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护理科学的发展。为了适应医院改革,提高护理质量,适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需要,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激励机制 医院改革 人性化管理 卫生事业 护理科学
  • 简介:紫杉醇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的一线药物。紫杉醇还适用于卵巢癌、肺癌和头颈部的肿瘤。对于常规化疗无效的肿瘤,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和生殖细胞肿瘤,也可以应用紫杉醇化疗[1]。然而,随着紫杉醇药物的广泛应用,肿瘤对紫杉醇耐药的矛盾日益突出。紫杉醇作为一线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30%~60%,而作为二线药物或者单药化疗药物,其有效率为20%~40%[2]。乳腺癌对紫杉醇耐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获得涉及多种机制。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讨乳腺癌对紫杉醇耐药的机制,以期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选择化疗方案。

  • 标签: 乳腺肿瘤 紫杉烷类 抗药性 肿瘤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4年3月的《The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杂志上。作者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接近1/4的死胎与孕妇肥胖有关,并且随诊孕龄和肥胖程度的增加,这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为了确定孕妇肥胖是否与死胎有关,RuofanYao教授及其同事等分析了德克萨斯州2006~2011年和华盛顿州2003~2011年人口记录数据库

  • 标签: 孕妇 死胎 肥胖程度 风险 人群研究 数据库
  • 简介:乳腺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我们虽然对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有所了解,但仍有众多问题尚未解决。研究乳腺癌转移机制这一医学难题,有助于掌握肿瘤演进过程,防治乳腺癌转移。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是转移发生的内在分子基础,所谓转移相关基因是一族功能上能够促进或阻断肿瘤转移潜能而不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基因。乳腺癌转移过程不仅伴随着增殖相关分子和转移相关分子之间的程序性互动,而且也受到细胞微环境、宿主因素、免疫调控等多元影响。近年来,通过应用消减杂交、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移机制
  • 简介:胃缩小手术可以通过减小胃的体积,进而吲氏进食量等,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瘦身的目的。通常,手术者的多余体重会在术后一年内减掉70%到80%。但这种手术可能引起伤口发炎、出现可危及生命的血凝块现象。手术中胃部的缝合处也有可能发展成漏洞并引起并发症。

  • 标签: 手术风险 并发症 减肥 发炎 手术者 胃部
  • 简介:乳腺癌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国家和学术组织的研究基础上的,所以适用的人群不同,侧重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资料也各有不同。随着对乳腺癌患病危险因素研究的深入,纳入更多相关因素如乳腺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等,有可能提高现有模型的预测能力。现有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方面的指南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国家健康和保健研究所(NICE),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出高危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所有人群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方面的预防,高危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非常高危者还可以考虑预防性乳房切除。

  • 标签: 乳腺肿瘤 风险调节 流行病学 预防卫生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锌缺乏症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出符合临床诊断的30例小儿锌乏症进行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的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防治对策。结论小儿锌缺乏症是严重影响小儿消化,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正确诊断,仔细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对指导预防和治疗小儿锌缺乏症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缺乏症 病因 机制 防治对策
  • 简介:目的:对医院外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患者、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等。结果提高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严抓护理人员的医护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论医院外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措施的科学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外科护理的安全性,确保了外科护理整个过程当中护理方案的全面实施,使外科护理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以及制度化,从实质上为患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糖尿病患者易于并发冠心病;两者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基础上,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出现糖代谢障碍、高血压、血脂紊乱、内皮功能损伤、纤溶系统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的病理情况,导致糖尿病早期发生冠心病。针对其发病的诸多环节,采用改善生活方式、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等措施能延缓或阻止病情的进展及改善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机制策略
  • 简介:目的:分析妇产科中的护理风险类型及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统计护理风险类型,对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对策。结果: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以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的发生率最高;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繁琐,护理风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使用SPSS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各种临床风险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7—83岁(中位年龄41岁),良性40例,交界性24例,恶性2例。局部复发15例,其中12例复发发生于区段切除术。在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组织学等级的叶状肿瘤患者之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为保护因素(RR=0.151),扩大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者的复发风险较区段切除术者下降至66/1000和53/1000;组织学等级为危险因素(RR=5.803),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分别为良性肿瘤者的12.26倍和4.37倍。结论恶性程度高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影响预后。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选择切除范围扩大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对恶性程度高的患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经外周穿刺王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王管技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的血液透析病人,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本文就重点对血透病冬的感染风险和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流程,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避免静脉输液给病患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尽量杜绝输液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规避风险 护理程序 护患沟通
  • 简介:刚地弓形虫是重要的致畸性原虫,孕妇感染后可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出生缺陷。虫体在入侵宿主细胞和致病的过程中,其表面抗原(surfaceantigen,SAG)、微线体蛋白(micronemes,MIC)、棒状体蛋白(rhoptryprotein,ROP)和致密颗粒蛋白(densegranuleprotein,GRA)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弓形虫的流行情况以及研究热点综述如下。

  • 标签: 刚地弓形虫 出生缺陷 致病机制
  • 简介: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可缓解妇女绝经后更年期症状,预防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显著改善妇女绝经后的生活质量。乳腺是性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雌、孕激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并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普遍应用HRT的同时,HRT与乳腺癌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此疾病为在儿童时期发生疾病,患者一般多出现发声抽动、运动抽动等表现,患者还有多动、强迫等方面的表现。此疾病的发生几率为0.1%~1%左右,患者发生疾病的年龄为3~8岁,发病的男性一般都多余女性患者。虽然本病的名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但秽语症状并非本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主张将本病称为多发性抽动症。

  • 标签: 儿童 多发性抽动症 发病机制 治疗 综述文献
  • 简介: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salviamih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部。其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入药历史悠久。丹参酮(tanshinone,Tan)为丹参根部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按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分为丹参酮Ⅰ(Ⅰ)、丹参酮ⅡA(Ⅱ)、丹参酮ⅡB(Ⅲ)、隐丹参酮(Ⅳ)等15种成分。大量研究显示丹参酮ⅡA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

  • 标签: 丹参酮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