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保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保守性手术治疗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8~83min,平均46min。术后住院2~4d,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保守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腹腔镜手术 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
  • 简介:高血压己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之一,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是一种健康隐患。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身边的一些老年人因患高血压而离不开药,且多数人吃药的量越来越大,有时还不知道该吃哪种药效果好、副作用小。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去年春节,我听一位朋友说,“醋蛋”可以治疗高血压,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醋蛋液" 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顺铂(DDP)对宫颈癌淋巴转移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只裸建立人宫颈癌裸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各7只,对照组裸腹腔注射PBS缓冲,顺铂组裸腹腔注射顺铂。观察裸淋巴转移情况,采用病理学方法认证淋巴结及淋巴结内部的宫颈癌浸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和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对淋巴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顺铂组淋巴转移个数及淋巴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顺铂组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顺铂治疗后,对裸淋巴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淋巴结中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下调,抑制宫颈癌移植瘤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顺铂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宫颈肿瘤 顺铂 淋巴转移 PODOPLANIN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目的通过克隆柱法提取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乳腺癌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单细胞克隆加低密度干细胞培养基筛选获得呈“球样”生长的乳腺癌干细胞,行CD44、CD24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诱导分化实验。结果CD44+CD24^-/Low细胞的比例为12.1%,且在全克隆中富含CD44+CD24^-/Low细胞。在形成的细胞球中富含CD44+CD24^-/Low细胞,并且在诱导分化时可见明显类管腔样结构形成,并表达CK18及CK14。结论克隆柱法是提取细胞系中癌干细胞的简单有效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克隆柱法
  • 简介: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少数可以进行早期筛查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采用宫颈细胞学进行筛查,但传统的宫颈细胞学筛查准确率偏低。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近年来我国引入了宫颈基细胞学(TCT)方法。为了解TCT在我国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及宫颈病变发病年龄特点,对本院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79974例宫颈基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 临床分析 宫颈癌筛查 恶性肿瘤 早期筛查 宫颈细胞学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1年的《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该报道称,在对胎儿的Rh疾病(RhDisease,RhD)进行产前诊断的非损伤性方法可被大规模应用之前,样品运输的要求的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故科研人员在对样品运输时间和母体血清中胎儿DNA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对972例之前通过两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realtimePCR来检测RhD的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

  • 标签: 产前诊断 非损伤性 非细胞 运输时间 胎儿 提取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对参与调节胆汁酸转运相关的基因,如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taurocholateco-transprortingpolypeptide,NTCP)、胆盐输出泵(bilesaltexportpump,BSEP)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孕肝内胆汁淤积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孕随机均分为4组。自孕第15d起,对照组颈部皮下注射精制植物油2.0mL/kg·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mg/kg·d、1.25mg/kg·d、1.5mg/kg·d。于妊娠第21d采血2mL,后采用颈部脱臼法处死,提取母鼠肝脏行活体组织学检查。检测各组孕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中各目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生化指标:低、中、高剂量组孕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水平:ER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升高,而FXR、NTCP、BSEP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降低,各组目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雌激素剂量的增加,ERα表达水平升高,而FXR、NTCP、BSEP表达水平均降低,提示胆汁酸代谢转运功能降低,可能为雌激素诱导孕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之一。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雌激素受体 胆汁酸转运相关基因 法尼醇X受体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 胆盐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饮食指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病毒唑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同时给予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3~5ml/(kg·d)静脉滴注治疗,共3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7%,显效率34.6%,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22.9%、31.3%、54.2%。治疗组治愈率舜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生脉注射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174例乳腺癌术后的腋下和肿瘤附近创面引流作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将结果与相关因素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脱落癌细胞阳性者42例,占24%。T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X2=6.960),T2和T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26.372)。Ⅰ期和Ⅱ、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33.187),Ⅱ期和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200),Ⅲ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x2=0.520)。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2=18.748);非浸润和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21);根治和改良根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x2=3.563);腋下引流和胸创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x2=8.116)。结论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大小、病期早晚、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高手术操作质量可降低脱落癌细胞阳性率。

  • 标签: 乳腺癌 脱落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润肠口服对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服用滋阴润肠口服,对照组40例未服用该药。观察两组产妇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伤口疼痛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0.13±14.24)h、第1次排便时间为(41.23±13.11)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腹部胀痛、伤口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6.67%,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口服滋阴润肠口服能缩短排气、排便时间,能有效促进产妇剖宫产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滋阴润肠口服液 排气 排便
  • 简介: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热毒宁注射0.5~0.6ml/kg,每日一次,对照组45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每日一次。观察两组发热天数,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热毒宁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 简介: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及介入治疗法诊治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乳管镜诊断为乳腺疾病患者7426例,年龄25~74岁,平均36.8岁,全部为女性。根据镜下表现分组:积乳症组(2466例)、闭塞性乳管炎组(2026例)及导管扩张症组(2934例),3组均给予介入治疗,3~4周为1个疗程。随访3~36个月。结果742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62.59%(4648/7426),总有效率为93.33%(6931/7426)。积乳症组有效率达96.15%,治愈率达72.91%;闭塞性乳管炎组有效率达90.57%,治愈率达53.95%;导管扩张症组有效率达92.88%,治愈率达59.88%。并发症:乳管皲裂25例,细菌感染13例,血肿3例,未发现医源性感染。结论乳管内窥镜对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乳管内窥镜介入治疗直接有效。

  • 标签: 乳管镜 乳腺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实验。结果: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原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于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热源物质检查可靠适用。

  • 标签: 法莫替丁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患者的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率X^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中,乳腺癌患者约占14.12%(12/85),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比年龄≤50岁者多见(X^2=14.43,p=o.oo);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比未绝经者多见(X^2=33.27,=o.oo);病程〉12个月的乳腺癌患者比病程≤12个月者多见(X^2=8.89,P=o.oo);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距离〉2cm的乳腺癌患者比≤2cm者多见(X^2=24.04,P=0.00);伴有肿块的乳腺癌患者比不伴肿块者多见(X^2=20.64,P=0.00);左侧乳头溢患者乳腺癌发生率与右侧乳头溢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76)。纤维乳管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3.33%(10/12)。结论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患者乳腺癌风险较高,多见于年龄〉50岁、绝经期、病程≥12个月和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2cm的患者,并多伴有肿块,临床不可忽视。纤维乳管镜对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患者的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乳头溢液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