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对于有宝宝的家庭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宝宝年龄小,好奇心很强,常会因玩弄电源而发生触电事故。那么,家长们又该如何处理触电意外呢?

  • 标签: 触电事故 急救 生活水 好奇心
  • 简介:出生缺陷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婴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产检中大规模地进行产前筛查,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早发现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有效防范缺陷儿出生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各项产前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风起云涌,如何在众多的产前检测技术中寻找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就超声检查技术、血清学筛查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检测技术
  • 简介:目的:针对小儿脑外伤临床资料,对其急救的措施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脑伤患者,采取合理急救及综合治疗,并记录在案。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40例痊愈,62例好转出院,植物性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与综合治疗对小儿脑外伤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脑外伤 临床急救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护发的作用就是使秀发充分吸收营养,并同时在头发外部形成保护层,使其免受损伤,保持柔软、亮泽:富有弹性。就如不同类型的皮肤选择不同的护肤品,你可根据头发的受损程度选择不同的护发产品:干枯敏感的发质宜使用含高蛋白的滋润型护发产品,比如蛋白护发露,可日常使用。如果是极度纷乱、干燥的头发,则可使用发膜,深度滋养和平复因受损而难于打理的发质,令其回复健康,柔软亮泽。

  • 标签: 急救 受损程度 日常使用 高蛋白 护发 保护层
  • 简介:孩子由于年纪小、好动且自制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家长该怎么办呢?这里介绍几种急救方法。

  • 标签: 儿童 急救措施 药物中毒 抽筋 骨折 脱臼
  • 简介:目的:对70例急性心肌梗塞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9年我院收治的急诊住院病70例临床资料,其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42~69岁,对其进行急救与护理。结果: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过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病情稳定68例(97.14%),并发症2例(2.86%),其中1例死于途中,1例入院后13h死亡。结论:上述急救与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回顾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率95%,死亡率5%。结论:实施早期规范合理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临床急救 护理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值得是由于长久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发病快,因此通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患者进行家庭急救和及时的急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及时关注急性心肌梗死先兆表现、患者自救意识的培养以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三方面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家庭急救的方法,并从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康复护理三方面就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水平和护理效果而努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家庭急救 急诊护理
  • 简介:根据《全球出生缺陷报告》,全球每年出生遗传相关出生缺陷婴儿近800万,占出生总人数6%;其中300多万遗传性出生缺陷患儿在5岁前夭折,另外约300万将终身带病。94%以上患儿、95%以上死亡病例来自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现已发现7000多种遗传或部分遗传性出生缺陷;遗传性病因可分为染色体病(含基因组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其中,严重遗传病占严重出生缺陷的80%,常为致愚、致残、致死性,且难以治疗、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因此,严重遗传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前诊断 高通量 遗传性病因 出生缺陷 测序 中等收入国家
  • 简介:随着超声医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为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结构筛查到功能评估,显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代表性的有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时间-空间成像等,本文就新技术在胎儿心脏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逆向工程技术在乳房整形再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56例乳房整形患者进行了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建、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仿真手术模拟和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乳房实体模型,再根据三维模型提供的直接信息,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的乳房整形手术模拟,制定量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乳房整形美容效果:50例为优,6例为良。结论逆向工程技术为乳房整形和再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指导.

  • 标签: 乳房整形 计算机辅助外科 逆向工程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观察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指甲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仪对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招募的20例月经正常女性月经周期3个阶段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进行测定,同时在月经周期第1天、第14天,第23天进行手背动态血流成像扫描。结果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拇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分别为(540.5±81.1)PU、(546.4±94.9)PU和(607.1±97.4)PU,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手指指甲微循环血流量测定结果相似。手背动态血流成像图显示,月经周期第23天血流灌注量较月经第1天及第14天明显增加。结论健康女性的指甲微循环血流量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动态血流成像可简便、快速地测定体表微循环血流。

  • 标签: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微循环血流量 月经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龄12~32周的3711例单胎妊娠高危孕妇,记录临床指征、年龄、孕周等数据。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其外周血游离胎儿DN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711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74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59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41例21-三体和8例18-三体,4例13-三体,5例性染色异常,1例其他常染色异常,1例21-三体和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证实为假阳性。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胎儿13、18、21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准确性还有待技术完善来进一步提高,对于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也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 标签: 游离DNA 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血清学筛查、超声筛查及HTS检测应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的检测效率,评价HTS及联合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进行HTS检测的低龄孕妇资料1612例。本研究以核型分析为金标准,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超声筛查异常或HTS检测阳性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进行核型分析。其余病例随访至胎儿出生后。结果血清学筛查、超声筛查、HTS对低龄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5%(13/20)、24%(6/25)、92%(23/25),特异度分别为42.52%(608/1430)、91.50%(1442/1576)、99.56%(1569/157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6%(13/835)、4.29%(6/140)、76.67%(23/30)。超声联合血清学筛查、超声联合HTS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68%(17/25)、96%(24/25),特异度分别为40.55%(647/1576)、91.24%(1438/157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78%(17/954)、14.81%(24/162)。结论HTS检测T21、T18的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而且HTS可以检测13、X、Y染色体非整倍体等目前血清学筛查无法检测的染色体疾病,因此HTS检测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具有临床可行性;与血清学筛查、超声筛查相比,HTS检测效率较高,且无孕周限制,可避免因较高假阳性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相比于超声联合血清学筛查,超声联合HT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假阳性率,可以缓解产前诊断工作的压力。

  • 标签: 染色体非整倍体 血清学筛查 超声筛查 高通量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及服用促排卵药3种方式受孕双胎妊娠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孕妇324例,其中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辅助生殖组)106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81例,服用促排卵药物受孕(促排卵药组)137例。对3组双胎妊娠孕妇的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辅助生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S/D异常、羊水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剖宫产、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自然受孕 辅助生殖技术 促排卵药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1细胞转染表达短发卡状RNA(shRNA)的质粒后,SKOV3.ip1细胞中Her-2/neu基因表达的变化,和对SKOV3.ip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Her-2/neu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SKOV3.ip1细胞,从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三个方面评价shRNA表达载体对Her-2/neu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抑制SKOV3.ip1细胞Her-2/neu基因的表达,使Her-2/neu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多。结论靶向Her-2/neu的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抑制Her-2/neu基因的表达。

  • 标签: RNA干扰 卵巢癌细胞 HER-2/NEU基因
  • 简介:众所周知,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一下无非就是遗传方面的问题、不良环境的作用及遗传和不良环境共同作用所致,药物的使用就是不良环境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药物致畸的研究进展。该视频为我们阐述了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的几个方面,包括胎龄、用药时间的长短、药物的计量,同时,不同胎儿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以及胎儿生长过程中不同孕周、

  • 标签: 药物致畸 胎儿发育 出生缺陷 用药时间 生长过程 环境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它虽不是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其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由此可引发一系列社会和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其患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