨瓣减压术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急性重型颅脑操作术后脑梗塞并非少见,但往往因原发病情较重,难以及时发现,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有32例急性重型颅脑操作患者开颅术后出现脑梗塞,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手术 脑梗塞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低钠血症是颅脑损伤最常见并发症,而颅脑损伤导致低钠血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即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SIADH)和脑盐耗综合症(CSWS).本文旨在探讨颅脑损伤后不同原因所致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年来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结果死亡41例(60%),经手术治疗的50例,存活27例(40%),恢复良好8例,中残9例,重残10例.未经手术治疗的18例患者无一生存.结论加强对以颅底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特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生存质量
  • 简介:1995年11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3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CT诊断并按GCS分型,以入院GCS≤8分为重型诊断标准和出院时病人的状态判断结果(自动出院按死亡统计),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疗效
  • 简介: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92例,其中并发脑梗塞42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梗塞
  • 简介: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8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7例,女28例,1岁以下5例,1~3岁13例,3~6岁31例,7~14岁36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41例,打击伤6例.

  • 标签: 儿童 颅脑损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统计2000年至2007年内25例此类患者,对其发生原因、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青少年、老年人,全身多发损伤病人及不适当的治疗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出现脑梗死;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预后大多良好。结论对轻型颅脑损伤后脑梗死讨论对预防其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 简介:Labbe's静脉是连接大脑中浅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又称下吻合静脉,在脑的静脉回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重型颅脑损伤合并Labbe's静脉损伤时常可导致严重后果,由于颅脑损伤的复杂性,如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使治疗更为困难。本文通过对榆林市北方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合并Labbe's静脉损伤病例分析,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Labbe's静脉 损伤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及168h不同时间段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进行GCS评分,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WBC和PMN之间的关系。选取10例健康自愿者行WBC及PMN计数检查。结果颅脑损伤以后WBC及PMN先升高后下降,分别于伤后24h和48h达到高峰(P〈0.05);伤后WBC及PMN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GCS〈8分组WBC和PMN计数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WBC及PMN呈正相关(P〈0.05);GOS评分与WBC及PMN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WBC及PMN明显升高,且与伤情、出血量、水肿体积及预后有关,可能跟WBC及PMN对颅脑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害有关,WBC和PMN计数有助于对伤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炎性细胞 GCS 脑出血量 脑水肿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可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改变[1~5],本文检测了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3',5'-triiodothyronine,rT3)及垂体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血清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神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