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08—2010年上报的1670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死亡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疾病及死亡原因分类统计。结果3年间我院共上报死亡病人1670例,包括死后推断病人。死因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提高主要死因疾病的监测预防、治疗水平,更加合理的配置卫生资源,降低疾病死亡率,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 标签: 病人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病人死亡概念认知的程度,为在我国民众中如何普及死亡概念的认知及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开展器官捐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2009-2012年期间我院住院病人共906名,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结果①本次调查中73.2%的病人认为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停止”。②不同性别(P=0.001)、年龄(P=0.005)、学历(P=0.000)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发现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病人死亡的认知与中学及中专学历病人(P=0.001)、大学及以上学历病人(P=0.000)有显著差异,18~50岁与50岁以上病人有显著差异。③不能接受脑死亡诊断的病人占到50.4%。④不同年龄(P=0.000)、职业(P=0.001)对脑死亡诊断的接受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发现小学及以下学历、中学及中专学历、大学及以上学历三组病人有统计学差异,农民与教师、公务员、从商的有统计学差异。⑤中国传统观念对器官捐赠有明显的影响。⑥44.4%的病人愿意接受的器官捐赠方式为心跳停止死亡后器官捐赠(donationaftercardiacdeath,DCD)。结论医院病人对“心跳停止”的死亡诊断已有较好的认知,但对脑死亡诊断认知不足,病人的学历、职业、年龄、性别及传统观念对死亡认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医院病人 认知调查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我院病人死亡的情况,做好相关防范,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医院各病区报告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死亡病人140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男性病人明显多于老年女性病人占65%,平均死亡年龄男性病人低于女性病人,冬春季死亡比例明显高于夏秋季,精神病人平均死亡年龄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 标签: 死亡 病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诊死亡病例特点,合理配置急诊医疗资源,提高急诊抢救水平.方法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急诊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对疾病及死亡原因分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急诊死亡病人共1106例,男性多于女性,疾病系统前4位分别是循环系统、损伤和中毒、肿瘤、呼吸系统,占总死亡率86.26%;死亡人数以66~组最多,41~65岁年龄组(男性)病死人数最多,第四季度死亡人数最多.结论急诊死亡患者中老年人是占绝大多数;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循环系统疾病是老年患者常见死亡原因,而损伤和中毒是非老年患者常见死亡原因.急诊死亡人数具有季节性.因此,依据急诊死亡人群、死亡原因及季节的分布,合理配置急诊医疗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急诊死亡;原因;疾病顺位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20-01

  • 标签:
  • 简介:一项最近发表在《BMJ》上的早期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会增加某些癌症的死亡率.通过分析涉及大不列颠数于名癌症病人的研究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心理困扰程度更大的直肠癌、食管璃、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病人死亡率更高。研究人员DavidBatty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苏格兰和英格兰共16项研究,

  • 标签: 死亡率 病人 癌症 抑郁 研究人员 大不列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探讨有效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98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救治方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急性中毒45例,占45.91%;原发性脑部疾病36例,占36.73%;糖尿病并发症12例,占12.24%;其他疾病5.10%。经过急救后,抢救成功85例,占86.73%。结论急性中毒和原发性脑部疾病是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要尽快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内科急诊 昏迷 急性中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死亡的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前后对死亡态度的变化问卷调查及生活质量评估表。对237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进行死亡教育后的病人死亡的态度均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死亡教育可改善家居晚期癌症病人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死亡教育 家居晚期癌症 死亡 生活质量
  • 简介:分析了我院1978年1月至1995年3月间的住院精神病人死亡162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45%),指出躯体疾病是住院精神病人最常见的死因(112例,占69.1%),其中消化系统疾病较多(23例,占14.2%)。其次为消极自杀(24例,占14.8%)和意外死亡(14例,占8.6%)。本文就死亡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重点讨论。

  • 标签: 住院 精神病人 死亡 调查分析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昼夜死亡分布特征,预见性地做好救护防范措施,增加病人的救治机会.方法查阅123份住院老年病人死亡病历,≥60岁者为入组标准.应用百分比对死亡时间分布进行描述.结果老年住院病人死亡时间呈不均匀分布,表现为明显的夜间集中趋势,3:00~6:00是高峰时段.结论老年病人死亡时间呈夜间集中趋势,高峰时段在午夜至凌晨,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加大护理力度,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老年病人夜间死亡.

  • 标签: 老年病人 死亡时间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和转运措施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效果。方法对2000~2009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32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转运途中死亡的46例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和转运总有效率96.1%。结论采取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方法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和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 转运
  • 简介:1案例资料某日,某县一酒店客房内发现一名年青女子死亡.民警赶到现场,发现客房反锁,撞开门后,发现一女子全身赤裸,遍布创口,已经死亡,房内有大量血迹.

  • 标签: 法医损伤学 自伤 损伤分析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卧龙区艾滋病人高病死率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卧龙区1997年12月-2008年12月艾滋病人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累计确认病例中已死亡275人,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为29.00%,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的84.00%(χ2=155.64,P<0.01);在高发地区艾滋病人的病死率为35.00%,低于疫情低发地区的58.00%(χ2=31.85,P<0.01);267人死于机会性感染,占总死亡数的97.09%。结论适时开展抗病毒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关怀是降低艾滋病人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艾滋病人 死亡分析 病死率
  • 简介:80年代以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新的回升高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我院自2000-2003年共收住肺结核病人1576人,其中死亡36人,病死率为同期住院结核病人的2.4%,现分析如下:

  • 标签: 住院 肺结核 死亡 调查 多脏器衰竭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探索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解决复苏成功率高而出院成功率低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123名心肺复苏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约占18%,出院生存率3%;B组(治疗组)抢救成功率约占56%,出院生存率29%;抢救成功率B组是A组的3倍以上,出院生存率B组约是A组10倍,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应用ZoLLAutoPulse全自动心肺复苏机加胺碘酮、纳络酮等心肺复苏药物进行心肺复苏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出院生存率,减少病人初期心肺复苏后再死亡的发生。

  • 标签: 心肺复苏 初期成功 再死亡 原因探讨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率趋势。方法:查阅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12年来在我科住院死亡病人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年来住院病人总数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在269例死亡病例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3)在269例死亡病例中,以≥8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P〈0.001);(4)住院死亡率。以冠心病及夹层动脉瘤最高。分别达到5.78%,5.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心病的死亡率较之高血压、风心病、心脏病的显著增加(P〈0.001)。结论:12年来昆明地区心血管病人住院总数量上升.反映发病率增加,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成绩的显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住院病人 死亡率
  • 简介:今年2月4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在美国病危回国。次日约旦政府宣布他已处于“脑死亡”(braindeath)状态,依靠医疗器械维持生命;国外有传媒称他已“临床死亡”(clinicaldeath)。两天后,约旦政府正式宣布侯赛因于当天上午逝世。读了这些报道,...

  • 标签: 脑死亡 临床死亡 “植物人” 医疗器械 生物学死亡 器官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的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年间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引起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到早期发现,积极抢救,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的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住院病人 死亡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