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首发,除非声明是按作者编辑意图重新发表。这一立场符合中国国际版权法、道德规范及资源使用成本效益原则。

  • 标签: 重复发表 一稿两投 电子期刊 成本效益原则 一稿多投 资源使用
  • 简介:1.统计学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名称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进行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干扰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横断面调查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目的研究磁感应热疗联合利妥昔单抗人淋巴瘤Daudi细胞作用。方法研究磁性介质与人淋巴瘤Daudi细胞生物相容性,并磁性介质升温性能进行检测。将对数生长期Daudi细胞分为对照组(只含等量溶媒)、磁感应组(加入磁性介质)、利妥昔单抗组(100μg/ml利妥昔单抗)联合组(加入磁性介质100μg/ml利妥昔单抗)。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Daudi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audi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本实验过程中选用空心不锈钢球,生物细胞相容性发热效率良好,Daudi细胞毒性等级为0或1级;与磁感应组、利妥昔单抗组相比,联合组Daudi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P﹤0.05),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多(P﹤0.01),G0/G1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磁感应热疗磁性介质应用于淋巴瘤治疗在细胞水平是可行;磁感应热疗单独使用可抑制Daudi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与磁感应热疗联合应用时能够明显增强这种效应。

  • 标签: 磁感应热疗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人淋巴瘤Daudi细胞 CCK-8 增殖率 流式细胞术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手术根治及围手术期化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术后标本作为评估手术根治及化疗方案选择客观证据,其处理流程尚未有共识性规范推出。要进一步提高胃癌治疗水平,胃癌术后标本规范化处理应当提上日程,这在提倡"精准医疗"今天应特别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文将从临床治疗科研需求两方面探究标本规范化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若干问题。

  • 标签: 胃癌 标本处理 淋巴结 多学科协作
  • 简介:目的探讨MED19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内胃癌组织抑制机制。方法3组(control组、negative组及shRNA组)完成胃癌成瘤实验裸鼠离体胃癌组织SGC-7901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细胞中MED19基因沉默效率,研究MED19基因沉默在胃癌SGC-7901细胞成瘤小鼠胃癌组织细胞增殖中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ED19基因沉默小鼠胃癌组织细胞增殖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ED19基因沉默后胃癌组织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结果shRNA组裸鼠胃癌组织SGC7901细胞中MED1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negative组control组(P﹤0.05);与control组negative组相比,shRNA组裸鼠胃癌组织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在第3-5天降低(P﹤0.05);shRNA组胃癌组织SGC-7901细胞G1期细胞所占比例高于control组negative组(P﹤0.05)。结论MED19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胃癌SGC-7901细胞成瘤小鼠胃癌组织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均有明显影响。

  • 标签: MED19基因 RNA干扰技术 胃癌 细胞增殖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proteinkinase3,RIP3)在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中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抑制剂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抑制剂组分别建立腰5脊神经结扎模型,假手术组只做手术,不结扎神经。生理盐水组、抑制剂组分别在建模30min前鞘内注射生理盐水GSK'872。记录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与机械痛域,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RIP3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分别与抑制剂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明显行为学改变且机械痛域值明显下降(P〈0.05),RIP3与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01);抑制剂组机械痛域值与RIP3含量均小于手术组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RIP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

  • 标签: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神经病理性疼痛 腰5脊神经结扎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挽救性放疗在局部晚期胃癌中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在舞阳县人民医院诊治局部晚期胃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XEL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挽救性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9%,高于对照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与对照组(18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挽救性放疗可能是局部晚期胃癌有效治疗手段,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积极治疗可使一部分患者获益。

  • 标签: 局部晚期胃癌 挽救性放疗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是一种细胞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在机体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肿瘤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内质网应激在代谢疾病与肿瘤发生时常被激活。TRB3在UPR或内质网应激中具有关键作用。更重要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肿瘤模型中均发现TRB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本文将分析TRB3与代谢障碍、肿瘤之间密切联系。TRB3可能是由代谢障碍向肿瘤转化关键因子,可能成为新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新靶点。

  • 标签: TRB3 代谢障碍 肿瘤 未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方法方法选取早期NSCLC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仓血管组(n=78)传统组(n=102).单仓血管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h胸腔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器械费用情况.结果180例NSCLC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目、24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仓血管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手术器械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单仓血管组患者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传统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降低了手术费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一种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 单孔胸腔镜 右肺上叶切除术 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病区快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统计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患者饮食情况知晓率、饮食执行正确率、活动情况知晓率、活动情况执行正确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改进措施实施后所有评估项目都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患者饮食知晓率、活动情况知晓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在改善后均提高到100%。结论品管圈可持续提高我区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快速康复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胃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BGC823/L-OHP增殖抑制、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PC(0、0.5、1.5、3、6、12、24、48、64、86μmol/L)处理BGC823/L-OHP细胞增殖率,并检测不同浓度PPC(1、5、10μmol/L)联合不同浓度L-OHP(1、5、10、20、30、40μg/ml)处理BGC823细胞BGC823/L-OHP细胞48h增殖抑制率,检测L-OHP半数抑制浓度(IC50)逆转耐药作用,同时选取IC50最小时PPC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anogABCF2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48μmol/LPPC能促进BGC823/L-OHP细胞增殖,64、86μmol/LPPC可抑制BGC823/L-OHP细胞增殖。经PPC处理,L-OHP作用48hIC50由28.54μg/ml下降至6.63μg/ml,逆转倍数为4.31。5μmol/LPPC能显著增加L-OHPBGC823/L-OHP细胞敏感性,选取该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与BGC823组比较,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NanogmRNA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5μmol/LPPC处理后,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NanogmRNA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PPC联合L-OHP能够增加BGC823/L-OHP细胞株L-OHP敏感性,抑制细胞生长,从而逆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LR-4、NanogABCF2表达来发挥逆转耐药作用

  • 标签: 胃癌 BGC823/L-OHP细胞 奥沙利铂(L-OHP)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 逆转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予新辅助化疗至少3个周期,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化疗前后标本CDK8与CD133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TNM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与CD13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CDK8与CD133表达减少;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纤维腺瘤组织CDK8CD133表达量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均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CDK8CD133变化一致,且与疗效变化一致。结论CDK8与CD133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因子。

  • 标签: 乳腺癌 CDK8 CD133 新辅助化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肺部肿块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肿瘤样病变35例(肿瘤样病变组)恶性肿瘤200例(肿瘤组),记录两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三维重建后处理灌注参数,判定诊断价值。结果:肿瘤样病变组病灶最大径为(3.11±1.24)cm,增强幅值为(27.33±8.19)Hu;肿瘤组分别为(5.68±1.49)cm(31.40±9.44)Hu,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样病变组病灶BV、BF与PS值分别为(2.84±1.93)ml·100g-1、(2.14±1.33)ml·min-1·100g-1(12.89±5.29)ml·min-1·100g-1,都明显低于肿瘤组病灶(33.87±11.49)ml·100g-1、(25.39±12.49)ml·min-1·100g-1(127.40±34.91)ml·min-1·100g-1(P〈0.05)。在235例患者中,CT判断为肿瘤样病变30例,恶性肿瘤205例,为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97.6%。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应用有很好应用效果,能清楚显示病灶情况,能通过灌注参数进行病情判断,是鉴别肺部肿瘤样病变与恶性肿瘤重要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后处理 肿瘤样病变 恶性肿瘤 灌注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在喉癌细胞株Hep-2中上调miRNAlet-7a表达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mobilitygroupA,HMGA2)作用机制以及喉癌细胞增殖影响。方法:合成miRNAlet-7a模拟体(let-7amimics)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入Hep-2内;分别用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let-7a高表达细胞凋亡增殖影响;实时荧光PCR(Real-timeqPCR)Westernblot检测上调let-7a后HMGA2表达影响。结果:本实验将let-7amimics成功转染入Hep-2内,流式细胞术及MTT法检测显示Hep-2内let-7a表达上调会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喉癌细胞凋亡。RT-qPCR检测显示:let-7amRNA在空白组阴性对照组(NC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HMGA2mRNA在空白组、NC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HMGA2蛋白表达显示:实验组HMGA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NC组(P〈0.01)。上述实验中空白组与NC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t-7a能够显著下调HMGA2基因蛋白表达,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为喉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 标签: 喉癌 HEP-2细胞 MIRNA let-7a HMGA2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通过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弹性训练,均连续护理8周。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年内胃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POMS量表评分(疲劳、慌乱、愤怒、抑郁紧张)、KP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CD-RISC评分、PMOS量表评分(疲劳、慌乱、愤怒、抑郁紧张)、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胃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2年复发率为8.33%(4/48),低于对照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训练,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心理弹性训练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①探讨Treitz韧带结构破坏在结肠癌患者术后上消化道梗阻发生中影响;②探讨重建Treitz韧带在预防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梗阻中作用。方法108名左半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不重建Treitz韧带组重建Treitz韧带组。其中不重建Treitz韧带组按左半结肠切除术常规做法,Treitz韧带被破坏后不予重建(按传统观念无要求重建);对于重建Treitz韧带组患者,在Treitz韧带被破坏后予以缝吊重建Treitz韧带,其余做法两组相同。对比两组术后上消化道梗阻发生率。结果不重建Treitz韧带组54例患者术后2周内有10例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梗阻发生率为18.52%;重建Treitz韧带组54例患者术后2周内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梗阻发生率为1.85%,P=0.008(P<0.05)比不重建Treitz韧带组梗阻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重建Treitz韧带减少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梗阻发生。

  • 标签: Treits韧带 重建 左半结肠切除 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厚朴酚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表达影响,以及厚朴酚TFPI-2过表达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87、U251、LN18、LN229、A172细胞系,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TFPI-2表达。不同浓度(0、10、20、30、4050μmol/L)厚朴酚干预U251细胞,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TFPI-2mRNA蛋白表达。采用腺病毒载体pGSadeno-TFPI-2过表达U251细胞内TFPI-2表达,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结果在选取5种不同胶质瘤细胞株中,U251A172细胞内TFPI-2mRNA明显下降(P<0.05)。厚朴酚呈浓度依赖性增加U251细胞内TFPI-2mRNA水平;其中50μmol/L厚朴酚干预24h后,TFPI-2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5)。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后TFPI-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过表达TFPI-250μmol/L厚朴酚干预均可增加U251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3活性(P<0.05)。结论厚朴酚处理可增加U251细胞内TFPI-2表达;厚朴酚联合TFPI-2过表达显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胶质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和厚朴酚 凋亡
  • 简介:目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探究CTGFVEGF卵巢癌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影响.方法方法收集42例卵巢癌手术患者卵巢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卵巢癌组织中CTGF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并卵巢癌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腹膜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临床分期、腹膜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阳性组患者MVD明显高于CTGF阴性组,VEGF阳性组患者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P〈0.05);CTGF阳性组患者LVD高于CTGF阴性组,VEGF阳性组患者LVD高于VEGF阴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阳性表达是卵巢癌患者发生腹膜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CTGF阳性表达VEGF阳性表达均是卵巢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GFVEGF可以促进卵巢癌组织中微血管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卵巢癌发生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卵巢癌 腹膜转移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68例患者(共99个结节),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行ARFI检查,观察并记录ARFI技术剪切波速度(SWV)值,分析良性恶性结节、病变结节同周边无病变组织间SWV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截断值,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RFI技术诊断良、恶性结节性甲状腺病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及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SWV平均值分别为(2.68±0.51)m/s、(3.09±0.53)m/s(2.42±0.22)m/s,恶性结节SWV值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均高于周边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与周围组织SWV比值分别为(1.108±0.205)、(1.277±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值诊断甲状腺病灶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41%、74.14%、69.70%、63.41%74.14%。SWV比值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54%、79.31%、69.70%、64.86%72.58%。结论ARFI技术作为一项无创技术用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良、恶性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初步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序贯二期射频消融(RFA)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Ⅰ期结节型HBV相关性肝癌疗效及血清学指标HBVDNA影响.方法方法选择87例Ⅰ期结节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二期RFA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二期RFA结合NA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HBVDNA不可测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对照组患者血清AFPCA19-9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AFP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BVDNA不可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6.36%(38/44),高于对照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序贯二期RFA联合NA抗病毒治疗Ⅰ期结节型HBV相关性肝癌可改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血清AFP、CA19-9水平,提高HBVDNA不可测率,为治疗HBV相关性肝癌提供保障.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核苷(酸)类似物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