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11月30日,中青年肝病科技评选委员会葛兰素威康药业有限公司在“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肝病学分会场向获得1996年度中青年肝病科研论文奖颁发了奖牌、证书及奖金。本刊推荐5篇论文有2篇获奖。他们:裴豪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透明质酸

  • 标签: 科研论文 中青年 肝脏病 血清Ⅳ型胶原 肝病科 消化系疾病
  • 简介:目的了解东莞地区青年打工族消化性溃疡发病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接受胃镜检查外地青年打工患者52386例及东莞本地青年患者26813例进行回顾分析。并且对相应检出消化性溃疡13421例及4856例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386例外地青年打工患者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13421例,26813例东莞本地青年患者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4856例,检出率分别为25.62%、18.11%,男性检出率分别为78.54%、76.32%,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1.46%,23.68%,两组中男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别有显著。P〈0.01。结论外地青年打工族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明显高于东莞本地青年人,他们大多数人存在心里障碍,一特殊人群,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标签: 东莞地区青年打工族 东莞本地青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复合性溃疡
  • 简介:胃肠动力疾病病理生理研究临床药物研制基础.近年研究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肌间神经丛(ENS)、胃肠道平滑肌等每一水平或相互间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组织结构功能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体液因子释放而建立联系,各种递质信使与相应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生理功能.

  • 标签: 胃肠动力疾病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胃肠动力药
  • 简介:背景:随着影像学技术进步,胰腺囊性病变检出率逐年升高,但鉴别不同类型胰腺囊性病变仍是临床棘手问题。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方法:纳入2003年1月一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对入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假性囊肿13例、潴留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2例、浆液肿瘤(SCN)9例、黏液肿瘤(MCN)1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7例、实一假乳头状肿瘤(SPN)3例。49例患者中16例患者无症状,其余33例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1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均有急、慢性胰腺炎或外伤病史,3例1PMN患者血清CAl9—9升高。B超、CT、MRI/MRCP、EUS诊断胰腺囊性病变准确率分别为24.5%、32.7%、61.1%、100%。4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别行内引流术、囊肿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以及节段胰腺切除术。结论:胰腺囊性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MRCP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应广泛用于囊性病变诊断评估,EUS可作为进一步检查手段。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治疗胰腺囊性病变关键。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囊肿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背景:肿瘤细胞具有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杀伤免疫逃逸能力。调节T细胞(Treg细胞)髓源抑制细胞(MDSCs)被认为最为关键参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细胞亚群。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MDSCs比率,初步探讨两在胃癌发生、发展作用。方法:收集77例胃癌患者20名健康体检外周血标本,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MDSCs比率,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两相关。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率、MDSCs在单核细胞中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reg细胞:4.72%±1.01%对1.57%±0.99%,P〈0.01;MDSCs:21.72%±10.12%对2.90%±1.80%,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DSCs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且Treg细胞比率与MDSCs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s=0.681,P〈0.01)。结论:胃癌患者存在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Treg、MDSCs高表达现象,两可能通过参与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 标签: 胃肿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髓源抑制性细胞 肿瘤逃逸 肿瘤分期
  • 简介:目的了解拉米夫定耐药株感染HBV基因型特征分析耐药株HBV逆转录酶(RT)区变异位点变异类型。方法应用PCR扩增直接测序HBV逆转录酶区并与Genebank中90株不同基因型野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确定54例耐药株感染HBV基因型HBVRT核苷酸变异特点。结果在54例拉米夫定耐药株感染中,HBVB基因型占27.78%,C型占70.37%,B/C混合型占1.85%;51例患者出现RT保守区氨基酸变异(包括550526位氨基酸变异);18例患者出现除主型区外HBVRT非主型区伴随变异;3例患者未检测到与拉米夫定相关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耐药株感染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C型;拉米夫定耐药株氨基酸变异不仅见于RT区526550两个位点,其他位点以及RT非保守区也可发生变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V基因型 拉米夫定 YMDD基序变异
  • 简介:自1906年Hemmeter应用X线摄片显示出消化性溃疡所致胃壁缺损口影像以来,X线钡餐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纤维胃镜问世则使X线检查诊断作用面临挑战,这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X线钡餐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率.气钡双对比造影有助于显示黏膜细微改变,可以检查出以往难以明确"线形溃疡"溃疡愈合期黏膜改变.但需要指出,质量较差双对比相不仅无助于确定溃疡性病变性质,且易导致误诊漏诊.

  • 标签: 龛影 消化性溃疡 诊断 X线征象 胃窦 胃壁
  • 简介:背景:目前对功能消化不良(FD)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认识。目的:比较有无重叠症状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有重叠症状(食管、肠道肛门直肠症状)无重叠症状组。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等)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多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FD患者有重叠症状。有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P〈0.05)。结论:有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诊治原则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重叠症状产生原因之一。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重叠症状 症状学:发病机制
  • 简介:自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以来,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研究日新月异,因而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召开非常及时。

  • 标签: 慢性胃炎 防治 诊断 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共识意见
  • 简介:为探讨Hp感染导致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在Hp相关胃炎消化性溃疡中致病作用。方法:患者与分组:①对照组3O例,为Hp阴性慢性浅表胃炎(CSG)患者;②Hp阳性组62例,其中慢性浅表胃炎(CS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2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胃粘膜内

  • 标签: 生长抑素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 胃粘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近年来,由于基因诊断技术发展,在HBsAg阴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得以检出HBVDNA.本文75例HBsAg阴性HBV感染为2002年6月~2004年3月我院门诊及感染内科住院患者,现将其血清学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标签: HBSAG阴性 HBV感染 临床特点 肝病患者 基因诊断技术 内科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文献,了解护理缺陷管理现状,为建设安全文化提供参考素材。方法查阅2004年~2008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护理缺陷管理文献176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报告文献中,认为缺陷发生为个人因素为73.9%,从系统角度分析为26.1%;对当事人采取责罚为32.9%,改革系统措施为25.6%,就事论事为41.5%。结论关注病人安全,加快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发生。

  • 标签: 护理缺陷 安全文化 文献研究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临床综合征,组织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肝脏病变,从没有任何炎症单纯脂肪肝至显著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严重炎症反应.该病患者常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易患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表现 脂肪变性 炎症反应 B超诊断 CT诊断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建立人工气道损坏了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废弃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滤过作用,加上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预防机械通气时发生院内感染机械通气成功重要保证,在许多环节上应当注意。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院内感染 预防 护理 上呼吸道 防御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肝活检对HBV携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34例HBV携带,在B超引导下行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134例患者中,仅2例(1.49%)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正常(G0S0);在105例HBVDNA≥10^5copies/ml(或HBeAg阴性HBVDNA≥10^4copies/ml)HBV携带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80例(76.19%),即可实施抗病毒治疗;在100例HBeAg(+)与34例HBeAg(-)感染,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08);在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感染,HBVDNA载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57),HBVDNA≥10^7copies/ml与HBVDNA〈10^7copies/ml感染比,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P=0.001)。结论对于慢性HBV携带,应及时进行肝组织活检。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毒学变化特征。方法对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和肝组织HBV标志物监测,并随访临床转归。结果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ALT水平为1143.64±698.32U/L,TBIL为83.99±80.44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44.41±15.43天;血清HBsAg转阴时间为55.9±44.3天,HBVDNA转阴时间为39.4±25.2天;发病后6个月时患者HBsAg转阴率为91.9%,3例(8.1%)患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均已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在发病后45天内完成肝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肝组织HBsAg转阴时间为22.6±10.0天,阴转率为51.4%;肝组织HBcAg转阴时间为29.8±16.5天,阴转率为73.0%。结论绝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可清除血液及肝细胞内病毒,使病情得到较快恢复,而发病初期病毒载量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临床特征 HBV标志物 病毒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