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冰片又名梅片、龙脑,味辛、苦、微寒,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通诸窍,解郁火,去翳明目等作用。入药少副作用,内服0.03g;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冰片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常混有多种半萜化合物(如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及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等),还含有少量安油酸、左旋樟脑、倍半萜醇等。据《中华药海》文献记载,“少用兴奋,多用麻醉,大量服之可致死。文天祥、贾似道均服以求死,因服量少,故求死不得。廖莹中服量多至数握,致九窍流血而亡”。我们成功救治误服冰片约13g中毒1例,但冰片中毒目前国内外鲜有报道,现就其药代动力学、毒理作用及其救治简述如下。

  • 标签: 冰片 救治 中毒 三萜化合物 右旋龙脑 齐墩果酸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门诊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形象和窗口,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集中反映。门诊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的新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和提高门诊急诊救治和管理水平,为病人营造快捷、温馨的就医环境。近几年来,我院把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进入河南省焦作市120急救网络以来,我们针对门诊急诊科的特点,及时建立健全了各项急救制度,建立了一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务体系,使各种灾害性事故及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以人为本 急诊救治 质量探讨 医院医疗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技术水平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男,3l岁。因腹痛、腹泻、发热20d,先后2次院外治疗不见好转,于2004—07—06收住我院内科治疗。1周后病情加重,出现“全腹膜炎、肠梗阻”于2004—07—15转入外科。查体:T39.3℃,P138次/min,BP110/70mmHg。病人呈急性痛苦面容,神差,消瘦,贫血貌。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无移动浊音,肠鸣音弱。血象WBC13.2×10^9/L,N0.832,Hb50g/L,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 小肠炎 腹痛 腹泻
  •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护理组采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对比两组止血效果,记录两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呼吸道误吸发生率、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止血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抢救护理流程再造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可促进患者抢救效率提升,并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开展运用。

  • 标签: 抢救护理流程再造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意外成为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急性期患者经抢救脱险后往往留下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等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实施全程有效的基础护理。

  • 标签: 基础护理 脑血管意外 体会 长期卧床 便失禁 中老年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癌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癌栓后见胆道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用5-FU反复冲洗胆总管.

  • 标签: 例原位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体会
  • 简介:背景:30%~40%的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UC)患者存在激素抵抗,面临转换药物拯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英夫利西单抗(IFX)可作为有效拯救治疗方案之一。目的:初步探讨IFX在我国ASUC拯救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以IFX作为拯救治疗方案的ASUC患者共10例,采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IFX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12、30周改良Mayo评分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IFX治疗第2周,有效率为90.0%(9/10),缓解率为20.0%(2/10),1例患者为原发性无应答;第12周有效率为90.0%(9/10),缓解率为30.0%(3/10);第30周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有效率为71.4%(5/7),缓解率为28.6%(2/7)。7例患者完成38周的随访,共2例患者行结肠切除术。治疗开始后平均(9.6±7.0)个月,50.0%(5/10)的患者内镜下表现改善,其中1例达到黏膜愈合。IFX治疗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各1例。结论:IFX拯救治疗对中国ASUC患者短期疗效显著,可降低结肠切除率,促进黏膜愈合,但继发性失应答率高。在IFX治疗过程中,需警惕病毒感染发生。

  • 标签: 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西单抗 拯救治疗 诱导缓解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胃扭转自1866年Betti在尸检中发现以来,虽属少见病,但仍可占消化道疾病的0.4%。因其易于误/漏诊,因此提高对本病的X线诊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收集了1995-01/2005-04我院诊断的胃扭转病人50例,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X线诊断 胃扭转 消化系统 消化道疾病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临床医学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带好实习生在护理教学改革过去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护理系统工作中的一大课题,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我们积累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护理实习 带教工作 临床医学 护理教学 教学模式 教师队伍
  • 简介:软组织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手工操作人员因违章操作或意外损伤所致。我们自1993~2003年共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48例,其中深部软组织金属异物病人28例,经手术治疗后均Ⅰ期痊愈。现将28例的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深部软组织异物 手术治疗 止血 X线透视
  • 简介:慢性胃炎是消系化统常见病,胃镜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我们2002-01/2004-12应用日本潘太克斯公司生产的EG-290P电子胃镜检查6856人次,诊断慢性胃炎5348例。现就诊断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内镜 慢性胃炎 消化系统 胃黏膜
  • 简介:病人女性,56岁。不明原因发热4天,体温高达39.8℃,全身酸痛,乏力、腹胀,左腹部胀痛,并触及包块,食欲不振,在院外给予“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无效,病人又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2天未进食,急送本院。查体:T39.8℃、P92次/min、R21次/min、Bp14.7/9kPa,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不振,贫血貌,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及浅表淋

  • 标签: 双侧多囊肾 术后护理 ICU 护理措施 消毒隔离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及方法与技巧。方法通过我院1999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共诊治115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15例患者,113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8.5%。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取上消化道是安全可行的,在确保不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的前提下取出异物,故术前选择好适应症,术中根据不同的异物,选择不同的方法及配件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异物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05我院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12例(66.7%),胆囊次全切除4例(222%),1例因结石嵌顿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出血,1例因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6.6±152min,术中出血75.5±207ml。术后腹壁戳孔处出血1例,腹腔引流出大量腹水3铡。未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7.5±2.4d。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疾患的病人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