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是一危及妇女健康的主要疾患,手术一直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人类对乳腺癌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生活质量追求的逐步提高,以及随着诊断仪器的不断完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围手术期辅助、综合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合理和有效,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会逐步升高,传统的、破坏性手术-根治性或改良根治术会将逐步减少,代之以乳腺癌的乳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治疗
  • 简介:随着对盆腔解剖和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留肛门,肛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术式。高质量的手术需要同时在肿瘤学和功能学方面使患者受益,因而低位直肠癌肛手术需兼顾肿瘤根治和肛门功能。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原则、安全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是保证肿瘤学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而保留更多的肛门括约肌以及术中对盆腔植物神经的保护则是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肛术后阴道瘘治疗预防措施。方法3例直肠阴道瘘患者行结肠造瘘术,并对一例典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肠造口术、阴道瘘口修补术、结肠造瘘口还纳术,3例均已治愈。结论对直肠阴道瘘患者行规范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直肠阴道瘘 结肠造口术 瘘口修补术
  • 简介:目前,乳腺癌的手术范围逐渐缩小。对I期及部分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手术配合放疗和(或)化疗与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差异不明显。我院2005--2009年对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手术,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乳腺癌患者 治疗 疗效差异 2009年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乳手术与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术后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差异。方法:应用临床心理问卷(EPQ,SCL-90)评定经乳腺癌乳手术患者在人格特征、应付方式及心身健康的状况,共35例;并与40例经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患者相比较。结果:乳手术组术后SCL-90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评分均高于改良根治手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EPQ评分中N分、消极应付方式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分、积极应付方式均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P与L分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改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状况 保乳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尔通漱口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口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放疗期间实验组30例应用尔通漱口液漱口,30次/d;对照组30例应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d。在放射剂量达到3000cGy,5000cGy,7000cGy后,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感染和口臭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放射剂量达到3000cGy时两组的口腔黏膜感染和口臭的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当放射剂量达到5000cGy,7000cGy时实验组口腔黏膜感染和口臭的发生率分别为30.0%、36.7%和33.3%、40.0%;对照组分别为53.3%、60.0%和66.7%、8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尔通漱口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口臭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银尔通漱口液
  • 简介:目的探讨肛术式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98例肿瘤距肛缘3~7cm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肛手术42例(Dixon术35例,Parks术3例,经肛局部扩大切除4例),行Miles术5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肛术局部复发率为16.7%,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4.3%和52.4%;而Miles术的局部复发率和3、5年存活率则分别为16.1%、67.9%、51.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掌握好高龄低位直肠癌肛术的适应证,也可获得较满意的术后存活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局部复发率并不增高.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高龄患者 保肛术 存活率 生活质量
  • 简介:乳腺癌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在北美大约每九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患乳腺癌。随着钼钯检查的广泛运用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乳腺癌会在早期被发现而可以治愈。乳手术加放疗已经是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在北美乳手术加放疗的使用率占63%。乳术后常规放疗的病理基础是即使切缘阴性仍有25%~30%的患者存在乳房残余病灶。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照射技术 肿瘤 放疗
  • 简介:目的评价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和CNKI(1979-2009.5.2)等有关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和远处转移率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方面,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期为T1、T2、T3a和N0、N1a、N1b、M0并能耐受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术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和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老年人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2月~2004年10月间216例行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或乳房象限切除,有20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147个月,死亡2例,其中1例与本病无关;局部复发率1.85%。按照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的有199例(92.13%),不满意者17例(7.87%)。结论:早期乳腺癌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但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及乳综合治疗的相关技术。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美容技术 放射疗法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肛术后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的距离对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术后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的距离,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Ⅰ组吻合口位置距齿状线0~1.0cm;Ⅱ组为1.0~2.0cm;Ⅲ组为2.0cm以上.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肛门功能状况,比较三组间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间,性别、年龄、T分期、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肛门功能评价优良率分别为63.3%、80%和83.3%.术后第12个月各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的百分率分别为80%、86.7%和93.3%.术后第1、3个月,Ⅰ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于Ⅱ组(P<0.05),Ⅱ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于Ⅲ组(P<0.01);术后第6和12个月,Ⅰ组与Ⅱ组之间、Ⅱ组与Ⅲ组之间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各时间段,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肛术后吻合口位置距离齿状线越近,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越差,恢复所需时间越长,大多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恢复,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肛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onellymphnodebiopsy,SLNB)对SLN阴性者进行腋窝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专利蓝(patentblue-v)和^99mTc标记的硫胶体(^99mTc-Sulphurcolloid,^99mTc-Sc)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SLN阴性并同意腋窝者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对SLN阳性或虽SLN阴性但不同意腋窝者仍行ALND。结果:2002年3月~2006年3月入组临床分期T1~2N0M0乳腺癌患者135例,均行SLNB。SLN阳性44例,其中42例行ALND,2例镜下有微小转移灶者仅行SLNB术后加腋窝淋巴结区域放疗;SLN阴性91例(67.4%),其中的39例仅行SLNB,52例仍行ALND。全组SLNB准确率97.8%(132/135),假阴性率6.8%(3/44)。全组中位随访43个月(24~72个月),SLNB腋窝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ALND者(P〈0.05),区域淋巴结无复发,ALND者区域淋巴结亦无复发。结论:SLNB腋窝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微创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活检术 保腋窝
  • 简介:骨肉瘤肢治疗已成为骨肿瘤外科主要发展方向,骨肉瘤生物重建逐渐成为肢治疗的首选方法。深低温冷冻灭活回植技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保留了骨诱导生成能力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型肢技术。本文就深低温冷冻灭活技术在骨肉瘤肢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肿瘤 深低温冷冻灭活 肿瘤免疫 保肢治疗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包括预防干预组、综合治疗组、肿瘤病人康复随访和临终关怀组、技术支持组。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肿瘤防治 合作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9年我科行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腹腔镜辅助Dixon术式和常规开腹Dixon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复发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TNM分期及Dukes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稍多开腹组,分别为(16.4±4.3)、(14.1±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肿瘤下缘安全切缘长度分别为(2.5±0.8)cm和(2.4±0.6)cm,无统计学差异(P=0.54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相近.腹腔镜组及开腹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4%及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效果,安全可靠,短期疗效良好,长期生存预后不逊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手术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合作组织 肿瘤防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有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包括预防干预组、综合治疗组、肿瘤病人康复随访和临终关怀组、技术支持组。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肿瘤防治 合作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癌的治疗常需多学科合作科学处理。本研究总结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合作诊治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神经外科和放射神经外科合作处理98例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肺癌67例,乳腺癌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原发灶不明4例;其中手术证实为腺癌3例,鳞癌1例。结果:脑转移瘤单发41例,多发57例;手术切除+全脑放疗36例,中位生存期56周;姑息手术+全脑放疗11例,中位生存期46周;姑息手术+立体定向+全脑放疗9例,中位生存期49周;立体定向+全脑放疗42例,中位生存期52周。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医生和放射治疗科医生密切合作,能提高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脑转移瘤 学科合作
  • 简介:目的比较短程放疗和常规放疗对直肠癌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67例。按其接受术前放疗的方式不同分为短程放疗组34例,常规放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T分期降期、肛率、肿瘤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常规放疗组T分期降期率和肛率分别为(41.18%,39.40%),均高于短程放疗组(20.59%,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放疗临床疗效优于短程放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保肛率
  • 简介: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DAC)与顺铂(cisplatin,PDD)联合应用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5txMDAC处理组(DAC组),15txMPDD处理组(PDD组),2.5txMDAC与8txMPDD同步处理组(DAC+PDD组),2.5μMDAC与8μMPDD序贯处理组(DAC→PDD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以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处理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以q值评价两药的联合效应。结果DAC组的24h、48h、72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12±0.79)%、(21.72±1.60)%及(30.39±1.31)%;PDD组为(35.14±2.OO)%、(49.22±1.01)%及(65.52±1.53)%;DAC+PDD组为(54.25±3.82)%、(68.89±1.52)%及(87.26±2.37)%;DAC→PDD组为(6.84±0.68)%、(67.64±0.91)%及(88.764-3.54)%。联合组较单药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的q值分别为1.12、1.14、1.15和0、1.12、1.17,两药联合有增效作用。对照组、DAC组、PDD组、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凋亡率分别为(1.57±0.38)%、(1.83±0.27)%、(2.26±0.42)%:(10.41±0.70)%、(15.37±0.74)%、(21.39±1.22)%;(16.63±0.65)%、(21.89±1.20)%、(30.39±2.20)%;(21.42±1.11)%、(33.86±1.16)%、(42.92±1.16)%;(8.26±0.68)%、(28.98±1.01)%、(41.98±1.12)%。联合组较单药组及对照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DAC与PDD均能抑制MDA—MB-231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两者联合有增效作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5-氮杂-2'-脱氧胞苷 顺铂 序贯治疗 同步治疗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