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颁面部处于人体暴嚣的部位.其损伤在和平时期占全身伤的6.8%~20.2%,其中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占整个颁面外伤的24.2%~35.1%。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口腔颌面部的外伤发病率较很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且由于颌面部损伤涉及的组织结构复杂。常常影响颅脑、呼吸道等重要器官,常危及患者生命。在急诊救治工作中需要多科协作完成.这就要求医生除熟练掌握本专业外伤的救治技术以外。对于并发症所涉及的医学知识也应有足够的认识。本文针对颌面部损伤中所涉及到的常见并发症.简要分析其发生原因、诊断和救治方法。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急救 并发症
  • 简介:高渗盐水在治疗失血性休克尤其是合并颅脑外伤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其在颅脑外伤治疗中有积极作用:能避免大脑血流因灌注减少引起的缺血、缺氧。减轻大脑的二次损伤。然而国外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渗盐水在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对于其能否在临床上推广.仍需更多的大样本实验来证实。

  • 标签: 高渗盐水 颅脑外伤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34岁男性患者.ASA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L2—3椎体骨折内固定术。T12以下不全瘫,下肢肌Ⅱ级。于术后15分钟发生气胸.经急诊闭式胸腔引流治疗后,完全好转出院。

  • 标签: 气胸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手术治疗;Ⅱ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Ⅲ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加骨盆牵引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治疗前病变范围与症状无明显差异。出院时Ⅰ、Ⅱ、Ⅲ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5%、87%、95%;出院后120例均随访一年,Ⅰ、Ⅱ、Ⅲ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82%、9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首选非手术治疗,以硬膜外阻滞加骨盆牵引为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硬膜外阻滞 骨盆牵引 临床疗效
  • 简介:对急性颅脑外伤病人施行急救复苏,或在围麻醉期处理中,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是至关重要的原则。脑外伤病人常发生返流、恶心和呕吐,致声门常沾有胃液等污染物,本文目的在了解这类沾染物的性质与pH值,藉以对脑外伤病人产生吸入性肺支气管感染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 标签: 颅脑外伤病人 PH检测 性质 声门 急性 围麻醉期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d的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 标签: 腰背肌功能训练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酒精中毒并颇脑外伤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进行性颇内压升高,由于颇内不同腔室之间存在着压力差,致脑组织受压力度不均衡,重则发生脱垂和嵌顿,如呼吸、循环中枢受压时可表现为呼吸深缓、血压升高及心动过缓,此时多为代偿晚期,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当手术、麻醉刺激或将患者置于特殊体位时,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等,本组发现9例患者均以硫酸镁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酒精中毒 硫酸镁 治疗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超前镇痛及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n=20)。两组均采用两泊酚、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前,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ml(40mg)。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拔除气管导管前(停药10min,T2),拨管时(T3)、拔管后10min(T4)各时间点.两组的评价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和舒芬太尼用量。结果:N组:T2~T4各点MAP、HR较P组显著升高,部分时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P组RS评分显著低于N组,而RSS评分显著高于N组,舒芬太尼的用量少于N组。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胸腰椎骨折手术.可产生明显的超前镇痛作用,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的用照,并可预防苏醒期躁动发生。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舒芬太尼 超前镇痛 苏醒期躁动
  • 简介:医用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微创方法,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注射部位包括盘内、椎旁以及椎间孔内外等。目前的研究表明,臭氧对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细胞可产生氧化作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对髓核的直接氧化作用、调节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反应、激活镇痛系统和增加氧供使炎症介质减少等。其中,有些作用机制的具体作用途径尚未完全阐明,而大量的临床证据以及明确臭氧的作用途径为其临床应用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量要的作用。

  • 标签: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用机制
  • 简介:酒精中毒已列为一种疾病,饮酒后并发的各种伤害亦日益增多,本组重点观察了饮酒后并发颅脑外伤手术采用仰卧位与侧卧位对患者通气功能SpO2的影响,以提醒麻醉医师对酒精中毒患者手术中一定需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尽量避免侧卧位体位。

  • 标签: 酒精中毒 肺通气功能 不同体位 SpO2的影响 颅脑外伤手术 中毒患者
  • 简介:目的:经皮穿刺四联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标签: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联微创疗法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