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fordProgeriaSyndrome,HGPS)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很低,大概是八百万分之一,患者出生的早期就开始出现衰老的容貌。

  • 标签: 早老症 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发病率
  • 简介:2009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全球十大科学发现之一,是特异作用TOR(TargetOfRapamycin,TOR)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能明显地延长小鼠的寿命。这项激动人心的研究结果不仅使老年医学研究者进一步坚定了药物抗衰老的信心,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TOR信号通路与衰老的关系,

  • 标签: 信号通路 抗衰老 RAPAMYCIN 失调 2009年 免疫抑制剂
  • 简介:器官衰老是连接细胞衰老和生物体整体衰老的桥梁。肾脏是人体中衰老较快的器官之一,表现为功能减退、修复能力下降、易于向病态转化。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肾脏衰老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 标签: 衰老机制 器官衰老 肾脏 细胞衰老 功能减退 修复能力
  • 简介:的探讨饥饿激素在胃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胃癌MKN-28细胞分为空白对照(normalcontrol,NC)组、ghrelin组及Akt阻断剂组3组.Ghrelin组采用10-8M饥饿激素处理MKN-28细胞;Akt阻断剂组在ghrelin组基础上添加Akt阻断剂哌立福新(perifosine)5μM.采用划痕法与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磷脂酰肌醇三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roteinkinaseB,p-Akt)及肌动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Ghrelin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高于NC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ghrelin组p-Akt与PI3K表达升高,PTEN表达下调,这种作用被哌立福新部分阻断.结论饥饿激素可以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p-Akt/PI3K表达上调和PTEN下调可能是饥饿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

  • 标签: 胃肿瘤 饥饿激素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
  • 简介:衰老是一个伴随器官功能逐步衰退的复杂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出现诸多生理学及病理学改变,并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推动机体衰老进程。阐明肾脏衰老的发病机制,预防和延缓肾脏衰老是减少衰老肾脏相关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衰老肾脏 衰老进程 发生机制 功能变化 发病机制 病理学改变
  • 简介:当前,我国已经处在一个老龄化社会当中,据相关预测结果,至21世纪20年代未,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以上,预计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1]。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了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健康的身体是必须要拥有的,而大量实践也充分证实,老年人通过适量合理的运动,不但能够延缓衰老,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老年疾病的作用。因为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影响,老年人更适合选择一些轻缓,运动量不大,诸如太极拳、太极柔力球、抖空竹之类的运动进行锻炼。在这些运动当中,太极拳可谓是老年人健身的首选项目,在此,就主要以太极拳为例,来对运动对老年疾病的预防,来对运动对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

  • 标签: 运动延缓衰老 太极拳 老年人口 老年疾病 老龄化社会 生理特征
  • 简介: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esophagitis,EoE)是一种慢性的由异常免疫或抗原介导的食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病理上以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11年更新的指南中强调了EoE是一种具有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多基因异常疾病,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Th2型炎症性疾病,由于大部分患者有食物不耐受、过敏史或过敏家族史,变态反应为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分别阐述EoE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特征 食管疾病 食管功能障碍 嗜酸细胞浸润
  • 简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升高.建立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促进健康老龄化非常必要.中草药是发现和发展抗衰老及老年病药物的重要来源,红景天即为其中之一.红景天(RhodiolaL.)系蔷薇目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野生植物,因其花、根、茎之浸液均成红色而得名,是珍稀药用植物之一,被誉为“高原人参”。

  • 标签: 红景天苷 老年病 抗衰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干预 珍稀药用植物
  • 简介:目的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细胞模型中验证PrPc朊蛋白(cellularprionprotein,PrPc)是否影响神经细胞凋亡;在AD的细胞模型中探索PrPc是否影响β-分泌酶(β-siteAPPcleavingenzyme1,BACE1)及在AD发病中重要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synthasekinase3beta,GSK3β)。方法在稳定转染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swe)cDNA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中过表达pCDNA3.1-Prnp,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细胞核DNA。另一方面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BACE1、GSK3β表达水平。结果稳定过表达APPswe组与pCDNA3.1-Prnp+APPswe组较正常对照组凋亡细胞增加,而pCDNA3.1-Prnp+APPswe组细胞核碎裂更明显。而三组之间BACE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swe组与pCDNA3.1-Prnp+APPswe两组GSK3β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Pc在AD发病中可能介导Aβ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朊蛋白 细胞凋亡.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COPD)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在2010年COPD全球发病率为11.7%,中国发病率为13.6%。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老龄化等原因,COPD在全球的发病率仍然有上升趋势。

  • 标签: 稳定期 香烟烟雾 急性加重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乙型流感病毒
  • 简介:目的研究D-半乳糖处理后引起人正常二倍体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D-半乳糖处理人胚胎肺细胞和肝细胞,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被处理的细胞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为蓝色,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衰老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3、p21、caviolin-1的表达均升高.结论D-半乳糖引起人正常二倍体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衰老表型,可以作为衰老的可靠模型.

  • 标签: 细胞衰老 D-半乳糖 人正常二倍体细胞 衰老 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对皮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皮层神经元分别和BMSCs、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及单独培养,测量神经元突起生长的长度和数量。采用ELISA测定BMSCs培养上清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的含量。观察BDNF抗体和GDNF抗体能否抑制BMSCs的促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结果与BMSCs共培养后,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量均较单独培养组和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明显增加。BMSCs培养上清液中,BDNF和GDNF的浓度分别为(125±14)Pg·mL^-1和(70±5)Pg·mL^-1。BMSCs培养上清液中加入BDNF抗体和GDNF抗体后,神经元的突起长度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BMSCs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均寿命,目前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多数沿海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人口的老龄化水平。老年患者的疼痛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了医护人员的面前,而癌痛在老年患者疼痛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估计,未来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数年均将会以3%~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新发病例,而中国每年将有200万新发病例。

  • 标签: 老年患者 癌痛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治疗 欧美发达国家 新发病例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实体瘤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老年肺癌近10年来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如美国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肺癌诊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目前对体力状态(PS)评分0~2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推荐给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及紫杉烷类治疗,部分体健患者(PS0~1分)若各器官功能良好者可酣情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肺癌 流行病学监测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位年龄
  • 简介:全球人口老龄化,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衰老和长寿相关问题的研究从未间断。近年提出的长寿及衰老机制主要为多凶性(multiple)、综合性(comprehensive)及复杂性(complexity),对衰老机制中的炎性衰老也逐渐引起重视。现就衰老、长寿机制中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与ApoE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APOE基因 抗炎细胞因子 衰老机制 相关性 长寿 全球人口老龄化
  • 简介:骨关节炎是关节透明软骨进行性退化所引起的疾病,它不单产生关节软骨的病变,还会影响,写’骼、韧带与关节囊,造成永久性病变。它主要发生于老人,根据上海市仁济医院风湿病科在上海市某个社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3岁~80岁人口的发病率为13%以上。北京市对65岁及以上老干部进行调查,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达80%左右。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估计骨关节炎病例不下于2亿。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 关节透明软骨 进行性退化 关节软骨 调查结果
  • 简介:肺癌是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又属于老年性疾病,50%以上晚期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5岁以上。最近流行病学调查及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SEER)资料显示诊断时美国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已达到71岁。

  • 标签: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EPIDEMIOLOGY 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年龄 老年性疾病
  • 简介: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持续3周以上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者可诊断为失眠症,病程≥6个月为慢性失眠症(chronicinsomnia,CI)。CI往往伴有其他病症。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一年中曾经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平均失眠4年以上的占23.3%。

  • 标签: 慢性失眠症 综合治疗 主观体验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社会功能
  • 简介: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脏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当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某节段走行在心肌浅层中,这部分冠状动脉称作壁冠状动脉(muralcoronaryartery,MCA),而覆盖在其上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bridging,MB).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主干 治疗 诊断 ARTERY 壁冠状动脉
  • 简介: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是由于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肺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以肺泡一毛细血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I型呼吸衰竭,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通气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 老年 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