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将初诊9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50例,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给予波糖50mg口服,一日2~3次,连续18周,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DL—C上升外其他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波糖治疗IGT减低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

  • 标签: 阿卡波糖 治疗 糖耐量减低(IGT)
  • 简介: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采用波糖治疗,研究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波糖治疗。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1c)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35.29%),(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老年糖尿病
  • 简介:62例T:DM合并NAF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控制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除饮食、运动方案同对照组外,给予波糖50mg、3次/日,餐时嚼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ALT、AsT、FBG、2hBG、HbA1c、Fins、TG、Tc、BM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服波糖期间患者无明显副作用出现。结论:波糖治疗T,DM合并N甜玑D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阿卡波糖
  • 简介:收集T2DM患者12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波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2DM波糖配合二甲双胍疗效更确切、安全。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筛选32例符合人选标准的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原有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波糖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皿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在原有VI服波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MI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利拉鲁肽 肥胖 阿卡波糖
  • 简介: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波糖治疗。结果观察组FBG、PBG、HbA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松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5.9%(P〈0.05);观察组FPG、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氟松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 作者: 欧阳明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卫生院,湖南 岳阳 414511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进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探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9例)执行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9例)执行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探究组糖脂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与单纯应用托伐他汀相比,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具有突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冠心病;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2hPBG和FB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OMA-B、Fins明显低于观察组,HOMA-IR、HbA1c和FPG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甘舒霖30R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王大娘是位70岁的老病友,近两年来一直使用优降糖,血糖控制满意。由于肺炎服用加沙星400毫克/天,2天后突然昏迷,测血糖只有1.0mmol/L。立刻停用优降糖及加沙星,静脉输注10%葡萄糖,48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后改用其他类抗生素控制感染。第7天再次使用优降糖控制血糖未再出现低血糖。

  • 标签: 血糖控制 加替沙星 10%葡萄糖 优降糖 突然昏迷 静脉输注
  • 简介:比较博平和瑞格列奈对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博平降低餐后血糖比瑞格列奈更显著,博平组血清IL-6和CRP水平降低比瑞格列奈组更明显;博平组58%患者CIMT消退,瑞格列奈组有42%,与瑞格列奈组相比较,博平组CIMT消退更显著(P〈0.05)。结论:博平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消退。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颈动脉
  • 简介: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该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左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4,P=7.766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同时有效增强了皮肤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润燥止痒胶囊 左西替利嗪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皮肤屏障
  • 简介: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米沙坦片口服。治疗组则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米沙坦片口服。结果:尿素氮、血肌酐、空腹血糖和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01.39±12.03)mg,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米沙坦可显著降低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24小时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