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干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PL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和观察组41例,采取瑞士奶酪模型干预。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应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PLC患者,就是用心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收效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瑞士奶酪模型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几十年来,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面经历了明显的时代变化,五、六十年代以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七、八十年代以非降低门静脉压的手术方式为主,近几年则是多科多元化的综合治疗阶段。现就以下几个有关外科治疗问题加以介绍。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分流术 外科治疗 胃底食道静脉曲张 选择性 门静脉压
  • 简介:门脉高压药物治疗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明显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近来认为最理想的药物是降低肝内血管阻力,其次为扩张肝内血管,再次是降低门脉血流量;评估降低门脉压力药物的疗效如何,主要依据看其能否降低肝静脉楔入压与肝静脉压梯度(Hepaticvenousgradient,HVPG),若降低<10%为低效,<20%为有效,30~40%为良效。现就降低门脉压力药物进展概况如下。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药物治疗 肝硬变门脉高压 心得安 垂体后叶素 降低门脉压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12例SAP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行CVVH治疗,每例次至少持续12h:监测并计算血气分析、血生化、CRP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CVVH治疗后,血气分析、血生化、CRP及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早期、及时、合理地使用CVVH治疗SAP,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一项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治疗
  • 简介: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如何进一步规范医嘱的执行,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强化法律意识是我们护理人员的新课题。从2002年8月起我院开始使用输液卡的配液人及输液人签名制度。现将设计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卡 配液 护理人员 医嘱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简介:应用全置入式药物输液治疗中晚期肝癌是肝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及配合肝癌切除术后的巩固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动脉、门静脉双重置泵给药比单一用肝动脉给药效果为好。我们1993~2003年间收治34例,现就有关置泵的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 门静脉 全置入式皮下埋藏输液泵 肝癌 治疗
  • 简介:肝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治性切除、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PVTT)、肝功能等。PVTT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其发生率可高达50%~90%,常引起肝内广泛转移或/和加重门静脉高压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2002-08/2004-10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PVTT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门静脉灌注 TNF 治疗 肝癌 门静脉癌栓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治疗方面.以垂体后叶素使用最为广泛,文献报道施他宁在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有效。我们应用施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施他宁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临床疗效 门脉压 作用机制
  • 简介:为观察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剂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近5年收治的83例EVB患者分别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出血药物 破裂出血 肝硬化食管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ESVD)在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纳入我院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行二级预防的患者35例,均采用ESVD治疗,1~2周内复查胃镜,必要时再次行ESVD治疗,随访半年,对治疗效果、并发症、转归进行总结。结果(1)共34例成功行ESVD,一次ESVD治疗静脉曲张总改善率(显效+有效)为25例(71.4%),其中静脉曲张完全消失8例(22.8%),术后共25例患者进行二次ESVD治疗,静脉曲张总改善率为20例(80.0%),其中静脉曲张完全消失为7例(28.0%)。(2)术后并发出血1例(2.9%),发热21例(60.0%),胸痛16例(45.7%),术后排胶溃疡28例(80%),未出现异位栓塞及死亡病例。(3)随访半年,随访成功32例(91.4%),其中27例(84.3%)患者无再出血,5例(15.7%)患者发生再出血,1例(3.1%)患者死亡,半年生存率为96.9%。结论ESVD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 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观察利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CN-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和DY-1060一次性使用腹水浓缩仪,对47例不同病因引起、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观察其尿量、血浆蛋白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腹围明显减小或腹水消失,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1).结论经过腹水浓缩回输仪对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顽固性腹水 腹水浓缩回输仪 静脉回输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 腹水超滤浓缩 后静脉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急症,三腔管压迫,注射硬化剂是传统的内科疗法,近年来开展的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picvaricesligacion,EVL)是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我们自1997年1月—1999年9月共行EVL27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 食管静脉曲张 近期疗效 破裂出血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1995—01/1998—12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5例。全组病人均施行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其中急诊手术3例,相对择期手术于止血后1周内手术11例,2周内8例,3周内3例。结果全组病人近期止血率100%,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稳妥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选择 围手术期处理 止血 外科治疗
  • 简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已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成熟技术.但用于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的报道较少,且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超滤经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胸、腹水的报道更少.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天津净美水处理设备厂生产的腹水超滤治疗仪(Ⅱ型)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回治疗 性胸腹 水超滤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发病凶险,病死率高。现将我们自1994—02/2003-12应用美国COO公司及美国波斯顿生产的Speekbank皮圈结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与传统的三腔管压迫止血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 结扎术 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三腔管 压迫止血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EV)经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EVLS)根除治疗后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61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EVLS治疗达到根除标准后随访2年,依据复发时间分为高危组(24月内复发)与低危组(24月内未复发),收集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治疗达到根除标准时患者的生化及随访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24例(39.3%),未复发37例(60.7%);高危组与低危组在出血、脾功能亢进、糖尿病和中/重度腹水的发生率以及Child-Pugh评分、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超声测量门静脉直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史、中/重度腹水和糖尿病病史(OR值分别为9.7,6.5和10.8)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出血、中/重度腹水、糖尿病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患者应积极随访和再治疗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根除治疗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临时输液室是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的地方,病员流动量大,人员变动频繁,易发生护理差错。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护士各负其则,很多操作均需一人独立完成,如核对医嘱、加药、巡视;若收药时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加药时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未能按规定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以上均可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差错 急诊病人 输液室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输液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