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利胆腑法治疗胆系疾病的疗效。方法以利胆腑法组方辩证加减为主治疗。结果痊愈138例,占70%;显效32例,占15%;有效30例,占13%;无效3例,占1%;死亡2例,占1%;总有效率98%。结论利胆腑法为主治疗胆系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利胆通腑法 治疗 胆系疾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Fibrotouch联合FIB-4指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使用Fibrotouch测量其肝脏硬度值(LSM),计算其FIB-4指。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单一并发症与多种并发症肝硬化患者LSM和FIB-4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风险预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试验的效能。结果Child—PushA级患者LSM为(17.09±7.15)kPa,显著低于Child—PughB级【(27.37±5.83)kPa,P〈0.01】或Child—PushC级【(34.26±9.10)kPa,P〈0.01】患者;Child—PughA级患者FIB-4指为(3.69±2.66),显著低于Child—PughB级【(6.67±4.30),P〈0.01】或Child—Pu【ghC级【(8.49±4.69),P〈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SM为(17.14±7.27)Kpa,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9.11±7.79)kPa,P〈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FIB-4指为(3.66±2.70),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14±4.44),P〈0.01】;单一并发症组LSM为(26.98±6.03)kPa,显著低于多种并发症组[(34.95±9.12)kPa,P〈0.01】;单一并发症组FIB-4指为(6.56±4.22),显著低于多种并发症组【(8.74±4.72),P〈0.01】;Fibrotouch和FIB-4指联合预测肝硬化并发症的AUC为0.903,显著高于FIB-4指单独预测时的AUC(0.765,P〈0.01)。结论Fibrotouch与FIB-4指联合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FIB-4指数 诊断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TP53突变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大陆地区,约有50%HCC患者携带TP53突变,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导致的R249S突变。MDM2和p14ARF是TP53路的两个重要调节因子,近来研究显示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也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有越来越多关于TP53路改变在HCC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本文重点介绍了TP53路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TP53突变、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 标签: 肝细胞癌 TP53 MDM2 P14ARF
  • 简介: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泄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另给予观察组患者疏肝利胆泄汤,组方包括:茵陈20g、金钱草20g、蒲公英20g、姜黄15卧柴胡15g、虎杖15g、鸡内金10卧枳壳10g、赤芍10g、大黄10g、连翘10g、延胡索10g、甘草6g,水煎、取汁,150ml口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治疗4W。结果在治疗4w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总胆红素、胆汁酸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疏肝利胆泄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较好。

  • 标签: 胆结石 慢性胆囊谈 疏肝利胆汤 熊去氧胆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