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结果低ER水平(HR5.59,95%CI:2.42~12.95,P〈0.001)、低PR水平(HR0.19,95%CI:0.04~0.90,P〈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PR+患者与ER+/PR+患者在肿瘤体积(P〈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I〉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乳腺肿瘤比ER+/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 标签: 孕激素受体 受体阳性 阳性孕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ntensiveinsulintreatment,IIT)与传统胰岛素治疗(conventionalinsulintreatment,CIT)对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在普通病房拟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ITT组(51例)和CIT组(5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tastinginsulin,FINS),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modelassessnlent,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情况,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ITT组与CIT组术前FBG、FINS及HOMA-IR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第1、3、5天ITT组各项指标均低于CIT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T组有3例出现低血糖(5.9%),而CIT组无低血糖发作.ITT可显著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但对总体感染性并发症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并无影响.尽管ITT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长,但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TT能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胰岛素抵抗,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但对其它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无影响,有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 标签: 结直肠癌手术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近年胰岛素信号障碍一胰岛素抵抗与肿瘤的密切关系日渐引起关注。胰岛素抵抗不仅可促进肿瘤的发病,而且恶化肿瘤的预后,其病理机制涉及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增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减少、性激素活性增加以及炎症介质刺激等因素作用。改善胰岛素信号途径的措施可降低肿瘤的发病,改善肿瘤的预后。胰岛素信号途径是否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值得关注。

  • 标签: 胰岛素信号途径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 简介:背景与目的: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一,疗效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探讨现代诊断标准的制定意义和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例共95例,其中Ⅰ级29例,Ⅱ级36例,Ⅲ级30例,侵袭性腺瘤11例。除1例接受额下入路手术外,其余94例均接受经鼻蝶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手术组)62例,术前结合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手术+药物组)33例。采用目前国际标准方法来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全部病例中,手术全切除81例(85.3%),次全切除14例(14.7%),其中11例侵袭性腺瘤均为次全切除。IGF-1恢复至与性别和年龄组相匹配正常范围者64例(67.4%)。除外侵袭性腺瘤,手术组全切除率为94.7%,IGF-1恢复正常者39例(68.4%),手术+药物治疗组的全切除率为100%,IGF-1恢复正常25例(92.6%)。结论:经鼻蝶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首选方法,术前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缓解术前高血糖、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IGF-1的水平,正常的IGF-1水平预示患者生存时间接近正常人群。制定和实施国际统一的生长激素腺瘤诊断标准对于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生长激素 手术 生长抑素
  • 简介:胰岛素瘤由Nicholis于1902年首先报道在尸检时发现。发病率为1~4/百万,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恶性占10%左右。该瘤体积小,90%病灶直径小于2cm,30%小于1cm。因此,多数患者首次发生低血糖时无法得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为3年;术前、术中的定位诊断也常感困难。我院2014年2月收治1例胰岛素瘤患者,我们尝试通过术中测定脾静脉、门静脉血中胰岛素、C肽和血糖的浓度梯度变化,以观察这一方法对术中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胰岛素瘤 胰岛素 C肽 血糖 脾静脉 定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查体的女性(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腰围、月经史、孕产史、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等)、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等,并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雌二醇、雄烯二酮、雌酮、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肽及胰岛素检测水平与雌酮、雌二醇、雄烯二酮及睾酮水平呈正相关,与SHBG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对体内性激素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胰岛素 子宫内膜癌 C肽 相关性
  • 简介:对于雄激素撤除治疗后进展的前列腺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二线内分泌治疗效果亦不明显。两个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这为多西紫杉醇联合一些新的生物制剂,巩固长期疗效提供了动力。随着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骨靶向药物、反义寡核苷酸、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等的出现,前列腺癌的治疗前景令人振奋。

  • 标签: 激素抗拒性前列腺癌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生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Rβ基因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0年4月上皮性卵巢癌标本64例,卵巢良性肿瘤标本2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ERβ基因CpG岛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集每例患者术前血清进行雌激素(E2)检测。结果绝经后卵巢癌组E2水平为(82.34±3.87)pmol/L,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的(53.25±8.38)pmol/L和正常卵巢组的(31.65±4.4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3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β基因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和盆腹腔转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46.88%(30/64)和36.67%(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Rβ基因甲基化。ERβ基因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有关,与淋巴转移无关。卵巢癌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风险是正常卵巢的7.82倍(95%可信区间:1.129~22.496);晚期卵巢癌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风险是早期卵巢癌的15.68倍(95%可信区间:1.067~35.085)。结论ERβ基因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高雌激素可能会诱发基因改变,检测甲基化状态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辅助作用。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雌激素受体 甲基化
  • 简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因为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凋亡特性、减轻恶心和剧吐、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急性毒性作用而常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GCs作为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用途:作为化疗方案主要组成药物用于治疗淋巴源性恶性肿瘤和转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一些肿瘤并发症,如癌性疼痛、癌性发热、肿瘤药物外渗、骨髓抑制等;治疗一些肿瘤急症如上腔静脉综合征、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以及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和脑水肿等。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肿瘤治疗
  • 简介: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type1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 简介:目的探讨LuminalA型乳腺癌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绝经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该类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35例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水平(高表达(H)〉50%;低表达(L)≤50%),比较ER、PR的不同表达分组在绝经前后患者中的差异及ER、PR间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前LuminalA型乳腺癌ER—H/PR-H表达最常见(63.8%);ERH/PR—L表达在绝经后患者中最常见(51.1%),在绝经前少见(17.0%)。ER、PR的相关性在绝经前比绝经后更明显(P值:0.003VS.0.047)。结论绝经前后的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存在ER、PR的不同表达的差异性分布,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引起差异的原因。

  • 标签: LUMINAL A型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绝经
  • 简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蛋白系统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其在肿瘤形成机制上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肿瘤中的表达、发生、发展及以IGF-1R作为靶点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过度表达 肿瘤
  • 简介:据《医师报》报道: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的Ravdin在近日举行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上指出,2003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下降了7%.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数字。Ravdin认为.间接的证据表明乳腺癌发生率的下降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cmenttherapy,HRT)的使用减少有关。

  • 标签: 女性乳腺癌 激素替代疗法 癌发病率 美国 肿瘤中心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所有肝癌住院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出焦虑组(A组)132例,在非焦虑患者中选择与焦虑组患者相匹配的132例作为对照组(B组),再将A、B组随机分为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未干预等4个亚组。比较A组与B组术前ACTH、皮质醇水平,分别比较A组、B组内各亚组间在术前、术后7、14d的SAS分值、ACTH和皮质醇水平。结果焦虑组术前SAS分值及ACTH(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皮质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5)。焦虑组中,心理+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组在术后第7、14天的SAS分值、ACTH、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药物干预组及未干预组(P〈0.05);非焦虑组各干预亚组间在术后第7、14天的的SAS分值、ACTH、皮质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前焦虑可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心理+药物干预及心理干预可减轻焦虑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其应激反应所致神经内分泌激素升高的幅度,减轻由此引起或诱导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焦虑 神经内分泌激素 干预
  • 简介: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直存在.MA.17试验证明,在淋巴结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常规应用5年来曲唑治疗后继续应用他莫昔芬治疗,其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和整体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都得到了明显改善.MA.17R试验证明,完成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继续随机应用来曲唑或安慰剂,来曲唑组的DFS明显改善.在这些研究中,延长内分泌治疗能减少远期复发的绝对益处是适度的,然而其耐受性和依从性的挑战依然存在.对于完成5年常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最终是选择他莫昔芬还是来曲唑来延长治疗,主要应该考虑患者的绝经状态、淋巴结情况、耐受性和潜在的利益大小这些因素.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延长辅助内分泌治疗 他莫昔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研究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激素腹腔注射构建乳腺增生小鼠模型,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隔天1次,共30天;模型组与治疗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激素,隔天1次,共30天。造模完成后,治疗组小鼠乳房部涂抹外用中药制剂,每天1次共30天。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乳晕及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孕酮(P)指标,并取小鼠第二对乳房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小鼠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乳腺增生组织结构明显改善,雌、孕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模型组对比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血清雌激素与孕酮水平来实现的。

  • 标签: 乳腺增生 中药制剂 小鼠
  • 简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病因多样,常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而引起软骨下骨变性、坏死,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发展为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是青壮年髋关节置换最常见的原因[1]。其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最为多见,占0NFH的45.6%[2-3]。

  • 标签: TOLL样受体 股骨头坏死 综述
  • 简介:目的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receptor—β,ER—β)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ER—β蛋白的表达,同时分析ER—β启动子甲基化与ER—β的表达间的关系,以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二步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子宫内膜息肉及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同时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ER—β的甲基化情况。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中ER—β的表达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显著增高(均P〈0.01),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则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β基因甲基化率较子宫内膜癌显著降低(均P〈0.05)。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的阳性表达与ER—β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均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ER-β的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乃至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Β DNA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型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入组18例依维莫司治疗的多线治疗患者的资料;依维莫司用量为10mg/d,随患者口腔溃疡程度调整剂量为5mg/d或隔日5mg,联合依西美坦25mg/d治疗者12例,联合来曲唑2.5mg/d者3例,联合氟维司群每个月500mg者3例(第一个月为500mg分2次);每两个月评估一次疗效,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14个月;3例患者治疗1个月,其中1例因骨髓抑制停药,2例因费用停药。1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4例(26.7%)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4例(26.7%)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7例(46.7%)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progression-freesurvival,mPFS)为6.5个月(2~14个月)。呼吸困难4例(2例出现肺间质病变,其中1例为严重病变);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其中2例为4级的严重口腔溃疡伴发热;仅1例患者未减量,其余均因口腔溃疡导致依维莫司减量。结论经多线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谨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进展期乳腺癌 内分泌耐药 依维莫司 绝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