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国贤 韩根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开封 475000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神经免疫及抗体工程研究室,北京 100850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可诱导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高表达,以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目前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4, CTLA-4)以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Tim-3)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靶向抗体药物研发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其中多种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上市,虽然有部分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存期延长,但尚存在较多患者出现耐药或没有缓解病情的状况。最新的研究发现,靶向PD-1治疗的耐药患者Tim-3表达上调,Tim-3也被认为是潜在的新一代肿瘤治疗靶点,Tim-3与PD-1的靶向联合治疗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国内外靶向Tim-3药物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 Tim-3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4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样本中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和TIM-3水平,分析组间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IM-3与AFP和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AFP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P=0.003),总胆红素(χ2=22.85,P<0.001)、直接胆红素(χ2=25.90,P<0.001)、间接胆红素(χ2=19.92,P<0.001)、谷丙转氨酶(χ2=36.64,P<0.001)、谷草转氨酶(χ2=26.26,P<0.001)、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χ2=34.67,P<0.001)、总胆汁酸(χ2=13.10,P<0.001)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血清TIM-3水平分别为11.1(4.2,14.4)ng/ml、12.7(4.3,23.9)ng/ml、11.4(3.4,17.0)ng/ml、15.7(10.5,21.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08);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4组患者血清TIM-3与AFP均无关(r=0.05,P=0.791;r=0.18,P=0.497;r=0.03,P=0.883;r=0.24,P=0.396);健康对照组血清TIM-3与总蛋白(r=0.36,P=0.036)、乙型肝炎组血清TIM-3与球蛋白(r=0.35,P=0.034)、肝癌组血清TIM-3与总胆汁酸(r=0.46,P=0.017)均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48.10%,特异性为91.43%;以健康人群和肝硬化患者合并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6.30%,特异性为41.77%;以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合并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6.30%,特异性为40.52%。结论肝癌患者血清中TIM-3水平显著升高,对肝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肝癌患者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肝肿瘤 肝硬化 TIM-3
  • 简介:目的分析肾癌组织中Tim-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Tim-3甲基化在肾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20例肾癌组织和3例癌旁组织中Tim-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肾癌组织中有11例(55%)检测到了Tim-3基因甲基化表达,相应癌旁组织中没有检测到Tim-3基因甲基化表达。结论肾癌组织中Tim-3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Tim-3基因甲基化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肾肿瘤 DNA甲基化 MSP TIM-3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对R-CHOP方案免疫化疗反应良好,但30%~4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复发难治DLBCL。因此,发现新的预后标志物,对提高DLBCL的诊疗水平至关重要。免疫逃逸是DLBCL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TIM-3、BTLA、LAG-3在DLBCL中均高表达,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效应功能,促进淋巴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从而促进DLBCL发生发展,影响常规化疗的效果。积极探索上述3个抑制性分子对DLBCL的影响,有望成为治疗DLBCL的新靶点。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TIM-3 BTLA LAG-3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兴免疫检查点相关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 4个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自建库之日起至2022年3月1日。按照入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后,采用Stata SE 12.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 788例NSCLC患者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TIM-3高表达是NSCLC患者总生存期(HR=2.06,95%CI:1.76~2.40,P<0.001)、无复发生存期(HR=2.43,95%CI:1.84~3.21,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2.19,95%CI:1.30~3.70,P=0.003)的不良预后因素;高表达的TIM-3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OR=2.26,95%CI:1.51~3.39,P<0.001)、TNM分期(OR=2.13,95%CI:1.37~3.32,P<0.001)和PD-1表达状态(OR=3.78,95%CI:2.37~6.01,P<0.001)相关。结论TIM-3高表达的NSCLC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更短,并且高表达的TIM-3与较晚的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状态相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肿瘤进展,有望作为NSCLC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和肺癌免疫治疗的关键分子靶点。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Meta分析 预后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周口市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3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根据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37例)、中度肝纤维化组(72例)、重度肝纤维化组(34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Tim-3、DNMT1水平,并采集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im-3、DNMT1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14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肝纤维化37例(25.87%),中度肝纤维化72例(50.35%),重度肝纤维化34例(23.78%)。中、重度肝纤维化组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Tim-3、DNMT1水平均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组PCⅢ、HA、Tim-3、DNMT1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tau-b(K)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显示,PCⅢ、HA、Tim-3、DNMT1表达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可能与患者血清Tim-3、DNMT1过表达有关,考虑未来可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Tim-3、DNMT1水平,辅助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 标签: 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DNA甲基转移酶1 肝纤维化
  • 简介:T房间immunoglobulin-domain-containing和mucin-domain-containingmolecule-3(Tim-3)被报导了参予煽动性的疾病的致病。然而,Tim-3是否涉及肝炎B病毒(HBV)感染仍然保持未知。这里,我们在HBV感染的一个基于水动力学的鼠标模型学习了Tim-3的表达式和函数。特别在CD8+T房间上,肝的T淋巴细胞上的Tim-3表示的重要增加从到白天18的白天7在HBV模型老鼠被表明。在由特定的shRNAs击倒的Tim-3以后,显著地在HBV模型老鼠从肝的CD8+T房间增加了IFN-生产被观察。很有趣地,我们发现CD8+T房间上的Tim-3表示在有更高的浆液anti-HBs生产的HBV模型鼠标是更高的。而且,Tim-3在vivo的击倒的影响anti-HBs生产。一起,我们的数据建议Tim-3可能在HBV感染充当抗病毒的T房间回答的一个有势力管理者。

  • 标签: T细胞反应 肝炎病毒感染 小鼠模型 CD8 Tim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免疫检查点吲哚胺2, 3-双加氧化酶1(IDO-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9例DTC患者(男33例,女86例,中位年龄42岁)的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IDO-1、LAG-3TIM-3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其阳性表达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种免疫检查点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1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5(2~66)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6.47%(91/119)。LAG-3TIM-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85%(26/119)和78.15%(93/119),均较甲状腺正常组织更高[7.34%(8/109)和62.39%(68/109); χ2值:9.43、6.81,均P<0.05]。IDO-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59%(84/119),与甲状腺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22%(70/109); χ2=1.05,P>0.05]。LAG-3阳性表达与肿瘤单发病灶有关[比值比(OR)=0.248,95% CI:0.086~0.716,P=0.010]。单因素(χ2=4.96, P=0.026)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风险比(HR)=2.239, 95% CI:1.013~4.592, P=0.046]均提示LAG-3阳性表达是5年PFS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与TIM-3阳性表达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OR: 0.309~3.084,均P>0.05),也未发现TIM-3阳性表达与PFS率有关(χ2=0.008,P=0.929)。结论免疫检查点LAG-3TIM-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LAG-3的阳性表达与更差的预后相关,提示LAG-3可能成为DTC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吲哚胺-吡咯2,3-双加氧酶 抗原,CD 膜蛋白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对急性鼻-鼻窦炎(ARS)大鼠Galectin-9、Tim-3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鼻窦炎口服液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均建立AR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第2天起开始给药,鼻窦炎口服液组以10ml/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5ml/kg无菌水灌胃,连续7d后处死,采样待检。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IgE、IL-4、INF-γ含量;RT-PCR检测鼻黏膜Galectin-9、Tim-3mRNA表达。结果鼻窦炎口服液组可有效改善组织病理损伤;鼻窦炎口服液组较模型组明显将低IgE、IL-4含量及Galectin-9、Tim-3mRNA表达,明显升高IFN-γ含量(P<0.01)。结论鼻窦炎口服液可调节ARSGalectin-9、Tim-3表达。

  • 标签: 急性鼻-鼻窦炎 鼻窦炎口服液 半乳糖凝集素9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 大鼠
  • 简介:目的: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恶性黑色素瘤组Tim-3表达量为(15.89±6.49)%,健康对照组的表达量为(3.27±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无溃疡、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Breslow分度无关(P〉0.05)。结论: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并有望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早期预测及治疗的重要靶标。

  • 标签: TIM-3 CD8~+T细胞 恶性黑色素瘤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采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特异短发夹RNA(shRNA)沉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im-3的表达,探讨Tim-3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分离哮喘小鼠PBMCs,用Tim-3特异的shRNA片段沉默哮喘小鼠PBMCs中高表达的Tim-3基因。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Tim-3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ACS)检测Thl和Thl7的比例;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PBMCs中Tim-3mRNA表达明显升高;使用特异Tim-3shRNA沉默哮喘小鼠PBMCs后,沉默组PBMCs中Th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沉默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FN-1明显升高,IL-17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特异Tim-3shRNA有效地沉默了Tim-3的表达,Tim-3表达的改变影响了T细胞的分化。

  • 标签: 哮喘 TIM-3 RNA沉默 T细胞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诊的30例非特指型DLBCL患者的石蜡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上述分子单个阳性及共表达对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PD-1、TIM-3、LAG-3、BTLA单个阳性组与单个阴性组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1、TIM-3共表达组及TIM-3、BTLA共表达组的中位PFS期分别是26和24个月,分别低于其非共表达组的54个月(P=0.021)和47个月(P=0.037);PD-1、TIM-3、LAG-3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17和25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1个月(P=0.024)和60个月(P=0.015);PD-1、TIM-3、LAG-3、BTLA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是18和26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0个月(P=0.038)和57个月(P=0.041)。结论非特指型DLBCL患者中PD-1、TIM-3共表达以及TIM-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PD-1、TIM-3、LAG-3共表达者及PD-1、TIM-3、LAG-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和OS期。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程序性死亡蛋白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61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6例(ACS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Tim-3、LP-PLA2、hs-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三项血清指标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三项血清指标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分类的诊断价值。结果①一般资料比较中,健康对照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者比例低于ACS组及SAP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0、28.45,P均<0.05)。②ACS组Tim-3水平(71.68±1.22)低于SAP组(72.84±2.69)及健康对照组(75.32±4.66),P<0.05。ACS组hs-CRP[(16.95±2.58)mg/L]、LP-PLA2水平[(249.14±42.98)ng/ml]高于SAP组[(8.97±1.01)mg/L、(195.05±37.12)ng/ml]及健康对照组[(2.23±0.36)mg/L、(112.38±17.42)ng/ml]P<0.05;SAP组Tim-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SAP组hs-CRP、LP-PLA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组血清Tim-3、hs-CRP及LP-PL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Tim-3水平与hs-CRP、LP-PLA2水平呈负相关(r=-0.34、-0.20,P均<0.05),hs-CRP与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0.88,P<0.05)。④血清hs-CRP、LP-PLA2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分类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3、0.78,敏感度依次为95.1%、68.9%,特异度依次为94.6%、80.4%。结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im-3水平下降,hs-CRP及LP-PLA2水平升高,检测血清hs-CRP及LP-PLA2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预测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1型膜表面蛋白分子,其在免疫系统稳态调节中对于体内异己成分(病原体、肿瘤)和自身成分的应答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与天然型配体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9(Galectin-9)反应为适应性负性免疫调节方式中的重要通路之一,本文就TIM3/Gal-9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beta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3 肿瘤免疫调节
  • 简介:Inordertofi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distortionruleoftheconcreteanditssurroundingstressfield,areal-timeopticalholographicsetupisusedtorecordthedistributionandthevariationofthesamples,thewaveformsofultrasonicemissionstimulatedbythemicro-cracksarerecordedbyatransientautomaicwaveformrecorderthdeterminethetime,locationandintensityoftheactionsofmicro-cracks,Theexperimentresultsareworthystudying.Thismethodprovidesausefulexperimentalapproachtostudythebrittlenessmaterials.

  • 标签: 时实全像技术 扭曲 干扰测量法 混凝土
  • 简介:肿瘤immunoevasion是肿瘤房间在获得能力围绕主人免疫系统并且利用protumorigenic发炎的癌症immunosurveillance的一个先进阶段。T房间免疫球蛋白粘蛋白(提姆)基因家庭成员作为调整多重有免疫力的反应阶段并且维持有免疫力的动态平衡的批评检查点蛋白质出现了。积累的证据证明肿瘤房间利用提姆基因家庭成员躲避immunosurveillance,而提姆基因家庭成员便于发炎相关的肿瘤前进的预防。因此,在肿瘤前进澄清提姆基因家庭成员的相对贡献的全面分析可以阐明在癌症病人的immunosurveillance系统。

  • 标签: 肿瘤免疫 基因家族 TIM 肿瘤细胞 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腺苷A2A受体(A2AR)和TIM3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表达,并分析NSCLC组织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较高,5年生存率较低(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CLC肺癌组织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均相关。结论NSCLC患者腺苷A2A受体和TIM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且与其预后相关,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腺苷A2A受体 TIM3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