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HSCT)治疗复发难治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AHSCT治疗后长期随访的TLBL16例,预处理方案主要为BEAM和BEAC。结果1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例失访。中位随访37个月(12~1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4.5个月。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49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53%、32%。初治患者一线治疗有效者,接受AHSCT者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63%;复发患者挽救治疗后接受AHSCT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22%。初始治疗未达CR/PR的难治患者,中位生存仅21个月,5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0%和29%。结论AHSCT常规化疗治疗TLBL安全、有效,可提高复发难治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远期生存,延长初治TLB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复发率仍偏高,值得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中心5例(6髋)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5例患者,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头坏死1例、髋骨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2.8(18~57)岁。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2例行股骨头置换,采用HH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疼痛、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另外,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10年(2000~2012)公开发表的文献,同时配合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并查阅相关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6.8(8~45)个月,术后无病例死亡,6个髋关节均无感染及松动发生。HHS评分由术前平均24.6(4~62)分增加到术后平均84.8f80~90)分,患者对功能及关节的稳定性满意。共有10篇文献描述了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假体类型、围手术期处理、疗效及并发症等。结论本中心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随访结果满意,结合文献研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适当的假体、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肾病专家协助.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结果。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肾透析
  • 简介: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罕见,其预后极差,罕见有长期存活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经综合治疗获得长期存活的桥小脑角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男性.起病初始年龄47岁,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磁共振显示有侧桥小脑角肿瘤。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处病灶色黑,次全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颅外未见原发病灶。术后行四个疗程化疗。3个月后MRI示肿瘤复发,行第二次手术并全切肿瘤。术后予肿瘤疫苗、干扰素、白介素和榄香烯等辅助性治疗。进行了5年的影像学追踪,KPS100分,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脑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桥脑小脑角 综合治疗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些肿瘤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后迅速发生远处转移,手术似乎加速转移病灶的发生.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机制.首先,大量证据表明术中挤压可导致癌症细胞脱落进人血液或淋巴循环.因此,快速康复外科提倡微创手术,特别是对结肠癌患者建议腹腔镜手术以减少术中对肿瘤的挤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患者 临床应用 长期生存 原发肿瘤 微创手术
  • 简介:化疗联用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ETS(第8周时肿瘤缩小≥20%)患者可获得长达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此外,化疗联合爱必妥为部分初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甚至提供了治愈的可能。

  • 标签: 长期生存 基金会 红十字 北京市 结直肠癌肝转移 早期
  • 简介:化疗联用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ETS(第8周时肿瘤缩小≥20%)患者可获得长达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此外,化疗联合爱必妥@为部分初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甚至提供了治愈的可能。

  • 标签: 爱必妥 长期生存 基金会 红十字 北京市 结直肠癌肝转移
  • 简介:这几年,有机食品越来越多地被列入节日礼品“菜单”,大城市还出现了长期入户配送有机食品专业公司,有机食品正通过节日礼品流通到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日常餐桌。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食用有机食品早已成为中产以上家庭的生活时尚。

  • 标签: 有机食品 欧美发达国家 中国家庭 大城市 礼品 节日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刮除术 骨水泥成形术 随访研究
  • 简介:背景和目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T_2或T_3远端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这个手术切除范围广泛且毁损性大,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其他可以替代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是前瞻性观察试验,旨在评估使用高剂量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和后续的观察等待治疗能否作为低位直肠癌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T_2或T_3、N_0~N_1、直肠下6cm的原发性可切除的腺癌患者。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放化疗治疗,具体方案为60Gy分30次照射肿瘤,50G分30次照射淋巴结区域,另外增加5Gy作为直肠腔内近距离放疗,放疗的同时口服300mg/m^2剂量的替加氟。在治疗开始前、治疗过程中(第2、4、6周)及6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内镜及肿瘤穿刺检查。我们把肿瘤临床完全缓解、肿瘤穿刺部位阴性、6周治疗结束后CT及MRI提示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分配到观察等待组,把其他所有患者分配到标准手术组。观察等待组的患者使用内镜及选择性部位穿刺密切随访,若发现局部复发则给予手术切除。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分配到观察组1年后的局部肿瘤复发率。本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试验号为NCT00952926,研究对象入组已结束,但针对次要终点的随访仍在继续。结果本研究自2009年10月20日至2013年12月23日共纳入55名患者。患者从荷兰3个手术中心招募,继而统一在一个三级肿瘤中心(VejleHospital,Vejle,Denmark)接受治疗。55名患者中有51名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0名患者为临床完全缓解并分配到观察等待组。观察等待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9个月(IQR:15.3~31.0)。1年的局部复发率为15.5%(95%CI:3.3~26.3)。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3级不良反应是腹泻,51名患者中有4名(8%)患者出现腹泻。观察等待组患者的括约肌功能是极好的,1年内25名患者中有18名,2年内16名患者中

  • 标签: 直肠癌切除术 手术切除范围 同期化疗 标准治疗方法 替加氟 直肠腔
  • 简介:1988年6月-1995年12月我们共收治胰腺癌22例,其中单纯化疗9例,化疗合并放疗11例,未治2例,单纯化疗近期有效率33.33%,中位生存期4.2月,化疗合并放近期有效率72.75,中位生存期10.6月。

  • 标签: 胰腺癌 单纯化疗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21例,复治47例,均应用UFTP方案治疗,4周为1周期,每例治疗2周期.结果:化疗总有效率51.47%,CR2例,PR33例,初治病例有效率71.43%,复治病例42.55%.结论:UFT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胃癌 优福定 亚叶酸钙 顺铂 联合化疗 UFTP方案
  • 简介:对21例鼻咽癌采用顺铂、平阳霉素加疗与单纯放疗随机分组对比观察,两组照射方法、剂量相同。鼻咽癌DT65-80Gy/6.5-8周,颈部总剂量60-70G6/6-7.5周。综合组颈部淋巴结缩小所需照射剂量较单放组要.低薪职终综合治疗组颈淋巴结退缩率较单放组差别并不显著。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组成的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FOLFOX4方案:L-OHP85mg/m^2静脉滴入2h,d1、d15;CF200mg,静脉滴入,持续2h,d1、d2和d15、d16;5-FU400mg/m^2,静脉推注d1、d2、d15、d16,600mg/m^2,静脉滴入持续22h,d1、d2、d15、d16;每28d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和毒性。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AFP,ECG,CT或MRI、B超等。疗效和不良反应按WHO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结果11例病人,均可以评价客观疗效,其中CR无病例,PR2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18.18%,稳定率54.54%,10例AFP增高的病人中4例AFP下降,下降率为40%。生存期最短的为3mo,最长的8mo;中位生存期为5.8mo。FOLFOX最少为2周期,最多4周期,共30周期。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轻、中度白细胞减少72.72%(8/11)和轻度周围神经毒性(2/11)。结论经过初步应用,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较轻,病人易于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晚期 FOLFOX方案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效果。方法:组建PICC补救小组,对上肢外周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CVC进行补救。结果:中转为CVC,置管成功率100%。结论:PICC无法进行时中转为CVC的置管成功率高,补救效果满意。

  • 标签: PICC CVC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舒尔芬治疗癌症中度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时给药,舒尔芬与可待因进行交叉、自身对照观察。结果:舒尔芬与可待因比较,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0%对66.7%,统计学处理疼痛强度差两组比较P<0.001,中度以上疼痛缓解度比较P<0.001。结论:舒尔芬较可待因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可维持6~7小时,但疗敏谷峰现象亦明显。

  • 标签: 舒尔芬 治疗 癌症 疼痛 可待因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8岁脊柱肿瘤患者共35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病历、影像学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35例,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13.6岁,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6例。发生部位:颈椎6例,胸椎14例,腰椎13例,骶椎2例。发生症状至明确诊断时间:良性肿瘤14.3个月,恶性肿瘤2.3个月,平均12.3个月。主要症状:疼痛31例,神经功能障碍20例。良性肿瘤中手术治疗27例,单纯放疗2例。恶性肿瘤中手术治疗且联合放疗和(或)化疗5例,单纯行放化疗1例。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4.7年。良性肿瘤治疗后疼痛症状大多减轻或消失,神经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或恢复;恶性肿瘤3例死亡,1例肺部转移。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发病率低,良性及原发性肿瘤较多,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对于尽快明确肿瘤诊断及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目前是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则是其关键步骤且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脊柱 骨肿瘤 疼痛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肿瘤病术前应用咪唑安定的临床应用,方法:先ASAⅡ-Ⅲ级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8-69岁,体重50-78公斤,术前前一天下午检查病人测取有关生理指标数据。咪唑安定于的术前20分钟肌内注射0.05mg/kg,同时肌注阿托品0.5mg。结果:肌注咪唑安定20-35分钟病人基本入睡,进入手术室时病人多呈睡眠状态,史之可醒,情绪稳定,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变,一无统计学意义,有4例病人无睡,这4例病人与平时嗜酒量圈套及肥胖,注射药物未能很好达到肌层有关,术后随访病人对进入手术室的情景基本无记忆力,结认:咪唑安作用短暂,生物转化迅速是消除肿瘤病人术前精神紧张情绪的理想术前用药之一。

  • 标签: 咪唑安定 肿瘤 麻醉 手术前
  • 简介:手术全切除紧贴脑干的大型听神经瘤而又不损颅神经有一定的难度,术后残留复发机会很大。本文探讨残留复发听神经瘤的伽玛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残留复发病人进行伽玛刀治疗,其中随访32例。32例病人在伽玛刀治疗后1~14年追踪随访复查MRI,了解肿瘤变化。结果:肿瘤缩小17例,占53.1%;肿瘤体积不变13例,占40.69%;肿瘤增大2例,占6.3%。结论:应用伽玛刀治疗残留复发听神经瘤,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神经外科治疗的有效补充。

  • 标签: 听神经瘤 伽玛刀 治疗
  • 简介: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据文献报道,许多恶性肿瘤(如肺癌、消化道癌、肝癌、卵巢癌等)患者都有血清铜升高,并且有些学者认为血清铜可作为肿瘤活动程度和预后判断指标。但亦有学者认为价值不大。为了进一步了解血清铜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我们对100例患有不同部位常见恶性肿瘤与100例健康人同时做了血清铜的测定,并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清铜 恶性肿瘤 自由基 白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我科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30例晚期胃癌患者以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FOLFIRI)方案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PT-11:180mg/m^2静滴60.90mind1;CF:200mg/m^2静滴2hd1,d2;CF静滴结束后立即5FU400mg/m^2静脉推注d1;5-FU:600mg/m^2持续微泵静脉推注22h,d1,d2。每2周重复,28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不足2周期的观察毒性,获CR及PR患者4周后确认。结果全组29例可评价疗效,CR4例(13.79%),PR10例(34.48%),SD11例(37.93%),PD4例(13.79%)。有效率RR(CR+PR)14(48.27%);不良反应较轻,以I,II度多见。结论以CPT-11为主的(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晚期胃癌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