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中的预后意义及靶向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将分选的CD34+CD38-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stemcells,LSCs)移植入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小鼠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抗人CD47单克隆抗体单独或联合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小鼠7~14d,并进行疗效分析。将LSCs与小鼠巨噬细胞在含抗CD47单克隆抗体的培养液中共培养,观察CD47对巨噬细胞吞噬LSCs能力的影响。结果THP-1细胞中存在CD34+CD38-LSCs,比例约为0.12%±0.06%,将分选后的CD34+CD38-LSCs(比例高达97.0%±1.7%)移植入NOD/SCID小鼠后成功建立白血病模型。体内实验表明,阿糖胞苷(7d)联合抗CD47单克隆抗体(14d)治疗后,白血病小鼠外周血和骨髓中CD33+CD45+白血病细胞下降最明显(P〈0.01),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它各组。体外共培养2h后,抗CD47单克隆抗体组吞噬指数(76.9%±12.2%)明显高于抗CD45单克隆抗体组(7.60%±2.4%,P〈0.01)。结论CD47高表达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不良因素。阿糖胞苷联合抗CD47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杀灭普通白血病细胞和白血病干细胞,对彻底治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CD47 阿糖胞苷 靶向治疗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过敏性紫癜18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123例。观察组分为小剂量观察1组(63例)和中高剂量观察2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芦丁片、潘生丁片,静脉滴注西咪替丁、维生素C及葡糖糖酸钙,有腹部和关节症状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1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U/(kg·d),观察2组加用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50~150U/(kg·d),连用2周,观察8周,随访6个月。观察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部、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皮疹、腹部、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紫癜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与中高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凝血功能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对比普通肝素,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应用更安全。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肝素钙 治疗应用 肾病综合征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患儿中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取使用IVIG治疗的KD患儿271例,其中IVIG敏感型252例,IVIG无反应型19例;发生冠脉扩张的患儿78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6例。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同时实验室检测全血WBC、中性粒细胞、CRP、血清谷草转氨酶、血钠和血钾水平。结果IVIG治疗前,敏感型及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亦高于敏感型患儿(P〈0.05);IVIG治疗后24~48h,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高于敏感型患儿(P〈0.05);IVIG治疗前,IVIG敏感合并冠脉扩张患儿中sICAM-1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合并无冠脉扩张患儿(P〈0.05),IVIG无反应合并冠脉扩张患儿sICAM-1水平亦明显高于IVIG无反应合并无冠脉扩张患儿(P〈0.05);无反应型患儿sICAM-1水平与治疗前后WBC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分别r=0.7562、0.8435,均P〈0.01),与治疗后CRP水平变化亦呈正相关(r=0.8936,P〈0.01)。结论高水平的sICAM-1表达可望作为预测KD患儿对IVIG反应情况及发生冠脉扩张的一项危险因素。

  • 标签: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儿童
  • 简介: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LSC)的表面分子CD96的表达,并分析其I晦床意义。方法分离骨髓中单个核细胞,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离CD34+CD38-CD123+的LSC进行培养,采用检测型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LSC表面分子CD96的表达,利用R显带技术检测69例患儿染色体核型,收集患儿血常规,检测免疫相关指标等资料。结果CD96主要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也有少量表达,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儿CD96的中位表达含量23.4%,汉族患儿CD96的中位表达含量21.2%,表达量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6+患儿多伴有预后不良的染色体核型。CD96+患儿初次化疗完全缓解率低于CD96-患儿,而化疗后感染率及复发率明显高于CD96-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LSC表面CD96表达阳性的患儿预后欠佳,CD96分子可能是判断急性白血病预后的一个新型指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CD96 儿童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采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特异短发夹RNA(shRNA)沉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im-3的表达,探讨Tim-3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分离哮喘小鼠PBMCs,用Tim-3特异的shRNA片段沉默哮喘小鼠PBMCs中高表达的Tim-3基因。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Tim-3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ACS)检测Thl和Thl7的比例;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PBMCs中Tim-3mRNA表达明显升高;使用特异Tim-3shRNA沉默哮喘小鼠PBMCs后,沉默组PBMCs中Th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沉默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1明显升高,IL-17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特异Tim-3shRNA有效地沉默了Tim-3的表达,Tim-3表达的改变影响了T细胞的分化。

  • 标签: 哮喘 TIM-3 RNA沉默 T细胞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胆囊结石临床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10岁,病程5d至3年,所有患儿均2次B超检查确诊,其中单纯胆囊结石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2例,急性胆囊炎症6例,白细胞计数升高8例,肝功能异常7例,本组无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结果本组28例均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泥沙样结石10例,颗粒状结石18例,单发结石7例,多发结石21例,结石直径2~10mm;手术时间25~55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15~45mL,平均30mL.其中有1例5岁女患,术后第2天出现低热、黄疸,行MRI检查疑胆道损伤,术后第5天再次剖腹探查,发现是合成夹夹闭了胆总管造成胆总管横断损伤,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患儿恢复好,随诊4年,无并发症发生,其余患儿住院时间4~7d,平均4.5d;时间6个月~3.5年,其中1例男孩术后6月因暴饮暴食,发生胰腺炎,其余患儿恢复好.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是预防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选择具有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结石病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遗尿的临床疗效,为防治遗尿找到简便廉且有效的方法。方法41例原发性遗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20/21),高于对照组50.0%(10/2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每月遗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衡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遗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 标签: 遗尿 平衡针灸法 升提穴 肾病穴 穴位疗法 外治法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厌食合剂治疗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厌食合剂口服,对照组予沙棘干乳剂口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厌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

  • 标签: 厌食症 中医药疗法 厌食合剂 治疗应用 沙棘干乳剂 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试管早产儿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22例试管早产儿与183例自然妊娠早产儿(对照组)母亲围产期情况、出生一般情况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母围产期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25.4%)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3.3%)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组病死率(9.0%)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管早产儿与自然妊娠早产儿相比,更易患RDS,且畸形率及病死率均较自然受孕儿高,故仍应慎重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方式,并加强孕产期监护。

  • 标签: 并发症 治疗转归 试管婴儿 早产儿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女,18个月,在外院诊断发现声门下新生物,要求手术。4月龄时出现呼吸困难,喉喘鸣,在外院检查发现声门下有新生物,阻塞1/2的气管直径,导致呼吸困难,

  • 标签: 声门下新生物 氩气刀 儿童 治疗 呼吸困难 病例资料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敷背散以不同时间外敷治疗婴儿肺炎的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将90例婴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贴敷10min组,贴敷15min组,贴敷20min组。3组除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0d之外,均加用中药敷背散贴敷肩胛间区或肺部听诊啰音密集处,并分别采用10min,15min,20min不同的贴敷时间治疗,对治疗后的疗效及皮肤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组病例临床症状在第3,7,10天时均有明显好转,第10天15min组,20min组疗效优于1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min组、20min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皮肤安全性比较10min组、15min两组皮肤阳性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min组、15min组皮肤阳性反应率低于2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个月至1岁的肺炎患儿使用敷背散贴敷时间应以15min为疗效佳、皮肤安全性最好。

  • 标签: 肺炎 敷背散 治疗应用 贴敷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刘秀云主任医师很荣幸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的委托,与申昆玲教授邀请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部麻省总医院儿童呼吸中心主任,T.BernardKinane教授就儿间质性疾病,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儿童 分类 治疗 诊断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痉、控制感染(利巴韦林、抗生素)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注射,疗程5~7d。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9/40),高于对照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发热时间,有利于惊厥的控制。

  • 标签: 惊厥 药物疗法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应用 发热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和心室作功指数(Tei指数)对胎儿心力衰竭评估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我院)产前诊断的胎儿心力衰竭连续病例,知情同意下根据患胎父母意愿分为地高辛组及病例对照组。地高辛组经多学科会诊确定个体化经胎盘转运地高辛治疗方案。对病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动态监测两组患胎CVPS及心室Tei指数并观察妊娠结局。同时纳入同期在我院建卡的健康孕妇及胎儿作为正常组,分别于妊娠20、24、28、32、36周及产前观察CVPS及心室Tei指数演变。结果①地高辛组共纳入10例胎儿心力衰竭病例,其中4例胎儿心房扑动(AF)、3例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例轻型胎儿杂合型地中海贫血(MA)、1例胎儿扩张性心肌病(DCM)。AF、SVT及MA患胎经地高辛治疗后心力衰竭得到控制,治疗后孕期顺利,足月顺产,随访10~55个月,生长发育良好,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显示患儿智力及行为发育均正常;治疗过程中CVPS逐渐上升,达到或接近10分,心室Tei指数逐渐下降,均接近正常组水平。②病例对照组共纳入9例胎儿心力衰竭病例,其中4例AF、3例SVT、2例MA。其中1例AF、1例SVT分别于观察5及7d后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其后转入地高辛组,给予地高辛治疗,孕期顺利,足月顺产。其余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后,其CVPS逐渐降低,心室Tei指数逐渐升高,最后终止妊娠。③地高辛组1例观察到胃肠道不良反应,地高辛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地高辛作为治疗胎儿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安全性较好;随胎儿心力衰竭控制,胎儿CVPS逐渐上升,心室Tei指数下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CVPS和心室Tei�

  • 标签: 胎儿 心力衰竭 经胎盘转运地高辛 产前治疗 心血管整体评分 Tei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头针五项为主治疗孤独症临床疗效。方法15例孤独症患儿采用头针五项(智三针、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颞上三针)为主,配合西医干预疗法治疗。4个月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结果15例孤独症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11/15)。治疗后CARS评分为(37.40±6.59)分,低于治疗前(43.73±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头针五项为主治疗孤独症疗效确切。

  • 标签: 孤独症 针刺 穴位疗法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75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1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5%盐水,观察2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10%盐水,观察临床效果。3组雾化疗程5~7d,出院7~10d随访(包括电话随访)。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在喘憋、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缩短病情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 治疗应用 雾化吸入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采用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雾化吸入组和肌内注射组进行对照研究。(2)50例雾化吸入组的婴幼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7d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果与干扰素肌内注射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雾化吸入组患儿1~7d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或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肌内注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能快速控制临床症状,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肺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 治疗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 学龄前
  • 简介:目的评价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onset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SoJIA)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确诊为SoJIA并初次接受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治疗方案组(对照组),15例;MMF1组:传统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病情无缓解,加用MMF治疗,7例;MMF2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泼尼松+MMF治疗方案,13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2、4、12周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前MMF2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MMFl组和MMF2组的泼尼松用量明显减少,ESR明显减低(P〈O.05);MMFl组患儿体温高于另两组(P〈0.05)。治疗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MMFl组泼尼松用量减少(P〈0.05),ESR降低(P〈0.05);MMF2组泼尼松用量减少,体温下降并恢复至正常,WBC值降低,ESR降低,铁蛋白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l和MMF2组相比,MMF2组体温更低(P〈O.05)。MMF治疗组均未出现MMF用药的副作用。结论MMF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控制SoJIA患儿病情,更快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联合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剂量,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治疗 麦考酚酸酯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红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0~14d,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60/65),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退热时间、胸片大片影及胸腔积液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肺炎 药物疗法 肺炎 支原体 致病力 阿奇霉素 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