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胃癌术后吻合口的发生情况,探讨胃癌术后吻合口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胃癌手术后吻合口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吻合口发生的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腹腔镜下胃癌手术810例(全胃切除术560例,远端胃切除术250例),开腹胃癌手术1260例(全胃切除术840例,远端胃切除420例)。术后吻合口总体发生率2.80%(58/2070),腹腔镜术后吻合口发生率为1.35%(11/810),开腹术后发生率为3.73%(47/1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院联合脏器切除(B=3.549>0,OR=34.773>1,P=0.000)、糖尿病(B=1.338>0,OR=3.812>1,P=0.000)、术前低蛋白血症(B=0.654>0,OR=1.922>1,P=0.049)、术前新辅助化疗(B=0.694>0,OR=1.530>1,P=0.043)均为独立危险因素,而腹腔镜(B=-1.459<0,OR=0.233<1,P=0.000)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胃癌手术,腹腔镜手术吻合口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联合脏器切除、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新辅助化疗是胃癌术后吻合口的高危因素,而腹腔镜手术为胃癌术后吻合口的保护性因素,合理应用腹腔镜及恰当处理有助于降低胃癌术后吻合口的发生和进展。

  • 标签: 腹腔镜胃切除术 胃癌 吻合口漏
  • 简介:(lòu)《现代汉语词典》释义2对其解释为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如漏勺等。瘘(lòu)《辞海》释义2对其的解释为空腔脏器与体表或空腔脏器之间不正常的通道,常由外伤、炎症、手术并发症等造成,形成后不易自愈,常需手术治疗。医学论文中,瘘一般与瘘管、瘘道联用,指人体内发生脓肿时生成的管道,

  • 标签: 瘘管 科学期刊 空腔脏器 手术并发症 《辞海》 手术治疗
  • 简介: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脐尿管中下部与膀胱顶部交界处。由于肿瘤发病位置隐匿、潜伏期长、易于膀胱外浸润和局部复发,故预后较差。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3月收治脐尿管癌1例,作者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

  • 标签: 脐尿管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血友病(hemophilia)是由于血浆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此病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中国约有12万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性关节病(Hemophiliearthropathy)是血友病患者关节腔频繁出血引起软骨退行性变和滑膜炎症,继而出现关节纤维化损害,导致关节挛缩、变形,

  • 标签: 血友病性关节病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患者 漏诊 误诊 凝血因子缺乏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技术对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了解该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科采用早期腰大池引流技术治疗的77例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16-74岁,平均48.6岁;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引入腰大池引流技术前的71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12-77岁,平均46.7岁。收集两组患者创口感染、创口不愈合、创区波动性隆起、迟发性创口开裂、持续性头痛、术后短暂性发热、顽固性发热的发生情况及腰大池引流前后创口引流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77例中,术后创口感染6例,创口不愈合14例,创区术后出现波动性隆起13例,迟发创口开裂6例,持续性头痛不适37例,短暂性发热40例,顽固性发热9例;治疗组71例中,术后创口感染1例,创口不愈合2例,创区波动性隆起2例,迟发性创口开裂1例,持续性头痛4例,短暂性发热13例,顽固性发热1例。对照组拔管前引流量(238±65)ml,创口引流管拔管天数(14.2±2.3)天;治疗组腰大池置管术前创口引流量(296±80)ml,腰大池引流后第2天引流量(103±31)ml,拔管前引流量(48±15)ml,创口引流管拔除天数(8.9±1.8)天。治疗组创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拔管前创口引流量、拔管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引流技术对于脊柱哑铃型肿瘤术后脑脊液治疗及相关并发症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脑脊液相关发热、脑脊液皮下囊肿等不利情况发生。

  • 标签: 脊柱 骨肿瘤 外科手术 引流术 硬膜下积液
  • 简介:目的了解24h尿蛋白(Upro)水平和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72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鳞癌抗原(SCC)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Upro将232例CKD患者分为Upro〈1.5g/d组,Upro1.5-3.5g/d组和Upro〉3.5g/d组,比较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Salb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Salb〈25g/L组、Salb25-35g/L组和Salb〉35g/L组;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A125、CA153、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蛋白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Upro呈正相关,而CEA、CA199、AFP、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99、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salb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血清水平均与Salb水平呈负相关,而CEA、AFP、CA153、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蛋白尿伴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中,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的假阳性率增高。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大量蛋白尿 蛋白水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24h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患儿的血清CA125、NSE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患儿的24h尿VMA水平。对不同临床分期、近期疗效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5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阳性率分别为96.6%、81.0%、89.7%;临床分期为Ⅳ期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患儿(P﹤0.01);治疗有效组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0.01)。结论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4h尿VMA 神经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