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得了糖尿病,该怎么排解心中的烦闷呢?一般来讲,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多是鼓励他们寻找各种途径进行倾诉,以释放心中的压力。但也有观点认为,经历重大变故之后,亲历者选择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而不谈,也许对心理恢复更有利。对于倾诉的作用,心理专家持何观点呢?

  • 标签: 倾诉 学会 心理障碍 治疗方法 心理恢复 心理专家
  • 简介:心理学研究表明:疾病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如患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其记忆力明显低于正常老年人,容易变得、急躁、恼怒。一些长期被疾病折磨的老人,心情通常恶劣、消沉,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整天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正常老年人 感受 心血管系统 沉默寡言 心理学
  • 简介:刚被诊断出糖尿病的新“糖友”常常不知道该吃什么,如何吃。在此,笔者想介绍一下自己在饮食方面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不对之处也欢迎批评指正。我发现身边许多新“糖友”在患病初往往采取一种极端的饮食方法——节食,这种做法万万不可取!应该保证一天的总进食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 标签: 饮食方面 糖尿病 饮食方法 进食量
  • 简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体检是科学的个体化治疗的基础。血糖如果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合并多种并发症,而及时的检查可以及早地发现并发症并加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就应当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有些项目需要每个季度进行复查,其他项目也需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复查。

  • 标签: 身体检查 糖尿病 个体化治疗 并发症 患者 复查
  • 简介: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理想的甜味剂应该是既能增加食品的甜度,又不会增加血糖的浓度。自从有了含有木糖醇等甜味剂的口香糖或食品后,糖尿病息者终于可以没有顾忌地大吃甜食了,因为他们不用再担心血糖升高。

  • 标签: 甜味剂 食品添加剂 血糖升高 食物添加剂 糖尿病 口香糖
  • 简介:我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1975年我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1987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北京的姐姐(也患有糖尿病)指点,3年前获悉《糖尿病之友》杂志。我立即购买了《糖尿病之友》自创刊以来的全部杂志,拿到后我阅读了所有文章,有些内容还反复翻看,越看越对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害怕。从此,在《糖尿病之友》的指导下,我改变了过去的治疗方法,经过两年多合理有效的治疗,我的糖尿病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或接近正常。目前,我的心.脑.肾、眼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下面是我防治糖尿病合并症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有四点。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之友》 基层医务工作者 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症
  • 简介: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或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最近,国外已有一种新药——胰岛素增敏剂上市。一、磺脲类药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数量和分泌功能;②提高胰岛素的敏感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正确选择 胰岛素增敏剂 磺脲类药物 磺酰脲类 分泌功能
  • 简介:《中华糖尿病杂志》刊登了新疆医科大学马依彤教授《2010年福海地区哈萨克族居民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文章中调查的哈萨克族人群饮食以羊肉、乳制品、馕为主,蔬菜及膳食纤维含量少,脂肪、蛋白、盐类的摄人较多。但调查发现该人群糖尿病总患病及男性患病、女性患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空腹血糖受损总患病、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及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标签: 糖尿病患病率 哈萨克族 空腹血糖受损 新疆医科大学 膳食纤维
  • 简介:目的调查榆林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500例T2DM住院患者,男262例,女238例,进行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定。采集BMI、病程、文化程度等,计算抑郁的患病,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500例2型糖尿病患抑郁者1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14例。2型糖尿病抑郁的患病为36.8%。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结论性别、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 简介:据2011年1月26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2580万,占美国人口8.3%,其中已诊患者为1880万,未诊患者为700万。2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为11.3%,糖尿病前期为35%。2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大约21.5万,65岁以上老人中26.9%为糖尿病患者,达1090万。

  • 标签: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患病率 成人 患者人数 糖尿病前期 数据显示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2组,各14例,观察组采用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71.4%(P<0.05);两组FP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愈合。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糖尿病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2008年3月—2013年9月,该院对37例股骨颈骨折合并1型糖尿病患者行空心钉内固定术,统计其预后情况。结果37例中有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35例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94.6%,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愈合高、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合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空心钉 糖尿病 股骨颈骨折
  • 简介:目的主要是对小儿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1]。方法主要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肥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另外选择80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受损、耐糖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都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在空腹时的血糖、用餐之后2h的血糖等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小儿的肥胖,同时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发病率 相关性研究
  • 简介: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SBP)。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GFR逐渐下降(P〈0.01),ACR逐渐升高(P〈0.05),GFR与UAER、ACR呈显著负相关(P〈0.01);C组的HbA1c、SBP、Scr、BUN较A组及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的敏感指标,结合UAER、ACR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肾病(DN) 肾小球滤过率(GFR) 尿白蛋白排泄率(VAER)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 简介: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2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和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72例患者中,61例(10.7%)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组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水平更高(P〈0.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强化治疗期 护理干预 低血糖发生率 影响
  • 简介: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8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随机分组各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孕妇设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BG、1hBG、2hBG值以及并发GDM的概率(45.45%)高于观察组以及GDM概率(6.82%),差异(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在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可显著调节血糖值,降低并发GFM的概率。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GDM)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作用
  • 简介:采用"品管圈"的手法,寻找"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并行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结果进行了"品管圈"活动后,我科"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由6.22%下降至0.3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运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中,并是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皮下泵泵管 意外拔管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的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和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液HBA1c水平 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