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病在脑电图上的改变,进一步认识丹参的机制和效果。方法30例缺血性脑血血病分为脑梗塞(头颅CT或MPJ证实)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应用5%葡萄糖液500m1(3例糖尿病人应用0.9%生理盐水)加丹参20ml静脉点滴,应用丹参前后判断临床神经功能和缺陷的程度根据NBS标准判断疗效,脑电图记录根据冯氏标准分析。结果显示丹参是能够改善缺血性脑血血疾病的症状和脑电图,临床症状的有效率83.3%,在脑电图的波形方面显示α波增加有3例,θ波减少有18例,尖波、尖慢波和棘波消失有4例,调幅改善有5例。结论上述结果显示丹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疾病中是一种有效的和安全的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标签: 治疗 丹参 脑电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疾病 5%葡萄糖
  • 简介:目的日前脑卒中很多病人仍遗留各种上肢屈帅痉挛,下肢划圈步态等病理运动模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康复适宜技术,提高康复疗效,切实地防治脑卒中误用发生,进而有效控制药费增长。方法病人随机分成2组:良姿位分级训练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对症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动态表面肌电图解析,进行初评和终评对照随访,数据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姿位分级规范训练,结合计算机程序辅助多媒体视听疗法和视听生物反馈,其实用性强,能有效防治误用综合征,促进病人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体位 身体锻炼 脑血管意外 治疗失误
  • 简介:目的为探讨与绝经取环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5例绝经取环病例有关的取环年龄、绝经年数、术前雌激素应用以及取环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取环困难与年龄、绝经年数、取环原因及术前雌激素准备有关.结论绝经取环以断经1年左右为好,绝经1年以上取环前应用少量雌激素,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绝经后 宫内节育器 取环 IUD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0例脑卒中老人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35例(失访3例)和对照组35例(失访5例),应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和《亲属应激量表》对两组患者脑卒中前后生活质量及患者亲属应激水平进行评估,用BanhclADL指数评定患者ADL能力.随后、干预组进行家庭干预,对照组仅在医院门诊随访,时间3个月.3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评定.结果家庭干预组脑卒中老人生活质量改善、ADL能力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应激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老人,家庭干预是一项切实有效、并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康复措施.

  • 标签: 家庭干预 脑卒中 老人 对照组 生活质量 ADL能力
  • 简介:目的: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机制。方法:青年(5月龄)和老年(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ATP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血清中CPK和LDH水平青年模组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对照组;老龄对照组血清中CPK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心肌Na^+-K^+-ATP酶活性和青年对照组Ca^2+-ATP酶活性较老龄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均降低;老龄模型组心肌组织MDA/SOD比值高青年模型组和老龄对照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可能与ATP酶活性的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有关。但由于老龄大鼠ATP酶活性和自由基代谢的增龄变化使脑缺血再灌注这些病理性变青年大鼠明显并具有一定特点。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ATP酶 自由基 老龄大鼠 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