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以“Askin瘤”为关键词,结合本院发现的1例,检索1980年1月至2009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所有个案共35例,剔除病理分析报告及重复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Askin瘤多发于青少年胸肺区,常因胸痛或胸壁肿物求诊,易被误诊,易全身转移,免疫组化以CD99、NSE和S-100蛋白阳性为特征。结论Askin瘤罕见,高度恶性,目前多主张综合治疗,但疗效不佳。

  • 标签: ASKIN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治疗
  • 简介:妊娠合并脑瘤后,由于早孕反应和晚期妊娠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与脑瘤所致之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相混淆,延误诊治。一28岁女性患者,因停经8月,头痛、恶心、呕吐,右上、下肢无力半月,于2003年6月7日入我院。检查:神志清楚,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增高,右侧Babinski征阳性。腹围91cm,宫高31cm,头先露,浮,胎心144次/分。MRI检查:左额叶4×3.5×5cm分叶状占位病变。T1等、低、混杂信号,T2高、等、混杂信号。周围脑白质水肿,灰质受压,左侧脑室变窄,中线结构右移。诊断:右额叶胶质瘤,妊娠8月。2003年6月17日手术,先在腰麻下行剖腹产,娩出2250克重男婴,成活良好。随即

  • 标签: 脑瘤 妊娠中毒 下肢肌力 女性患者 占位病变 颅内压增高
  • 简介:Askin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放化疗敏感,预后极差。本院收治了1例Askin瘤转诊患者,该患者于2008年2月在外院行右侧胸壁肿瘤切除术,由于该院无免疫组化而未能确诊为Askin瘤,于2009年复发,并于4月转诊我院再次行胸壁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Askin瘤,术后予以放化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ASKIN瘤 误诊 治疗
  • 简介:目的:讨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的高并发症及死亡率的王要原因,提出手术指征的掌握和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方法:对44例Ⅲ、Ⅳ期肺癌行全肺切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痊愈出院,住院死亡2例(4.54%),并发症发生率15.91%,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40.91%和20.45%。结论:晚期肺癌全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主要是全肺切除后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只要围术期处理适当,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是可行的,再加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 肿瘤
  • 简介:脊髓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诱发以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继而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包囊所围绕。

  • 标签: 肺源性脊髓脓肿 治疗 疗效 报告
  • 简介:肾上腺手术由于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特殊,术前诊断及术中处理较复杂,目前开展此项手术有一定手术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安全性,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作者就本院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各类肾上腺肿瘤15例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并对术前诊断、预防术中意外和相关血管损伤的体会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微环境下ARGl基因表达水平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n方法选取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和巨噬细胞M2型细胞,通过小干扰RNA转染HT29细胞沉默ARGl表达,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HT29细胞高表达ARGl基因n实验共分6组:HT29单纯培养组、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共培养+精氨酸酶抑制剂组、共培养+L-精氨酸组、ARGl高表达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ARGl沉默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n精氨酸酶活性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ARGl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IL-6含量,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T29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巨噬细胞M2型细胞共培养后HT29细胞中精氨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n外源性添加L-精氨酸或高表达ARGl基因后,HT29细胞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提高。外源性添加精氨酸酶抑制剂(Nor-NOHA)或转染siRNA沉默ARGl基因表达均能明显降低HT29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炎症微环境下过表达代谢基因ARGl能够增强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能力。

  • 标签: ARG1 代谢基因 结直肠癌 增殖
  • 简介:颗粒细胞瘤(granulosacelltumor)是卵巢肿瘤的少见类型,文献报告其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左右。近年也有卵巢以外其它部位如喉、支气管、乳房、消化道、鞍区颗粒细胞瘤的个案报告,但却没有肝脏颗粒细胞瘤的报告。作者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脏 颗粒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阑尾肿瘤中,腺癌5例、类癌1例、腺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黏液囊肿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有3例为二期右半结肠切除.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阑尾炎.对术中可疑者,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改善手术预后.

  • 标签: 阑尾恶性肿瘤 阑尾黏液囊肿 阑尾平滑肌瘤 病理诊断 手术方式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6天"于2009年4月1日入院。18年前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在外院行左肺全切术。术前查体无特殊,腹部CT示:胰腺颈体2cm×1cm乏血供占位病变,术前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等正常,糖耐量实验阳性。

  • 标签: 胰腺中段切除术 ROUX-Y吻合术
  • 简介:一、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呕血4小时'于2012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约6次,每次量约100ml,色暗红,发病前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大便未见异常。该患者于1年前因胃溃疡行全胃切除术,20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查体:T38.3℃,P93次/分,R20次/分,BP130/88mmHg,痛苦病容,推入病房,腹部隆

  • 标签: 术后肠套叠 全胃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肠管缺血 Braun 血运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29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16例,其中行肝脏部分切除10例,单纯缝扎3例,局部填塞2例,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介入治疗9例,其中3例术后再行开腹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例。结果: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1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43.8%(7/16),介入治疗33.3%(3/9),保守治疗0.0%(0/4)。结论:积极手术及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诊断及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膝关节脱位合并动脉损伤诊治后的疗效。方法10例中,闭合性损伤6例,开放性损伤4例,伤后10h转运至我院,及时予以膝关节复位外固定器固定、修复断裂血管、小腿切开减压以及神经缝合、韧带重建等处理。结果患肢均得以保存。随访3个月至6年。2例在术后2年内重建交叉韧带,膝踝关节活动良好。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2例后期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肌肉坏死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术后9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术后即重返工作。3例术后2年仍有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症状。1例术后3年失访。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尽早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脱位合并动脉损伤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 膝脱位 动脉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诉进行性腹胀,腹部CT示腹腔内大量低密度液体,腹部脏器受压体积变小,边缘模糊.患者行剖腹探查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随访15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临床少见,以大量黏液性腹水为特点,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反复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

  • 标签: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