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功能进行评价。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观察组(以下称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两组合计110例,主要对动脉弹性系数(Ep)和硬化值(β),以及顺应性(AC)进行测定,对颈、肱、股动脉弹性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观察组颈、肱、股动脉的Ep、β测值分别为(196.2±53.35)、(17.25±4.31),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颈、股动脉的AC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肱动脉AC测值虽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Ds和Dd以及IMT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临床中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血管功能改变给予准确评价。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采用多普勒震动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0.9为异常。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占40%。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吸烟率、DBP及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踝肱指数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外周动脉病变(PAD)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踝肱指数(ABI) 2型糖尿病(T2DM) 外周动脉病变(PAD)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39例,分别按照是否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按照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按照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析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斑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和糖尿病阳性率均高于非脑梗死组,且斑块组的脑梗死和糖尿病阳性率也高于无斑块组,糖尿病组的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也均高于无糖尿病组。三者相关性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合理的血糖管理。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52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52名作为正常组,均进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病变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50%以上血管狭窄、闭塞及血栓发生率比正常组要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首要方法是应用彩超检查技术,可提高预防效率,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诊断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取96名经普通检查身体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采用全自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成员的血管径和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1.13%,观察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70.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Ⅲ级病变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均比对照组的小,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两组结果相比,P均〈0.05,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 简介: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人们的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糖尿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不断的提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颈动脉病也很难以治疗,一旦发病病人就会异常疼痛,不敢活动。本文将主要分析一下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病变差异分析。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颈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最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舒洛地特 辛伐他汀 糖尿病 下肢血管 病变
  • 简介:本文对191例老年糖尿病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IMT。结果:血尿酸水平增高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合并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患者。结论:血尿酸与颈动脉IMT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 标签: 血尿酸 内膜中层厚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