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国内用于诊断慢性肝功能损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很多,但对其诊断效率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并不多。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诊断性能指标对常用的7项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肝硬化组(n=81)、慢性肝病组(n=43)和健康对照组(n=30)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胆碱酯酶(ChE)等7个生化指标,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不同肝病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ALB、ChE显著下降,AST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下面积ALB最高,ChE次之。7项指标中Ch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3.8%和83.7%;诊断准确率ChE最高,达90.3%,ALB次之,为89.5%。结论:临床常规的7项生化指标中,ALB和ChE最能反映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损害程度。

  • 标签: 肝疾病 血清学 评价研究 ROC曲线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医院文化是医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以及作为这个生存与发展的产物的总和。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两者相互依存。医院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是医院发展树立和创建过程。本文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必将起着巨大作用。

  • 标签: 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平竞争
  • 简介: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入院时存在的感染是以前在医院获得的,或与医院接触后发生的感染。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包括一过性和定居的细菌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直接接触病人,极易引起交叉感染,为此笔者于2001-01/2001-12对医护人员洗过的手进行采样,52份,合格者38份(标准细菌数<8个/cm2),占73.1%,不合格者14份,占26.9%。

  • 标签: 院内感染 洗手 预防措施 细菌 消毒液
  • 简介:1病例介绍男,11岁,学生。于当日16:10下课放学,因拥挤突然受伤,学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经X线显示确诊为右下肢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学校记录拨打120时间为16:11分,而120网络中心程控电话记录为16:09;医院接到出车任务时,来电显示电话为16:15,接电话登记本参照本科钟表时间为16:13;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医生记录为16:25,护士记录为16:22。现病人预后良好,家属查阅各种记录后,提出起诉:认为学生受伤为上课期间,学校应给予全额赔偿,证据为120程控电话时间.而校方认为学生受伤属放学后个人活动不当所致,校方无责任。

  • 标签: 医疗纠纷 记录时间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 接诊 急救电话 程控电话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窥镜消毒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及,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开展临床内窥镜检查的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适用本规范.

  • 标签: 广东 医疗机构 内窥镜 消毒 管理 规范
  • 简介:为探讨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处理举证责任倒置的影响,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护理侵权诉讼中护方举证困难所在,分析了举证责任倒置对护理工作两方面影响,提出应正确认识,改进护理工作模式,为护士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提供思路。

  • 标签: 护理工作 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倒置 护理文书 护理管理
  • 简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约占30%,在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约占90%,在外科领域中,抗生素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许多外科感染疾病的防治效果,而且增加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愈率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外科所面向的为广大农村病人,一般经济情况较差,无公费医疗,在选用抗

  • 标签: 基层医院 抗生素 外科感染 胃肠道手术 软组织感染 合理用药
  • 简介: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对胃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方法有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隐血珠检测、硫糖蛋白检测、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测等方法,有效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对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应重视内镜医生的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尤其提高他们对早期胃癌的识别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可建立多学科合作的早期胃癌协作组模式,共同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早期胃癌 筛查 内镜诊断 早期胃癌协作组
  • 简介:我们处于和平环境之中,对突发性事件的防范能力逐渐减弱,直至“非典”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又重新认识到树立防范观念与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应急状态下,护理管理是否及时、到位、有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救治工作的开展和病人的安危。作为传染病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切实将危机管理融入护理管理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运作的严整性。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危机管理 医院护理 护理管理者 理中 “非典”疫情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内镜与窄带内镜(NBI)、染色内镜对远端大肠异常隐窝灶(aberrantcryptfoci,ACF)的发现率。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常规内镜组228例、NBI组220例、染色内镜组222例。比较三种方法对远端大肠ACF检出率及各组间所用操作时间。结果在三组中,共发现155例ACF病例数。常规内镜、NBI组及染色内镜组发现ACF病例数分别为5例(2.19%)、25例(11.36%),125例(56.31%),三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与常规内镜相比,NBI组、染色内镜组操作时间有所延长。结论染色内镜能大幅提高远端大肠ACF发现率。NBI内镜较常规白光内镜能提高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但比染色内镜低。常规白光内镜对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低。

  • 标签: 异常隐窝灶 窄带内镜 染色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在肝脏局灶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评定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以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在78例肝脏局灶性病灶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病灶54例,其中胆管细胞癌4例,转移性肝癌11例,肝细胞癌39例,诊断为良性病灶24例,其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例,肝血管瘤9例,肝脓肿11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5.9%(41/54),诊断良性病变的特异度为75.0%(18/24),准确度为75.6%(59/78),阳性预测值为87.2%(41/47),阴性预测值为58.1%(18/31);弹性成像5分法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1%(53/54),诊断良性病变的特异度为79.2%(19/24),准确度为92.3%(72/78),阳性预测值为91.4%(53/58),阴性预测值为95.0%(19/20)。与常规超声检查比,弹性成像的诊断效能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50,P=0.005)。结论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方面,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比常规超声检查更灵敏和更准确,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常规超声 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葛根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根在我国分布甚广,采收季节为春秋两季,性味甘平,无毒。中医药教材将其列入辛凉解表药之类。近来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古今文献资料,认为葛根用途广泛,作用显著,其作用不仅限于以治风热表症为主的解表退热功能,临床上合理配伍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野葛根 辛凉解表药 采收季节 临床经验 文献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999—06收治的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3.2%,根治切除率为48.5%,Ⅰ、Ⅱ、Ⅲ、Ⅳ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8.2%、65.4%、49.3%和0,Ⅰ期的5年生存率为95.2%。结论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 标签: 残胃癌 例临床观察 生存率 外科治疗 根治 随诊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临床特点,为PHC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10例PH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的患者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就诊,12.26%因并发症、合并症或转移症状就诊,3.55%因体检异常就诊;在有病理诊断的病例中,肝细胞癌占70.7%(29/41);HBV感染率为81.61%,男性高于女性(P〈O.01);AFP阳性率为70.5%,HBV感染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者(P〈0.01);2.9%具有血吸虫病史,33.23%有嗜烟、酒史;4.52%具有PHC家族史。结论HBV感染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嗜酒、吸烟及血吸虫病等也可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定期对健康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B超、AFP等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临床特点
  • 简介:大黄系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目前经现代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的单味大黄内服制剂,仅有大黄流浸膏,味苦而涩,又含有40%~50%的乙醇,病人携带及服用都极为不便。新近发现,中药大黄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展,虽然大黄灌肠剂也同样具有改善氮质血症水钠潴留、高血脂症的临床症状,降低BUN,但灌肠给药,病人耐受差,泻下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易导致氮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大黄胶囊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大黄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制备 临床应用效果 大黄流浸膏
  • 简介:为了解保定市HGV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本地流行HGV株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关系,我们对本地300例健康供血员及14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测定,对部分抗HGV阳性者进行HGVRNA测定,对其中4例HG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NS5区部分序列分析并与国内外流行株相应序列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庚型肝炎 临床及实验研究 急性肝炎 供血员 传染病医院 HGV感染