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该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79例GDM孕妇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79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HbA1c、FPG检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HbA1c、FP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A1c、FP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bA1c检测阳性率91.1%,明显高于FPG(P<0.05)。结论HbA1c水平诊断GDM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可靠性,对GDM患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诊断
  • 简介:将6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33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FBG、TC、TG、SCr、BUN、UAER等。结果治疗组TC、TG、SCr(P〈0.05),UAER(P〈0.01)均下降,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DN) 尿毒清颗粒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使用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文章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一共135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将其列为该次研究研究组,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其中,单纯糖尿病的67例作为DM组,早期肾损伤的68例为DN组,随机抽取70名同一时段来该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常规组。分别抽取3组清晨开腹时的血液及尿液为检测标本,检测分析胱抑素C、尿RBP,观察其胱抑素C、尿RBP水平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结果研究组胱抑素C、尿RBP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胱抑素C、尿RBP显著高于D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组在胱抑素C、尿RBP联合检测下阳性检测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损伤 胱抑素C 尿RBP 价值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显性蛋白尿,肾功能损害渐呈不可逆态势,而被列入难治性疾病之一。因此,有效预防DN发生,或阻断病情发展,延缓进程,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早期DN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现就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难治性疾病 显性蛋白尿 肾功能损害 肾病死亡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早期(DN)并(MS)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中药复方(即黄芪,黄连,葛根,桑寄生,杜仲,山楂,决明子,白术,半夏,茯苓,甘草组方)水煎至150ml,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给替米沙坦(帮坦)80mg日三次口服,用药六周。结果:两组在降低血压及尿MA上均有显著疗效(P〈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TG、LDL-C及升高H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

  • 标签: 复方中药品糖尿病肾病(DN) 微量白蛋白尿(MA) 代谢综合征(MS)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血糖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同时以该院健康成人作对照组。比较上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有差异,同时不同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也存在差异。结论该文认为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指标
  • 简介:六十多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经十多年,近三年为控制血糖,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两次。半个月前,因参加单位组织的外地旅游,张先生考虑旅游时注射胰岛素不方便,就自作主张把胰岛素停了。旅游后期张先生开始觉得食欲减退,随后口干、多尿的症状也变得明显。回来后他因为头痛、恶心、呕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收入院进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险信号 注射胰岛素 早期 厌食 2型糖尿病
  • 简介: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82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平分为对照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整体护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血红蛋白、血糖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及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糖尿病昏迷 早期肠内营养 整体护理
  • 简介:将血压正常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日,均治疗12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肝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病率达20%左右。如何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怡开为微循环障碍改善剂,近年来投入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而广泛的使用范围,我们观察怡开及对照组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6例,治疗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病 治疗方法 疗效评价 怡开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
  • 简介: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糖尿病患者为更好地监控病情,需要定期测试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患者常用的测试法是靠专用试纸吸取少量血液样品,通过测试仪测出血糖浓度。但有研究指出,普通测试仪的误差达10%,可能耽误患者诊治,加上试纸昂贵,频繁地丢弃试纸,既不经济也不环保。香港浸会大学最近发明了一种”西红柿皮生物感测器”,

  • 标签: 糖尿病患 西红柿 香港浸会大学 检测 血液样品 血糖浓度
  • 简介:2009年7月9日,“卫生部糖尿病早期干预行动计划”专家启动会暨讲师团培训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标志着我国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早期干预 糖尿病 卫生部 综合防治工作 讲师团
  • 简介: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组)以及100例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12月,两组观察对象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肾脏大小的各参数及肾脏各级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两组观察对象肾脏大小的各参数以及肾脏各级动脉的舒张期最低流速(Vd)以及阻力指数(RI)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观察对象的肾脏各级动脉的收缩期流速(Vs)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价值可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 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做处理时先将其变性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再创面反复用双氧水及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最后对照组将生理盐水纱布外敷于创面,无菌纱布包扎。观察组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抹于创面,表面用无菌纱布包扎,直至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5.0±3.2)d,对照组为(34.8±5.2)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和抗感染作用,有效阻止早期糖尿病足病情继续恶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足患者致残的风险。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早期 糖尿病足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后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43例,分别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了解两组病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按预定计划完成了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组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7天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胃癌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迅速高效的调节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更有助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 标签: 糖尿病 胃癌 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选取36名GDM患者和42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清内脏索的水平,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GDM内脏素水平升高(P〈0.05);内脏素与IR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内脏紊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高度相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内脏素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GEl治疗(1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一周起尿微量白蛋白即有明显下降(P〈0.05),第二、第三周尿微量白蛋白继续下降,第三周下降达到最大降幅(分别和上一周比P〈0.05;和治疗前比P〈0.01),以后未有进一步下降(第四、第五周和第三周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第五周起尿微量白蛋白方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每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第一周P〈0.05;第二周起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PGE1能快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第三周达到最大临床疗效,我们临床使用前列地尔应避免长疗程使用,以减轻患者医疗开支,取得最大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前列第尔
  • 简介:收集T_2DM患者243例,其中糖尿病足组患者122例,糖尿病对照组患者121例。结果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血浆高浓度Hey(OR:1.21,95%CI:1.03~1.23,P=0.0141)是糖尿病足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与NSS得分(r=0.19,P=0.0221)、NDS得分(r=0.31,P〈0.01)和单丝测量结果(r=-0.173,P=0.0315)显著相关。结论血清Hcy水平是糖尿病足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同型半胱氨酸(Hcy) 糖尿病足病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