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73例,采用左蒂阻断行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左外叶切除治疗33例,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74.0±57.4)min和(216.0±33.8)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3±1.2)d和(5.2±1.5)d,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2.9±7.5)h和(47.3±11.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2)d和(16.3±3.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相差(P〉O.05)。结论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与常规手术治疗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
  • 简介:用本文制定的血管病变评定标准,对245例肝硬变标本进行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本组病例皆有静脉血管的炎症、损伤、增生及阻塞病变,多伴随窦毛细血管化,窦扩张及阻塞表现,Ⅳ型胶原、FN、LN及弹力纤维也增多,从而导致血供不良。

  • 标签: 肝硬变 血管病变 基膜形成 弹力纤维化
  • 简介:目的对照分析镜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胆总管结石471例,其中镜治疗365例,常规外科手术106例。采用EST、Pre—cut、EST后ENBD等方法,比较镜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在适应症、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365例胆总管结石镜取石成功359例,成功率98.36%。EST后总的早期并发症为10.86%(39/359),原因主要为胆管炎,占61.54%(24/39),而EST后行ENBD者早期并发症仅为2.96%(8/270),EST无后期并发症。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仅为3d。开腹手术创伤大,可产生胆管狭窄、胆管炎、肝功损害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18d,平均12d,EST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结论EST对胆总管结石在住院时间、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手术。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钬激光与螺旋水刀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钬激光治疗组70例和螺旋水刀治疗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次数、碎石时间、冲洗水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碎石时间为(38.5±12.6)min,显著低于螺旋水刀组的(54.4±15.7)min(P〈0.001),螺旋水刀组冲洗水量为(2300±250)ml,显著低于钬激光组【(2900±300)ml,P〈0.001】;螺旋水刀组术中出血(P=0.032)、镇痛(P=0.037)、术后出血(P=0.039)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钬激光组。结论钬激光和螺旋水刀都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钬激光碎石疗效稍好,螺旋水刀碎石安全性更好,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螺旋水刀碎石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CD68+和TNF-α阳性细胞的表达,来探讨它们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衰竭(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TNF-α的表达以及其分泌细胞CD68+细胞的数量。结果ACLF患者TNF-α阳性分泌细胞平均数为90/高倍视野(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hpf和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ACLF患者CD68+细胞平均数为94/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8/hpf和1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TNF-α阳性分泌细胞与CD68阳性细胞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66,P〈0.001)。结论乙型肝炎ACLF患者CD6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分泌的TNF-α也明显增加,推测TNF-α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ACLF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CD68+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对外胆管结石患者胃肠功能、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术后T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LCBDE后一期缝合治疗后。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应激反应、胃肠功能、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or、A、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观察Cor、A、CRP、IL-6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术后肠鸣音消失时间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33%(P〈0.05)。治疗前1天,两组GIQL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GIQL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外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术后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促进其胃肠功能改善和机体恢复,因此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肝外胆管结石 胃肠功能 疗效
  • 简介:目的应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衰竭患者,并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比较,观察CAPS治疗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18例行CAPS治疗,15例行MARS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CAPS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由579.6±136.3μmol/L降至473.3±96.3μmol/L(P〈0.05)、肌酐由247.8±154.5μmol/L降至180.8±119.8μmol/L(P〈0.05);CAPS治疗组与MARS治疗组患者痊愈好转率分别为55.5%和53.3%(P〉0.05)。结论CAPS能清除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其治疗衰竭的疗效肯定,CAPS具有较优良的性能价格比,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肝衰竭 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 人工肝 血液净化
  • 简介:大约有10.5%-12.9%的大肠癌患者在第一次剖腹术时就发现有转移,而且大多因有转移无法施大肠癌根治术。另外,根治术后复发的病例中,转移也很常见,因此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南方医院1985—1995年大肠癌患者354例,发现合并脂肪的大肠癌患者很少发生转移,为研究转移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 标签: 脂肪肝 大肠癌 肝转移 病理分型 病理分期 发病诱因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术治疗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转归。方法对124例衰竭患者应用PE治疗223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转归情况。结果血浆置换术后自觉症状改善者达58.3%,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P〈O.01),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皮疹、心慌、烦躁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早期及中晚期衰竭的患者好转率分别为89.5%及12.5O%(P〈0.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且安全可行。

  • 标签: 肝衰竭 血浆置换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扫描(DCE)序列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检出复发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在4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行MRI、DWI和DCE扫描序列,以早期发现复发癌灶。结果在术后1年,43例HCC患者中发现54个复发病灶;DWI联合DCE对复发的mHCC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7.1%和94.4%,DCE单独诊断的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88.6%,准确性为79.6%,而DCE单独诊断复发m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低,分别是60.O%,67.7%和64.8%(P〈O.05)。结论在MRI检查中应用DWI和DCE扫描序列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复发的mHCC的发现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riB)患者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达与窦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CHB患者活检组织PDGF的表达;采用电镜技术分析CHB患者窦病变,并分析其表达变化与窦病变的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窦病变有狭窄、阻塞、扩张、窦周隙淤血、窦毛细血管化等改变。PDGF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度呈一致性改变,随着纤维化程度、炎症活动度和病理组织学分度的加重,PDGF在组织中的表达逐渐明显,且轻度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PDGF表达强弱与窦和窦周隙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PDGF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CHB患者炎症进展及窦和窦周隙病变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窦
  • 简介:性皮质盲又称脑眼综合症,是终末期肝病合并性脑病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较少见。我院在近期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性,32岁。

  • 标签: 肝性脑病 肝性皮质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患者临床特点及脂肪对CHB的影响。方法收集118例经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其中脂肪患者37例,CHB合并脂肪患者41例,CHB患者40例,对三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学、病毒学指标及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Alb、ALT、AST、血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酒精性脂肪组GGT和CHO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组TG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中重度炎症的比例(72.5%)显著重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患者(63.4%)和非酒精性脂肪患者(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酒精性脂肪组(8.1%)和慢性乙型肝炎组(27.5%)相比,乙型肝炎合并脂肪组织中重度纤维化比例更高(3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肪能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纤维化和损伤程度。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脂肪肝 肝脏病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马洛替酯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纤维化大鼠组织Smads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Smad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马洛替酯组各15只。在造模的同时给药灌胃。6w后,取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Smad3、smad4、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组织Smad3、smad4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38±0.09)、(0.29±0.08)和(0.16±0.05)、(0.16±0.07),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84±0.08)、(0.76±0.11)和(1.01±0.12)、(0.94±0.11),P<0.05];对照组组织Smad7mR-NA和蛋白分别为(0.73±0.14)和(0.44±0.15),模型组Smad7mRNA和蛋白[(0.22±0.08)和(0.17±0.08),P<0.05]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马洛替酯组组织smad3、smad4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52±0.10)、(0.40±0.10)和(0.51±0.08)、(0.41±0.09),P<0.05)],马洛替酯组组织Smad7mRNA和蛋白分别为(0.48±0.09)和(0.39±0.10),表达有所升高(P<0.05)。结论马洛替酯可明显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改善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3和smad4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 标签: 肝纤维化 马洛替酯 SMAD3 SMAD4 SMAD7 大鼠
  • 简介:一、定义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以国际腹水协作组1996年的共识为准[1]:HRS是合并门脉高压慢性肝病的衰晚期的功能性肾损害,急性衰也出现HRS.诊断的基本标准是血清肌酐>1.5mg/dl(132.6μmol/L)、肌酐清除率<40ml/min、尿蛋白<500mg/日且无超声学的阻塞性肾病或肾实质疾病、停用利尿剂和扩张血容量(1.5L等渗盐水)后肾功能无改善;其它标准为:尿量<500ml/日、尿钠<10mmol/L、尿肾渗透压高于血浆,尿红细胞每高倍视野<50个、血清钠<130mmol/L.必需排除休克、感染、肾毒性药物或低血容量.

  • 标签: 肝肾综合征 诊断标准 肝功能 发病机制 循环障碍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简介:脂肪性肝病(FL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过多的脂肪堆积,当脂肪含量超过重的5%即称为脂肪。F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大慢性肝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临床上FLD根据是否饮酒及饮酒量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NAFLD)。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初期涌常表现为脂肪.讲而可发展成酒精件餐、酒精性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硬化肝癌 肝细胞脂肪变性 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