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均发病突然,同时伴有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与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的抽动等,如不及时控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接诊150例,经抢救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惊厥 症候群 临床表现 症状 急救措施 护理经验
  • 简介: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根据人力资源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劳动投入和经济投入的高效率。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人才重重危机,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接受的考验,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比较注重以人为本(即人本管理),突出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已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由于急救工作特点,使得急救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和培训成为护理管理难题,本文就本院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配制和培训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院前急救 救护 急救工作 护士 综合性医院 急救中心
  • 简介: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对急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164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要急救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联合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单独预见性护理、单独循症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四种护理方案,定义为联合组、预见组、循证组和常规组,分别有患者48例、40例、41例和35例,本研究采用的观察指标有治疗效果以及出院患者情况等,判断预见性护理及循证护理的价值。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预见组的75.00%、循证组的75.61%以及常规组的62.86%;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并发症较少,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6个月时联合组生活习惯优良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单独应用可以明显提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减少出血次数、降低止血时间方面突出,联合应用两种护理方法则会进一步增加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实验组采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运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手术治疗患者624例为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31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末)和观察组(n=312例,2021年6月-2022年5月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精细化管理,两组均完成3个月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成本与运行效率、手术间利用倍数、合格率、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管理方法、手术流程、无菌操作、管理效果、服务态度及手术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手术费用(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准时开台数及手术时间利用倍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医疗文书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运行中,能提升管理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助于提高手术间利用倍数和合格率,降低非计划手术再返率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模式 手术室 成本 运行效率 手术间利用倍数 医疗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